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過去的5月,出現最頻繁的是各種令人“頭疼”的壞消息:金融危機的后遺癥、希臘債務問題、經濟二次探底、高盛是個騙子……
由此而帶來的是,整個投資市場環境的惡化。歐美股市出現千點大跌算是一個有力的佐證。
讓我們把目光拉回到國內,情形似乎更糟。在一系列調控措施相繼出臺之后,高企的房價仍沒下滑多少,而股市卻大跌了近20%,基金也由此萎靡不振。流行的“悠悠球理論”告訴我們,資金只在樓市和股市之間來回旅行,不會跑去別的地方。顯然這一理論也有失靈的時候。
這從近來溫州炒房團轉戰金市,大批吃進黃金等貴金屬可以看出一些苗頭。由于擔心通貨膨脹進一步惡化,國人開始搶購黃金,在北京“菜百”罕見地出現了買金排隊的景象。
在這種避險情緒的帶動下,國內黃金主力合約期貨價格沖上了每克270元,創下2008年上市以來的新高記錄,各地搶購黃金熱潮的報道頻頻見諸媒體,其中以溫州人的掃貨最為引人注目,動輒提款千萬,一次性購買幾十公斤金條,買金如買菜,讓人嘆為觀止。
黃金真的能抵御通脹么?讓我們看一下近幾十年的美國黃金價格吧!1980年,黃金價格每盎司400美元,1990年美國CPI上漲了60%,而金價也到達了700美元,但隨后又回到了400美元,在2000年,美國通貨膨脹已經是198。年的兩倍,但是黃金卻只有300美元。在2008年呢,黃金到了800多美元,而且之后還在上漲。
可以看出,黃金的價格似乎和通貨膨脹沒什么關系,倒是和經濟的景氣程度有關。
還是提一提開心的事情吧。
為期兩天的第二輪中美戰略與經濟對話上月25日在京閉幕。此次對話就事關中美關系發展的全局性、戰略性、長期性問題深入坦誠交換了意見,并達成26項具體成果,內容涉及能源、環境、海關、衛生、執法等廣泛領域。
在當前世界經濟復蘇前景仍不明朗的情形下,這對于推動兩國經濟繼續向好,進而推動世界經濟持續復蘇都絕對稱得上是一味“良藥”。
“六一”又到了。給孩子們買一樣心儀的禮物,再帶他們去逛一逛兒童游樂園,準保心情會“High”起來。但不要忘了,還有一項重要任務:你需要幫助他們與金錢建立健康的“友誼”。
盡管在這一物質極其豐富的時代,你告訴他們“吃不窮、穿不窮,盤算不到就受窮”比過去更有挑戰。但你至少要創造機會讓他們去體會,應該有智慧地去花錢,買真正值得買的東西,把錢用在刀刃上。
相比那些巨額財產,這或許是你能給予孩子的更為寶貴的財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