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09年12月10日,“光纖之父”高錕從瑞典國王手上,接過象征科學殿堂最高榮譽的諾貝爾物理學獎。榮耀的一刻,高錕望著臺下不離不棄的愛妻黃美蕓,笑得像個孩子。
兩個月前的10月6日,瑞典皇家科學院宣布將2009年諾貝爾物理學獎授予華裔科學家高錕和另外兩名美國科學家。消息傳來,全世界華人為之振奮!高錕,前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中國科學院外籍院士,他是繼李政道、楊振寧、丁肇中等之后獲得諾貝爾科學獎的第8位華裔科學家。正是他促使光纖通信系統(tǒng)問世,為當今互聯(lián)網(wǎng)的發(fā)展鋪平了道路,從而影響了世界發(fā)展的進程,因此他被尊稱為“光纖之父”。他與妻子黃美蕓在英國相識相戀,到2009年已是50周年。諾貝爾獎成了兩人的“金婚”賀禮。
兩種不同的實驗
1933年11月,高錕出生在上海。其父是當時知名律師,童年的高錕對化學情有獨鐘。當時他家居住的是一棟三層樓的房子,無人居住的三樓就成了他的實驗室。有一次,小高錕看了一本化學書后,竟然開始嘗試造炸彈。于是,他將兩種化學粉末混合,加上水調成糊狀,再摻入濕泥內,搓成一顆顆彈丸,待風干后扔下街頭,竟然真的爆炸了,幸好當時路上沒有人。從頑皮的童年開始,高錕對自然科學產(chǎn)生了濃厚的興趣,后來又迷上了無線電,小小年紀就曾成功地組裝了一部有五六個真空管的收音機。
后來,高錕隨父母遷至香港,并考上了香港大學,但立志攻讀機電工程的他決定留學英國的無利奇理工大學(現(xiàn)格林威治大學)。大學位于倫敦東部毗鄰肯特郡,就在那里,他認識了清秀嫻靜的華裔女孩黃美蕓。
這天,高錕通過同學將黃美蕓約出來。當黃美蕓笑著詢問高錕有什么事時,老實的高錕額頭上開始冒汗,激動之下直接將兩張戲票塞給了黃美蕓。其實黃美蕓已從他的眼里讀出了愛意,心里也對這個小伙子動了心。這晚,當拿著戲票和高錕走進劇院時,黃美蕓感覺非常美妙。
看完戲后,高錕送黃美蕓回家途中,經(jīng)過美麗的泰晤士河,月光下泰晤士河水是那樣平靜,而高錕的心里卻是漣漪激蕩,緊張的他從天氣開始找話題,一直聊到在祖國大陸的童年,在香港的求學,甚至自己對理想的執(zhí)著追求。黃美蕓一直靜靜地聽著。直到快到她家了,高錕才大膽說出了心里話:希望和她繼續(xù)交往。
黃美蕓喜在心頭,卻沒有很快回應。看著高錕期待的眼神,她猶疑了許久,終于說道:“你是做工科的,需要通過實驗才能得出真知。要不這樣吧,我們這次也來做個實驗:這半年內,你不要來找我,我也不去見你。如果過了半年,大家仍然都還記掛對方,那說明你現(xiàn)在的表白是真心的,到那時我們再開始交往,行嗎?”
那一刻,高錕目瞪口呆,表情復雜,沒有想到竟然等來這樣的回答,一股不知從何而來的勇氣促使他激動地回答:“我不同意!如果你現(xiàn)在對彼此都沒有信心,那半年后就更不會有。請相信我,我對我們未來非常有信心,而且我認定了你就是我婚姻的另一半!”高錕堅定的話語讓黃美蕓心里樂開了花,但她依然不表態(tài)。高錕又認真地說道:“婚姻是對愛情一生的承諾,科學可以做實驗,可愛情的實驗我不能做,而且這種實驗也沒有意思。”
黃美蕓被執(zhí)著而認真的高錕打動了,終于點頭同意做他的女友。那一刻高錕感覺自己是這個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在學習之余,高錕最浪漫的事就是向同學借一輛舊自行車,載著黃美蕓在充滿巴洛克情調的古典校園里穿梭;或沿著泰晤士河泛舟……可是更多的時候,高錕只能讓女友無止境地等待,因為他將大部分時間部獻給了實驗室。
通過刻苦攻讀,1957年,高錕從轉學的倫敦大學畢業(yè)了。此時他和黃美蕓的感情已經(jīng)難分難舍、經(jīng)過深思熟慮后.高錕決定留在英國發(fā)展。他憑借優(yōu)異的成績被英國國際電話電報公司聘為工程師。
高錕希望能盡快和黃美蕓組建家庭。此時黃美蕓雖然已經(jīng)大學畢業(yè),可是她的父母不同意,苦口婆心地勸說她去美國繼續(xù)深造,母親還相伴左右,實為監(jiān)視。黃美蕓使用了緩兵之計,答應再好好考慮她和高錕的婚事。這樣一來,她的父母就放松了警惕。1959年10月的一天,黃美蕓借口參加同學生日聚會,偷偷地和高錕結了婚,并搬到高錕的公寓。幸福的小兩口對這一次私奔毫不后悔。時間一久,岳父母發(fā)現(xiàn)高錕勤奮好學,踏實肯干,也就放心了。
