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情況調查統計分析
據筆者2010年7月統計,濮陽市、縣(區)共有檔案行政執法人員29人。
1.1 分布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市檔案局(館)10人;6個縣(區)檔案局(館)共有19人,平均每個縣(區)3.2人。可見,濮陽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分布很不平衡,市級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相對多一些,檔案行政執法力量相對雄厚;而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相對少一些,檔案行政執法力量相對薄弱。6個縣(區)的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分布也極不平衡,南樂縣檔案局(館)最多,有7人;其次是濮陽縣檔案局(館),有5人;再次是清豐縣、范縣、臺前縣檔案局(館),均有2人;華龍區檔案館最少,只有1人。可見,除南樂、濮陽兩縣外,大多需要配備充實檔案行政執法人員。
1.2 性別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男性16人,占55%;女性13人,占45%,男女比例基本科學合理。俗話說:“男女搭配,干活不累。”這話看似戲言,其實也有一定道理。科學合理的男女性別比例,有利于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推進和運行。濮陽市、縣(區)7個檔案局(館)中,除濮陽縣檔案局(館)4男1女,華龍區檔案館1男,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男女性別比例失衡以外,其他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男女性別比例基本平衡。
1.3 年齡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51歲以上者3人,占10%;36至50歲者19人,占66%;35歲以下者7人,占24%。可見,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的主體是36至50歲的中年人,占了三分之二,這部分人既有一定實踐經驗又年富力強;同時,又有四分之一的35歲以下的年輕人,可謂后繼有人;還有十分之一的51歲以上的老檔案人,基本上符合“老、中、青相結合”的人員結構。這是從總體上來說的,具體來說,就不容樂觀了。因為,只有濮陽市檔案局(館)的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人員結構符合“老、中、青相結合”的標準;6個縣(區)檔案局(館)的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人員結構均不符合“老、中、青相結合”的標準,南樂、濮陽、臺前三縣檔案局(館)是有“中”、“青”而缺“老”;范縣檔案局(館)是有“老”、“中”而缺“青”;清豐縣檔案局(館)和華龍區檔案館則只有“中”而缺“老”、“青”。
1.4 身份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局(館)領導9人,占31%,具體包括局(館)長4人、副局(館)長5人;法規業務人員15人,占52%,這里的“法規業務人員”包括市、縣(區)檔案局(館)政策法規科(股)、業務指導科(股)兩個科(股)人員,由于市、縣(區)檔案局(館)人員較少,這兩個科(股)人員往往既負責業務指導,又負責執法監督,既是業務指導員,又是執法監督員;其他人員5人,占17%,這里的“其他人員”是指除局(館)領導、法規業務人員之外的其他科室人員。可見,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具體負責“檔案行政執法”的“法規業務人員”雖然占了二分之一多一點,但比例還不是太高;局(館)領導占了將近三分之一,雖然表明局(館)領導對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重視,但局(館)領導大多比較忙,很難抽出較多時間從事具體的檔案行政執法工作;其他人員的5人中,有2人是從事檔案館工作的科長,3人是辦公室主任,基本上不從事實際的檔案行政執法工作。應當指出的是:僅就身份情況而言,濮陽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配備是相對比較合理的。濮陽市檔案局(館)的10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局(館)長和副局(館)長各1人,但這兩人的身份是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員”,是“監督”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法規業務人員6人,囊括了政策法規科(3人)和業務指導科(3人)兩個科的全部人員,是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主力軍;其他人員2人,均是從事具體檔案館業務工作的科長。
1.5 學歷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者18人,占62%;具有大專學歷者10人,占35%;具有中專以下學歷者1人,占3%。可見,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的整體素質很高,除1人外,均具有大專以上學歷,具有大學本科學歷者幾乎占了三分之二。具體到單個市、縣(區)檔案局(館)而言,濮陽市檔案局(館)的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整體素質最高,均具有大學本科學歷;6個縣(區)檔案局(館)中,除清豐縣檔案局(館)2人均為大專學歷、華龍區檔案館僅有1名本科學歷者外,其他4個縣檔案局(館)基本上是本科學歷者和大專學歷者平分秋色,只有南樂縣檔案局(館)有1名中專學歷者。
1.6 專業學歷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具有檔案專業學歷的共有9人,占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總人數(29人)的31%,其中,具有檔案專業大學本科學歷者3人,占10%;具有檔案專業大專學歷者6人,占21%。可見,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具有檔案專業學歷者不是太多,還不足三分之一。具體到單個市、縣(區)檔案局(館)而言,濮陽市檔案局(館)的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中具有檔案專業大學本科、專科學歷者共5人,占總人數的一半,整體專業素質較高;6個縣(區)檔案局(館)中,除臺前縣、華龍區檔案局(館)沒有檔案專業學歷者外,其他4個縣檔案局(館)都僅有1名檔案專業大專學歷者,整體專業素質較低。
