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了解縣級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狀況,筆者于2010年7月20日至8月10日對許昌市轄5個縣、市(以下簡稱“5個縣”)檔案行政執法情況以書面問卷、查看歷年匯報材料和電話咨詢等形式進行了專題調查。調查內容涉及近5年檔案行政執法概況、隊伍建設、制度建設、行政執法形式和對檔案行政執法的看法等5個方面。調查對象為5個縣檔案局法制股。調查數據為2005年1月至2009年12月。
1 近5年檔案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概況
1.1 列入總體工作計劃情況。5個縣中,列入縣人大執法監督計劃的有2個縣,占40%;列入政府“十一五”計劃的有1個縣,占20%;列入當地普法計劃的有2個縣,占40%;列入檔案局(館)“十一五”規劃的有5個縣,占100%;有單獨的行政執法工作年度計劃的有1個縣,占20%。
1.2 檔案行政監督檢查情況
1.2.1 行政監督檢查次數。2005年~2009年,5個縣共進行檔案行政監督檢查53次。其中,行政監督檢查5次以下的有2個縣,占總縣數的40%;6~10次和11~15次的各有1個縣,分別占總縣數的20%;21次以上的有1個縣,占總縣數的20%。調查問卷分表顯示,在這53次檔案行政監督檢查中,配合省市檔案部門和當地人大、政府法制辦監督檢查17次,占監督檢查總數的32%;主動開展監督檢查36次,占監督檢查總數的68%。5年中,開展監督檢查次數最少的只有4次,最多的有26次。
1.2.2 監督檢查單位數。2005年~2009年,5個縣共對403個單位進行了檔案行政監督檢查。其中,監督檢查黨政一級機構260個,占被檢單位總數的64.5%;監督檢查企業、事業單位99個,占被檢單位總數的24.5%;監督檢查上級駐縣(市)單位9個,占被檢單位總數的2.3%;監督檢查社會其他單位35個,占被檢單位總數的8.7%。調查問卷分表顯示,5個縣中,監督檢查單位數最少的有68個單位,最多的有93個單位。
1.2.3 檔案違法行為(案件)查處情況。近5年來,5個縣共對19起檔案違法行為進行了查處。其中,依據檔案違法行為程度不同,下發《檔案違法行為處罰決定書》的4起,占21.1%。在查處的19起檔案違法行為(案件)中,丟失檔案的有4起,占總數的21%;拒不歸檔和不按規定移交檔案的各3起,各占總數的16%;明知檔案保管有危險而不采取措施的有5起,占總數的26%;拒絕接受監督檢查和不按規定辦理登記備案的各有1起,各占總數的5.3%;不建立制度的有2起,占總數的10.4%。在查處的19起檔案違法行為(案件)中,通過檔案部門行政監督檢查發現的有13起,占總數的68 4%;接受舉報的5起,占總數的26.3%;接受委托的1起,占總數的5.3%。通過電話咨詢了解到,在接受舉報的5起檔案違法行為(案件)中,來自公眾舉報的1起,為檔案違法案件利害關系人舉報某法庭將其離婚民事判決訴訟檔案丟失;來自黨政機關舉報的1起,舉報其單位職工退休后拒不將其保存的會計資料移交歸檔;來自檔案館反饋的3起,反饋的是按規定應移交檔案而不移交的垂直管理單位;接受委托的1起檔案違法案件,是接受某縣監察局委托對該縣衛生局丟失職工人事檔案進行查處。
1.2.4 檔案違法行為(案件)查處結果。在書面調查問卷表中,筆者設計了“結案數、未結案數、不了了之數、移交司法機關數、行政處分數、行政罰款數”等項目,以了解檔案違法行為的查處結果情況。但從回收的調查問卷看,5個縣均未填寫內容。筆者電話咨詢未填寫此內容的原因,可以歸納為5條:一是違法行為已整改,未進一步追究;二是以教育為主,沒有真正按行政監督檢查程序走;三是檔案法規操作性不強,無法進一步處罰;四是都是縣直單位,沒有必要那么認真;五是沒有取得執罰證,依照河南省人民政府規定,對行政相對人進行經濟處罰時,需要取得行政執法執罰證。
2 檔案行政執法隊伍建設情況
2.1 機構、行政執法資格與人員配備。5個縣檔案局均設有主管檔案行政執法工作的內設股室。由于各縣內設股室的職責不盡相同,股室名稱也不同,有的叫法制股,有的叫法制宣教股。在取得檔案行政執法資格方面,5個縣均獲得了當地縣政府的授權,持有當地人民政府的授權證書;有4個縣取得了當地財政部門頒發的“行政執法執罰證”,有1個縣未取得“行政執法執罰證”。在行政執法人員配備方面,截至2009年底,5個縣共有24人取得了“河南省行政執法證”,有19人取得了“行政執法執罰證”。在取得“河南省行政執法證”的24人中,主管領導6人,占總人數的25%;法制股6人,占總人數的2 5%;業務股、檔案館各4人,分別占總人數的16.7%;辦公室3人,占總人數的12.5%;技術股1人,占總人數的4.1%。
