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建設基于電子政務的檔案信息網絡
根據目前信息技術發展的趨勢、全國電子政務建設的狀況和全國“十一五”檔案信息化的規劃目標,結合檔案部門網絡基礎設施建設的實際情況,我們不可能建立獨立的覆蓋全國的檔案信息專用網絡,只能對各地現有的網絡設施進行升級改造,建設基于當地電子政務網的體系相對完整、結構合理、高速寬帶、互聯互通的區域性檔案信息網絡系統,實現檔案信息資源數字化、檔案局(館)內部辦公及服務過程無紙化、業務處理剛絡化、查詢服務電子化、管理科學化,再借助互聯網實際遠程館際信息共享。逐步形成網絡環境下的“區域內檔案信息遠程共享”,為社會提供“一站式服務”。借助已有的各級電子政務系統,建立檔案部門的信息網絡,提高檔案部門的信息化水平和辦事效率,通過與政府、企業和公眾的溝通和互動,讓公眾充分體驗和享受電子政務帶來的便利,拓展服務領域和能力,把更多的人性化服務送到百姓身邊。
2 基于電子政務的檔案信息網絡的基本要求
要建立基于電子政務的檔案信息網絡,各級檔案局館必須明確自己的任務分工,簡單說就三句話:“省局修路”,“市縣(局)買車”,“檔案館備貨”。“省局修路”是指由國家、省檔案局制定標準與建沒網絡;“市縣(局)買車”是指由各級地方檔案部門負責硬件與軟件的配備,“檔案館備貨”是指各級檔案館負責檔案信息的數字化。這里,我們重點討論基于電子政務的檔案信息網絡建設問題。
2.1 實現全國綜合檔案館的網絡全覆蓋。要實現館際遠程服務,首先要實現全國綜合檔案館的網絡全覆蓋,這本應是國家檔案局與省檔案局的任務。目前,應考慮將各地檔案部門已有的網絡改建為能與當地的電子政務網相對接,使其具有穩定的傳輸質量,能長期不間斷地運行,滿足實時傳送數據的需要;有靈活的網絡擴展能力,能隨著數據的增加升級擴容;有較高的性能價格比,能夠滿足中短期業務需求。
要實現上述要求,可采用先進的MPLS VPN技術,借助各地政府專用網絡組建覆蓋本行政轄區的檔案信息網,實現各聯網單位的檔案數據共享與檔案信息互通。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要建設先進的內部辦公自動化系統。系統應該包括公文、信息、流程、辦公、檔案等管理模塊,形成覆蓋本行政轄區各部門的以公文管理、信息互通、資源共享為主要內容的綜合辦公系統,構筑檔案管理政務工作網絡平臺,提高工作效率。同時,在內部辦公系統中開通電子公文傳輸系統,以網絡為載體,互聯互通,提高管理效能。各級檔案行政管理部門建立的網站,要面向社會提供政務公開、經濟信息等服務類信息,并提供在線查檔、局(館)長信箱等互動平臺,提高辦事與服務效率。
2.2 保證網絡間的通信安全。要實現館際遠程服務,在實現全國綜合檔案館的網絡全覆蓋的同時,必須設置各聯網檔案館通過用戶安全認征,與檔案數據庫建立加密數據訪問渠道,實現各網點與數據中心之間的安全通信。這項任務的主要程序應由各級檔案館來完成。技術指標主要體現在:安全性、可靠性、高性能和可擴展性四個方面。安全性是指采用VPN方式組網,提供與互聯網邏輯隔離的專用通道,確保重要信息的安全保密。可靠性是指自動路由選擇的數據網絡,將網絡故障的概率降到最低,提供穩定可靠的電信級的網絡運行環境。高性能是指基于寬帶網絡平臺,實現各網點的高速互聯??蓴U展性是指易于擴展,增加網點只需接入互聯網,分配同一域下的賬號,數據中心一端不需任何設置。
2.3 系統穩定且可以擴充。檔案部門的信息需求沒有實時采用的要求,因此,對系統的反應速度要求并不高,但對系統的穩定性要求高。在目前條件下,理想的檔案信息網絡系統的檔案局(館)內部辦公系統應采用基于Java技術的辦公自動化系統,并能夠保證系統的功能完善,運行穩定。系統還應該具備系統擴展功能與USB格式數字證書的身份認證功能,可以提供多種角色、流程等模板,與檔案網站的檔案信息整合等。
檔案信息網絡建設不可能一蹴而就,循序漸進才是成功的必然路徑?;陔娮诱站W絡構建的全國性區域檔案信息共享系統,還應包括檔案數據整合和交換平臺、應用支撐平臺及檔案信息資源目錄服務平臺,并逐步開發與建立區域民生檔案應用共享子系統、區域文件檔案信息應用共享子系統、區域圖像影像應用共享子系統、社區居民健康檔案互動服務子系統,向著建設覆蓋廣泛、內容豐富、檢索方便、利用快捷的方便人民群眾的檔案利用體系不斷靠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