1.7 技術職稱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具有檔案專業技術職稱者20人,占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總人數(29人)的69%,其中,具有檔案專業副研究館員技術職稱者4人,占14%;具有檔案專業館員技術職稱者11人,占38%;具有檔案專業助理館員技術職稱者5人,占17%。由此可見,濮陽市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隊伍中,有三分之二具有檔案專業技術職稱,可以說,這一比例還是比較高的,因為在過去相當一個時期內,檔案局(館)的行政人員(即公務員)是不參與評聘技術職稱的,而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多為行政人員(即公務員)。具體到單個市、縣(區)檔案局(館)而言,濮陽市檔案局(館)有7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占70%。6個縣(區)檔案局(館)中,濮陽縣、臺前縣檔案局(館)全部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南樂縣檔案局(館)有4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占57%;清豐縣、范縣檔案局(館)均有1人具有專業技術職稱,占50%;華龍區檔案館的1人沒有專業技術職稱。1.8執法培訓情況調查統計分析。29人中,除兩名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員”外,均參加過市、縣(區)政府法制辦舉辦的行政執法培訓班,且每年一次;參加過河南省檔案局舉辦的行政執法培訓班的僅有3人,占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總人數(29人)的10%。可見,濮陽市、縣(區)政府法制辦雖然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的培訓比較重視,但這種培訓多為一般性行政執法培訓,對檔案行政執法來說僅僅是杯水車薪,起不了太大的作用。而對檔案行政執法能起到吹糠見米作用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則真空太大,占到了90%。
2 幾點個人思考與認識
2.1 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應配備多少?應配備哪些人員?筆者認為,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配備一般應以具體負責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人員為主體,適當吸收局(館)領導(一般兼任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員”)和從事檔案館業務工作的人員參加。具體來說,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配備10人左右為宜,具體來說,可參照如下配備方法: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員”2人,一般應由局(館)長和分管副局(館)長兼任;檔案行政執法人員8人左右,一般應由具體負責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政策法規科和業務指導科的人員兼任,同時,也可吸收從事檔案館業務工作的人員1-2人參加。縣(區)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配備5人左右為宜,具體來說,可參照如下配備方法:檔案行政執法“監督員”1人,一般應由局(館)長或分管副局(館)長兼任;檔案行政執法人員4人左右,一般應由具體負責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政策法規股和業務指導股的人員兼任,同時,也可適當吸收從事檔案館業務工作的人員1人參加。
2.2 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年齡結構怎樣為佳?性別比例怎樣為宜?筆者認為,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年齡結構以“老、中、青相結合”為佳。具體來說,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按10人計)一般以如下年齡結構為佳:51歲以上者1~2人,36至50歲者6~7人,35歲以下者2~3人;縣(區)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按5人計)一般以如下年齡結構為佳:51歲以上者0~1人,36至50歲者3~4人,35歲以下者1~2人。關于性別比例,一般男女人數相當為宜。具體來說,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按10人計)一般以如下性別比例為宜:男性4~6人,女性4~6人;縣(區)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按5人計)一般以如下性別搭配為佳:男性2~3人,女性2~3人。
2.3 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應具有什么學歷?檔案(或法律)專業學歷者占多大比例為宜?筆者認為,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具備大專以上學歷,檔案(或法律)專業學歷者應占一定比例,一般應以三分之一以上為宜,當然,全部為檔案(或法律)專業學歷者更好。具體來說,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具有大學本科學歷,檔案(或法律)專業學歷者應占一定比例,一般應以不少于二分之一為宜。縣(區)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具有大學專科以上學歷,其中,大學本科學歷者應占一定比例,一般應以不少于二分之一為宜;檔案(或法律)專業學歷者應占一定比例,一般應以不少于三分之一為宜。
2.4 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應參加哪些執法培訓?應多長時間培訓一次為宜?筆者認為,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參加市、縣(區)政府法制辦舉辦的行政執法培訓和上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舉辦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一般以一年各培訓一次為宜。具體來說,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一般應參加市政府法制辦舉辦的行政執法培訓和省檔案局(館)舉辦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一般以一年各培訓一次為宜;市、縣(區)應參加縣(區)政府法制辦舉辦的行政執法培訓和省、市檔案局(館)舉辦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一般以一年各培訓一次為宜。可惜的是,省、市檔案局(館)舉辦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不是年年都有。筆者設想,如果省檔案局(館)每年舉辦一次(如果人數較多可分批進行)檔案行政執法培訓,要求每個市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必須參加,縣(區)檔案局(館)至少有1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參加,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試,考試不及格者須補考;市檔案局(館)每年舉辦一次(如果人數較多可分批進行)檔案行政執法培訓,要求每個縣(區)檔案局(館)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必須參加,培訓結束后進行考試,考試不及格者須補考,那么,市、縣(區)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就會迎來檔案行政執法培訓的春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