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會撫養費是依據計劃生育法律、法規向不符合規定條件生育子女的公民征收一項補償性費用。征收社會撫養費是國家推行人口和計劃生育工作所采取的一項有必要的經濟限制措施,他對于有效控制政策外生育、穩定低生育水平和維護計生家庭的合法權益都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征收的社會撫養費使用也有規定的范圍,但從近幾年的審計情況來看,縣鄉兩級計生部門在社會撫養費征收、使用、管理過程中還存在許多不規范之處,亟待改進。
一、社會撫養費征收、使用、管理過程中存在的問題
1.由于種種原因,社會撫養費未能做到全部按規定標準征收,存在社會撫養費少征、漏征、應征未征現象。
2.存在為應對檢查和考核虛開票據或空轉社會撫養費現象。
3.部分社會撫養費收入沒有統一納入核算,不利于財務監督和真實反映財務收支狀況。
4.部分鄉(鎮、街道)的社會撫養費使用不夠合理、合規。
5.部分鄉(鎮、街道)收取的社會撫養費未按規定及時足額上繳國庫,脫離財政管理,坐收坐支。
6.部分鄉(鎮、街道)的社會撫養費臺賬登記不及時、不完整。
7.部分鄉(鎮)征收的社會撫養費已納入財政專戶管理或存入財政部門指定的銀行賬戶,但未按規定全額及時上繳國庫納入財政預算管理。
8.歷年已撥付各鄉(鎮),但未及時沖銷的社會撫養費,在縣(市、區)計生部門“暫付款”明細賬上單方掛賬。
二、造成這些問題的原因有很多,主要有:
1.社會撫養費的約束力小,征收產生的社會效果不明顯。農民人均收入四分之一的起征線對生活困難的家庭來說仍負擔不起,而十倍的上線對生活富裕的家庭而言并不難事,使得社會撫養費征收出現了“窮得不怕征,富的征不怕”的尷尬局面,難以起到震懾作用。
2.政策性原因造成的征收難。相關的法律法規和“七不準”、“人口和計劃生育群眾工作紀律”等,使得執法的計生干部如同纏足的婦人,只能靠說服教育征收社會撫養費,社會撫養費征收舉步維艱。
3.部門配合不力,執法力度不夠。就目前計生系統的調查權利、調查手段和能力,對違法生育過程較隱蔽的案件無法取證、無法處理尤其是流動人口的案件更是難以展開,在得不到法院的配合下工作難以有進展。
4.上級對征收社會撫養費的考核指標理想主義。計生工作是基本國策又具有一票否決權的威力,為保證基本國策的順利實施,上級從嚴格執法角度來制訂征收社會撫養費的考核指標,但實際工作往往不盡人意,縣鄉級政府和計生部門為應付檢查和考核而弄虛作假。
5.各縣(市、區)計生部門對社會撫養費的管理模式和管理水平不一。
三、為加強社會撫養費的征收和管理工作,針對性地提出審計意見和建議如下:
1.加大對法律法規的宣傳力度,并在電視臺開設社會撫養費征收宣傳欄目,尤其是公開曝光情節惡劣的違法生育行為,加大反面典型的宣傳報道力度,對有能力但拒不交納者,發現一例,曝光一例,擴大社會影響。
2.加強領導,落實責任,綜合治理。眾所周知,社會撫養費征收難度大,出現了“窮得不怕征,富的征不怕”的尷尬局面。如果沒有堅強的組織領導和明確的責任,就不能順利完成社會撫養費的征收任務。在社會撫養費征收中,要把調動相關部門的積極性、充分發揮他們的作用放在突出位置。要成立由組織、紀檢、監察、公安、法院、宣傳、計生等部門參加的征收領導小組,密切合作,對計劃生育案件快立、快查、快辦,形成齊抓共管,綜合治理的新局面。
3.加強票據管理。征收部門要在征收前向財政領取省財政部門統一制發的票據或社會撫養費專用收據。縣(市、區)計生部門要嚴把票據領購關和繳銷關,憑票據領購本進行領銷并詳細登記,以確保內容更加具體、完整,票據合規,并嚴肅查處用白條收社會撫養費的行為,從票據使用上堵塞漏洞,確保社會撫養費資金的安全、完整。
4.嚴格執行《江西省社會撫養費征收管理辦法》,按規定標準征收社會撫養費,并將收取的社會撫養費及時足額納入財政及納入單位賬戶統一核算,及時、準確填寫社會撫養費征繳分戶臺賬,真實反映征收情況。
5.社會撫養費資金應上繳國庫納入財政預算管理,實行“收支兩條線”管理(特別是鄉級計生部門)嚴禁社會撫養費征收后在體外循環。有關部門使用資金提出申請,政府批準,財政部門根據實際情況撥付資金。
6.建立健全審批制度,嚴格按照規定的使用范圍開支,管理使用好社會撫養費,發揮社會撫養費的最大效益。
(作者單位:景德鎮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