【摘要】高校要從科學發展觀的角度審視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問題。本文從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以及如何以科學發展觀引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兩方面進行探討,為構建一個以市場需求為中心,全面、協調和可持續發展的就業指導體系奠定基礎。
【關鍵詞】科學發展觀 就業指導 高校
一、引言
《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加強普通高等學校畢業生就業工作的通知》(國辦發【2009】3號文件)提到:“受國際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就業形勢十分嚴峻,高校畢業生就業壓力加大。各地區、各有關部門要把高校畢業生就業擺在當前就業工作的首位。”可見,高校畢業就業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難。高校就業工作一直是衡量高校辦學水平的重要指標,事關高校的穩定和發展,同時,就業工作又事關學生的前途和命運。因此,備受學生、家長、社會和高校的關注。
為做好就業工作,高校應認真落實科學發展觀。加強就業指導工作,積極拓寬就業途徑,采取有效措施,切實做好畢業生就業工作。
二、目前高校就業指導工作中存在的主要問題
1.學校對就業指導工作的認識不到位,就業指導時間滯后
《高等教育法》第59條規定:“高校應為其畢業生和結業生提供就業指導與服務”。這說明,就業指導工作已成為高校必須承擔的責任和義務。目前,多數高校對就業指導認識不到位。缺乏對就業指導內涵的正確認識,把就業指導定位于傳達就業政策、收集就業信息、舉辦招聘會、幫助應屆畢業生找工作、辦好就業手續,忽略了對畢業生職業發展和需求、應對職業生涯危機以及擇業心態和原則的指導。因此,就業指導往往存在實用性和簡單化,缺乏科學性和前瞻性。
目前。許多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基本上以畢業學生為對象,而此時多數學生忙于考研、考證、找工作,沒有精力認真聽課,因此,由于指導時間滯后,工作沒有起到應有的成效。
2.缺乏具有專業資格的就業指導隊伍,指導形式單一
在發達國家,高校的就業指導工作經過長期的發展已經相當成熟。對于大學生就業起到了主渠道的作用。例如,美國70%的大學畢業生是通過學校就業工作部門的服務找到工作的。這樣的效能是依靠健全的機構、完備的設施和一大批專業人才而實現的。
我國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多數是由行政人員兼職,專職人員很少,由于從事就業工作的人員缺乏應有的職業指導知識。而就業指導課程又多數是大課,抑或是舉辦幾場專場講座,邀請一些企業老總傳授一些面試技巧等,面對不斷變化的市場形勢和不同學生的多種矛盾心理,就業指導工作就顯得“蒼白無力”。有的學生認為,課程內容在網上可以瀏覽到,沒有必要再進行專門的講授,基本處于自我學習狀態。
3.學校經費投入不足,指導教材缺乏系統性
目前,多數高校就業經費不足、人才缺乏、場所緊張,工作難度大。另外,高校就業指導教材缺乏系統性,課程建設較為落后。教學力度較差?!陡咝>蜆I指導》課程建設是一項關系到高校深化改革的系統工程,而目前大部分高校的就業指導課程僅僅停留在發放自編教材、訂閱報刊或雜志等形式,沒有形成完整的理論體系,難以適應新時期就業形勢的需要和學生擇業、就業的實際需要。
三、以科學發展觀引領高校就業指導工作
1.要樹立以就業為導向的辦學指導思想
以就業為導向,是高校全面貫徹落實實踐科學發展觀的具體體現,是實現科教興國和人才強國戰略的根本要求。近年來,我國高校水平評估方案中就業率被放到了重要位置,因此。對就業工作的認識要提升到辦學理念、辦學指導思想,或發展高校乃至高等教育的高度上來。
2.深化教育教學改革,質量強校,增強就業指導的社會化
高校應深化教育教學改革,堅持質量立校,人才強校,特色興校,不斷增強高校的核心競爭力和社會聲譽。高校要在品牌建設上下足功夫,狠抓教學質量,按照拓寬口徑、厚基礎專業方向的要求,不斷調整學科和專業結構,培養出具有創新精神和實踐能力的優秀畢業生,使本校畢業生成為用人單位的首選。
要達到以上的目標,高校應著力為學生打造就業信息交流平臺。高校應首先加強畢業生實習和就業基地建設,加強校企合作。保證畢業生擁有諸多的擇業機會;高校還應加強與政府人事部門、人才市場的合作,主動走訪用人單位,拓寬就業市場,廣開就業渠道,增強就業指導的社會化。
3.開展全程化就業指導,豐富就業指導內容
高校就業指導就要建立以就業指導必修課為主,精品課程、網絡教學、專題講座等形式為輔,職業規劃大賽、模擬招聘大賽等就業指導活動的全程就業指導體系,從學生入學開始就積極開展各種就業指導工作。在整個大學階段,就業指導不僅要向學生系統的講述就業指導理論知識,還要根據不同年級就業指導內容對大學生進行各種社會實踐活動的指導,正確認識學歷與職業能力的關系。幫助大學生了解自己的心理素質與特定職業的適應程度。引導大學生培養健康的心理和優良的個性品質,正確進行職業定向和職業選擇,以便順利擇業就業。
4.建立獨立專門的就業指導機構。建設一支專業化的就業指導隊伍
目前,制約高校就業指導的瓶頸是缺乏一支具有專業資格的就業指導隊伍。一名職業指導師不僅需要理論基礎,還需要很強的實踐技能,這需要經歷完整的培訓,并通過權威機構認定。目前,各高校急需對現有的就業隊伍進行培訓和認證以及調整和補充,這樣才能擺脫就業指導系統低水平運行狀態。才能建立高校就業指導新的運行機制。
5.積極引導,大力推進畢業生自主創業
近幾年,我國大學畢業生數量不斷攀升,面對畢業生總量的不斷增長,國家和社會將難以提供更多的就業崗位,這就要求畢業生轉變舊的擇業觀念。主動創業,高校也應在就業教育中開展創業教育,就是要使學生樹立創業意識、創業精神,掌握創業的本領、方法,畢業后依靠自身的學識智慧、智能水平、專利成果,在社會風險投資的支持下,開辦自己的企業。
四、結束語
在高等教育發展的新形勢下,如何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緊緊圍繞促進國家社會經濟發展和保持社會穩定的大局,采取積極有效的措施,不斷推進教育改革,緩解人才市場中的供求矛盾將成為高校就業指導工作努力探索的新問題。作為高校來說,應當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把這項工作列入重要議事日程抓緊抓好。作為大學生來說,也應充分認識就業的嚴峻形勢,樹立終身學習、奮發圖強、競爭進取的成才意識,勇敢而有準備地面對社會選擇,把自己打造成為不僅能就業,而且能創業的創新型人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