光纖改變世界
婚后不久,高錕因為工作出色,被調到貝爾實驗室做研究工作,而黃美蕓也被獲準進入丈夫所在的英國電話電報實驗室,成為一名程序員。從此,夫妻兩人在科學研究道路上相互促進,夫唱婦隨。
第二年,他們的兒子高明漳出世,一年后,女兒也來到這個世界。一對子女的相繼出生讓兩人的生活更加繁忙起來。此時高錕夫婦工資不高,請不起看護,黃美蕓不得不暫別工作,照顧兩個年幼的孩子。
這時高錕已經(jīng)開始光纖項目的研究,差不多一天24小時都泡在了實驗室,家里全都交給妻子。高錕經(jīng)常做實驗,忘記回家吃飯,黃美蕓帶著兩個年幼的孩子一直在家焦急等候,因為怕丈夫回來飯菜涼了,她總要一遍遍地熱,為此,她忍不住在高錕面前抱怨。每當這時,理虧的高錕就老實地回道:“你不要罵我了,我在做一個將來會有大發(fā)展的東西呢。”
高錕知道妻子的辛苦,只要有時間他就會盡力做一個好爸爸、好丈夫,同兒子趴在地上做游戲,給女兒換尿布,推著嬰兒車出去散步……有時候,他和孩子們在浴缸里嬉鬧玩耍,而這時黃美蕓就在廚房里做晚餐,喧鬧和美食香味從這個溫馨的小家傳出來,那種感覺對高錕來說非常幸福。
在孩子們大一點后,黃美蕓不僅要照顧孩子,還成了丈夫的得力助手。當高錕一遍遍反復進行實驗研究時,身為電腦高手的她還要協(xié)助丈夫編寫電腦程序,解決復雜的數(shù)學運算等,為高錕分擔了不少工作。有了妻子的幫助,高錕在光纖項目的研究取得很大的進展。
在黃美蕓的鼓勵下,高錕繼續(xù)自己的“光纖傳導”研究。他所在的英國電訊實驗室對他的研究繼續(xù)提供支持。在接下來的幾年里,高錕開始了艱難尋找“沒有雜質的玻璃”:他奔走于世界各地的玻璃工廠,到過日本、德國幾乎所有的玻璃廠,在那里跟工人們討論玻璃的制法;到美國的貝爾實驗室與工程師們探討各種新材料,最后他終于發(fā)現(xiàn)了一種“溶凝石英”能提煉出“無雜質”的玻璃。他的研究為人類進入光導新紀元打開了大門。1981年,美國的康寧玻璃廠技術突破,掀起了一場光纖通訊的革命。
高錕,“光纖之父”的美譽傳遍整個世界。他先后獲得了愛迪生電信獎、馬可尼國際獎、貝爾獎、巴倫坦獎章、利布曼獎等各項獎項。為了表揚他在科學上所作出的貢獻,1996年,中國科學院紫金山天文臺宣布將一顆新發(fā)現(xiàn)的小行星命名為“高錕星”。在這些榮譽面前,他每次都不忘感謝夫人,因為她的愛成就了他的科學人生。
光纖和愛情
成為國際知名的科學家后,高錕并沒有忘記自己身為一個華人的責任。此時香港中文大學邀請高錕回香港工作,看看妻子,高錕很猶豫。他心里非常想回去,可是黃美蕓一直生活在英國,他擔心妻子會不適應。知夫莫若妻,黃美蕓堅定地對他說:“你想回去就回去吧,即使你要搬到撒哈拉沙漠,我提起行李便可以啟程!這些年,因為你的實驗需要在世界各地輾轉,我們一起踏遍那么多遙遠的地方,住過那么多不同的居所,已經(jīng)沒有什么地方是我不能適應的了。”妻子的一席話使高錕非常感動。
不久,高錕擔任香港中文大學校長,事務非常繁忙,而這時的黃美蕓一邊要照顧高錕,同時還記掛著兩個在美國留學的孩子。她成了一只辛勤的候鳥,為了孩子們和老公在地球的兩邊忙碌著。
高錕能夠體察妻子的勞累,只要有時間,便會飛到美國,拿起鍋鏟為家人煮一頓豐盛的晚餐。讓妻子和孩子品嘗自己的廚藝,也讓妻子好好歇一息。
曾經(jīng)有香港媒體在訪問高錕的時候,讓他預言一下光纖在多少年后會被新的工具取代,高錕充滿信心地回答道:“我相信在一千年后吧!”但旋即又加了一句:“你最好也不要太相信我,正如以往我也不相信專家。”說罷,他兀自笑起來,在一旁的夫人黃美蕓也被這個老頑童逗笑了。這時,高錕對妻子說了一句:“即使有一天光纖會被取代,可是有一點我可以肯定,我對你的愛不會被取代!”實在、嚴謹?shù)母咤K一輩子都不會浪漫,可是這一句話卻抵上一輩子的甜言蜜語,黃美蕓的眼眶濕潤了……
耄耋之年,高錕和妻子搬到了孩子們居住的加利福尼亞灣區(qū)生活定居。2009年10月,高錕和黃美蕓迎來金婚紀念日后不久,一天凌晨,家里的電話將黃美蕓吵醒。對方希望能夠直接與高教授通話,“全職助理”的黃美蕓告訴對方,丈夫已經(jīng)熟睡不能接聽電話,對方說自己是瑞典皇家科學院的秘書,高錕先生和另兩位科學家一起獲得了今年的諾貝爾物理學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