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階段,盡管國內外多重不確定因素制約了滬銅上漲的高度,但人們大可不必對后市過分悲觀。筆者預測,52000~53000元/噸將滬銅構成階段性底部。
首先,盡管遇到歐元危機等不確定因素,但全球經濟持續復蘇總體格局不變的預期對市場信心起到鼓舞作用。上月25日發布的報告顯示,美國消費者信心連續第三個月增強,5月份消費者信心指數升至63.3,4月份數據經修正后為57.7,初值為57.9。歐元區16國今年3月份工業訂單較前個月大幅上升5.2%,與去年同期相比上升19.8%。從上述數據可以看出,在全球經濟逐步走好的整體格局下,歐元區債務危機對期貨市場只能在短期內、或小范圍內產生影響,隨著市場交易心態逐步穩定,其對市場的影響會逐步減弱。
其次,美國建筑行業逐步復蘇,市場預期銅消費數量將有所增加,供求關系朝利多方向轉變。從庫存方面看,截至目前倫銅、滬銅、COHE×庫存總量雖高達74.8萬噸左右,但隨著國內外對銅消費數量增加,庫存總量逐步減少,截至5月25日,倫銅庫存為479325噸,比2月份最高值54萬噸減少7萬噸左右:當日注銷倉單26025噸,注銷倉單占庫存比例為5.42%,較21日進一步提高。國內庫存總量也呈現逐步減少的趨勢,截至21日,滬銅庫存減少至167789噸,較14日再度減少5306噸。
再次,各國央行繼續實施寬松的貨幣政策進一步鎖定全球銅價下跌的空間。從200B年12月以來,為刺激國內經濟,歐美等主要發達國家中央銀行都實行了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至今美聯儲仍維持0.25%的低利率不變,歐洲央行5月6日宣布,由于希臘和一些南歐國家債務問題并未緩解,繼續將利率維持在1%;日本中央銀行5月21日在金融政策會議結束后發表聲明說,會SR--致同意繼續將銀行間無擔保隔夜拆借利率保持在0.1%的水平不變。
從目前看,除了歐元區債務危機對世界各國央行的警示之外,美國、歐洲還面臨高失業率的威脅。截至目前,美國失業率依然高達9.9%,德國失業率高到7.8%,英國失業率達8%左右,高失業率直接影響到國內消費數量,在一定程度上還會延緩經濟復蘇步伐,在失業率下降之前,各國仍將維持這種比較寬松的貨幣政策不變。
當然,在看到支撐因素的同時,我們也應該注意到近期內還存在一些因素抑制多頭積極性:
一方面是巨量庫存。到目前為止,全球銅顯性庫存仍達到75萬噸左右,該庫存數量遠遠高于往年正常水平,巨大的庫存成為多頭拉高期價的—個顧慮。
另一方面則是對房地產調控和加息的預期。盡管目前一段時間內,新的房地產調控措施沒有出臺,但如果房價繼續上漲,新一輪房產調控政策出臺在所難免;盡管短期內加息措施可能推遲,但如果在未來一段時間內CPI繼續高走,央行出臺加息措施也在情理之中,這兩項措施猶如達摩克利斯之劍高懸在多方心頭之上,從而抑制滬銅上漲的高度。
鑒于上述因素,筆者認為從中期看,盡管房地產調控和加息預期的存在會抑制滬銅上漲的高度,但短期內隨著國內新的調控措施的推遲,加上全球經濟逐步走好的支撐,滬銅在近期內繼續大幅下跌的空間比較有限。總體上看,盡管不排除滬銅在近期內出現二次探底的可能,但52000-53000元/噸有望構成滬銅階段性底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