2.2 行政執法人員年齡、檔齡結構情況。截至2009年12月,5個縣24名行政執法人員年齡、檔齡均呈中間大、兩頭小結構。其中,在年齡結構上,25歲以下的1人,占總人數的4%;26~35歲的5人,占總人數的21%;36~45歲的13人,占總人數的54%;46~55歲的5人,占總人數的2l%。在檔齡結構上,5年以下檔齡的2人,占總人數的8%;6~10年的6人,占總人數的25%;11~15年的9人,占總人數的38%;16~20年的5人,占總人數的21%;21年以上的2人,占總人數的8%。
2.3 行政執法人員職務、職稱結構情況。截至2009年12月,5個縣24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在職務結構上,科級人員7名,占總人數的29.2%;股級人員14名,占總人數的58.3%;辦事員3名,占總人數的12.5%。在職稱結構上,無職稱的8人,占總人數的33.3%;具有初級職稱的9人,占總人數的37.5%;具有中級職稱的7人,占總人數的29.2%。
2.4 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學歷、專業結構。截至2009年12月,5個縣24名檔案行政執法人員在學歷結構上,本科學歷6人,占總人數的25%;大專學歷18人,占總人數的75%。在所學專業結構上,檔案專業4人,占總人數的1 7%;法律專業1人,占總人數的4%;文秘歷史專業5人,占總人數的21%;其他專業14人,占總人數的58%。
2.5 行政執法人員接受培訓情況。截至2009年12月,5個縣24名“河南省行政執法證”持證人員全部接受過當地縣政府組織的行政執法人員培訓,培訓率達100%;24名持證人員中,接受過省、市檔案局組織的檔案行政執法培訓班培訓的有11名,占總人數的46%。
3 行政執法制度建設情況
筆者在調查問卷中涉及了兩項內容:一是規范行政執法工作的各項制度性規定,二是行政執法文書是否格式化。在行政執法工作各項制度建設方面,5個縣都制定了《行政監督檢查制度》、《行政處罰程序實施細則》、《行政執法崗位責任制》、《辦案制度》、《案件受理程序》、《行政監督檢查程序》、《執法文書送達制度》、《處罰案件上報備案制度》、《行政執法過錯責任追究制度》、《執法人員培訓考核制度》、《執法人員行為規范》、《行政執法審查評議制度》、《行政執法文件材料歸檔制度》等13項制度。此外,5個縣還根據自身情況制定有其他一些具體規定。在行政執法監督檢查文書格式化方面,5個縣均實現了執法文書格式化。4行政監督檢查采取的主要形式
近5年來,5個縣在行政執法實踐上,有4個縣采取9月~10月集中執法為主,占總數的80%;經常化執法為主的只有1個縣,占總數的20%。在執法主體上,有3個縣采取聯合執法為主,占總數的60%;有2個縣以單獨執法為主,占總數的40%。在工作部署上,有4個縣采取以主動開展行政監督檢查為主,占總數的80%;有一個縣以配合上級執法為主,占總數的20%。
5 “你對檔案行政監督檢查的看法”問卷調查情況
5.1 “你認為當前行政執法工作在全局工作的位置。”調查問卷設計了“很重要”、“一般”、“不重要”、“說不清”四個選項。回答“很重要”的有個縣,占總數的40%;回答“一般”的有3個縣,占總數的60%。
5.2 “你認為當前行政執法工作在局長工作中的位置。”調查問卷同樣設計了“很重要”、“一般”、“不重要”、“說不清”四個選項。回答“很重要”的有2個縣,占總數的40%;回答“一般”的有3個縣,占總數的60%。
5.3 “你認為行政執法工作目前的最大問題。”調查問卷設計了“領導不重視”、“法規操作性不強”、“執法人員意識不強”、“說不清”、“其他原因”五個選項。選擇“領導不重視”、“說不清”的各有1個,各占總數的20%;選擇“法規操作性不強”的有3個,占總數的60%。
5.4 “你認為行政執法不理想的原因。”調查問卷設計了“執法意識不強”、“沒有執法經驗”、“執法對象特殊怕得罪人”、“解決不了問題”、“說不清”、“其他原因”六個選項。選擇“執法意識不強”的有3個,占總數的60%;選擇“解決不了問題”、“說不清”的各1個,各占總數的20%。
5.5 “你認為行政執法工作要搞好的關鍵。”調查問卷設計了“一把手重視”、“完善法規”、“調動拱法人員積極性”、“說不清”、“其他”五個選項。選擇“一把手重視”的有2個,占總數的40%;選擇“完善法規”的有2個,占總數的40%;選擇“說不清”的1個,占總數的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