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上升為國家戰略,這是新中國成立以來,我省第一個列為國家戰略的區域性發展規劃,是江西發展史上的重要里程碑,必將有力的推進全省科學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審計作為綜合性的經濟監督部門,必須主動策應,全面對接,找準審計工作的切入點,積極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使審計工作與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同頻共振,同步發展。
一、創新思想觀念,努力適應鄱陽湖生態經濟建設的要求。審計干部必須牢固樹立三種思想意識:一是“中心意識”。緊緊圍繞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這個中心來思考審計問題,安排審計業務,開展審計工作,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中找準審計的位置,選準審計切入點;二是“大局意識”。做到把審計工作放在加快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這個大背景中去思考和把握,始終堅持“依法審計,服務大局,突出重點,求真務實”的審計工作方針,緊緊抓住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過程中的重點、難點、熱點問題開展審計工作,更好地發揮審計維護經濟秩序,保障經濟健康運行的“免疫系統”作用;三是“服務意識”。審計的基本職能是監督,但要做到寓服務于監督之中,正確處理監督與服務的關系。應當把審計工作的定位由簡單的查處問題轉移到為經濟社會發展服務上來,把服務經濟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著眼點,把服務群眾利益作為審計工作的出發點。凡是對有利于加快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各種改革舉措,要旗幟鮮明地予以保護;對明顯違反政策法規,不利于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的行為,要履行審計監督職能,堅決予以查處。
二、深化財政審計,促進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深化財政審計的重點體現在兩方面:一是加強對財政支出結構的分析評價,努力尋找財政支出結構的合理點,以引導財政資金向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傾斜,使更多的經濟資源、生產要素向其積聚;二是加強財政資金的跟蹤審計。嚴格做到財政資金撥付到哪里,審計就跟蹤到哪里。通過審計,防止資金被擠占挪用,避免財政資金損失浪費,促進提高財政資金的使用效益。
三、加強政策審計,促進優惠政策落實到位。為加快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步伐,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將會出臺一攬子優惠經濟政策和扶持措施。這些優惠政策措施能否貫徹落實到位、能否充分運用,直接影響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進程。審計部門應當發揮綜合性經濟監督職能作用,加強對政策落實情況的跟蹤審計,及時發現并糾正某些部門出于自身利益而設置障礙,不予貫徹落實政策的問題,并及時研究新情況,提出有針對性的對策建議,確保中央和省委、省政府的政策措施落實到位。
四、突出項目審計,促進工程建設取得實效。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將為全省搭建一個加快發展、進位趕超、綠色崛起的大舞臺。沒有投入就沒有產出就沒有發展,今天的投入就是明天的發展,現在的大投入就是今后的大發展。隨著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的實施,在大規模的投資的推動下,一批又一批的工程項目建設和基礎設施建設即將上馬。這些項目投資和建設,在加快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建設進程中將起到決定性作用。審計部門應當積極融入這些投資和項目的管理與監督,提高服務層次和水平,認真抓好工程項目的審計。通過審計,督促項目資金及時足額到位,杜絕截留、挪用建設資金,保障資金有有效使用;通過審計,揭示項目技資與管理中存在的問題,堵塞管理上的漏洞,確保項目建設質量;通過審計,揭露工程造價高估冒算、虛假決算等問題,擠出工程造價的水份,確保項目投資最省、投資效益最好、項目質量最高。新余市列入了鄱陽湖生態經濟區版塊,僅2009年度審計項目工程9個,總造價42 342.13萬元,審計核減金額5 222.19萬元,核減率12.3%,節省了大量項目工程投資。
五、重視專項審計,促進生態建設加快發展。建設鄱陽湖生態經濟區,必須牢固樹立生態文明建設的理念,實現生態與經濟協調平衡發展。生態建設與環境保護在鄱陽湖生態經濟建設中處于十分突出的地位,審計部門融入鄱陽湖生態經濟區,更應在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工作中有所作為,有所貢獻。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要十分重視與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相關聯的專項審計:一是加強污水處理設施項目的工程建設、管理以及資金籌集管理使用等情況的審計監督,確保污水處理工程建設順利推進;二是加強節能減排和有關政策措施落實情況的審計監督,確保國家節能減排政策落實到位,節能減排目標如期實現;三是加強退耕還林工程建設和生態公益林補償基金撥付、管理及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確保退耕到位,植樹造林到位,基金補償到位,使用效益明顯;四是加強森林植被恢復費和污水處理費及排污費征收、管理和使用情況的審計監督,從總體上確保這些生態建設和環境保護資金征收到位,正確使用,充分發揮使用效果。
(作者單位:新余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