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廣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及鄰接權、商標權、地理標志權、工業品外觀設計權、專利權、集成電路布圖設計權等各種權利;狹義的知識產權包括著作權及鄰接權和工業產權。知識產權(無形財產權)在一定時期內為權利人所獨占,并為法律所保護,但權利人有義務向公眾公開,因而它有獨占性、時間性、地域性等特征。
知識產權評估主要有兩方面的原因:
一是知識產權轉讓定價和授權經營需要。隨著全球經濟的發展,知識產權可以進行分割和轉移,以實現價值增值,由此創造的利潤由授權人和受權人分享。
二是知識產權經濟損失司法認定的需要。占有了知識產權就意味著利潤,不法分子時常會以侵犯知識產權,非法生產有知識產權的產品謀取暴利,由此引發對知識產權的保護和侵犯知識產權經濟損失的司法認定問題。
具體發揮作用表現在以下幾個方面
(1)為知識產權交易服務。
近年來,各類產權市場、技術市場和技術產權市場發展較快,交易品種不斷增加,交易額逐年上升,特別是知識產權交易量大幅增長,對推動各類資產流動,加快知識產權順暢交易,發揮市場對資源配置功能,完善市場經濟體制,促進企業優化重組和經濟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
(2)為風險投資服務。
資產評估機構介入創業投資,其主要包括資產評估(有形和無形)、出具資產證明等。尤其是權威性的無形資產和有形資產的評估機構,由于在這些方面可以提高社會認知的可信性而有不可或缺的作用;此外,在風險資本退出中,無論是風險企業的公開發行、兼并和收購,還是企業回購,必須依據資產評估機構的評估結果,才能有效順利地進行。
(3)為知識產權侵權提供損失賠償服務。
根據近些年的司法實踐反映,知識產權審判有強調加大賠償力度、加大裁量幅度和力度、注重公平和維護公共利益等趨勢,這對知識產權侵權賠償評估提出了需求。在美國,資產評估機構的意見如果令人信服,都會被法院接受,而我國急需資產評估師提高業務技能,應對這方面的業務需求。
2
知識產權評估方興未艾,但是現實中知識產權評估并沒有如火如荼。究竟是什么因素在制約知識產權評估的發展呢?我認為有以下因素:
(1)經濟發展。
資產評估是市場經濟發展的產物,它具有發現價值的功能。為了交易目的或者損失賠償等目的,需要對賬面有(無)價的資產進行重估(初次估值)。當市場交易活躍時,資產評估的業務也相應繁忙,同時可能出現經濟糾紛也多,這時候也會出現評估的需要。
江西省的產業優勢決定了江西省知識產權評估的業務方向。除了江西農業,進入新世紀以來,江西大力實施以新型工業化為核心的發展戰略,汽車航空及精密制造、特色冶金和金屬制品、中成藥和生物制藥、電子信息和現代家電產業、食品工業、精細化工及新型建材等六大支柱產業有了較好的基礎。另外光電、高精銅材、精密機械、生物醫藥等產業呈現了良好的發展勢頭。
(2)知識產權交易活躍程度。
知識產權評估處于知識產權活動的管理環節。知識產權創造出來后,為了實現經濟效益,可能用來出資、轉讓等活動,就會產生關于知識產權的中介活動。
(3)實務操作難度。
知識產權評估主要從三個方面著手:需要對知識產權進行價值創造分析,了解知識產權能帶來價值的源泉所在;需要收集足夠的數據,去粗求精,選取有助于評估的信息;需要掌握評估的技術手段。
但在實物操作中還是有很大的難度,包括評估風險的把握、評估預測技術的運用、信息來源渠道的匱乏等等。
①對知識產權評估的初步風險評價難。
承接評估業務之前需要對項目進行風險評估,包括客戶有無預先設定評估值要求、自身有無時間、專業力量,對知識產權所處行業的了解程度,等等。
②財務數據難取得。
對于專利,部分會是并沒有投入生產,而且有些也會是新興企業,并沒有財務數據可以參考。此外專利千變萬化,無跡可循。
③預測技術的操作難。
對知識產權評估主要是從收益角度操作。像其他資產用收益法評估一樣,對知識產權也要從收益額、貼現率、壽命期方面進行判定取值。而國外學者還提出知識產權的收益預測有趨勢外推法、生命周期分析法、蒙特卡羅分析法等方法;知識產權的貼現率主要是根據資產定價模型、套利定價模型來計算;知識產權壽命則根據法定壽命、合同的有限期限、經濟壽命等方法來判斷確認。但是在具體操作中還有很大難度。
④交易信息匱乏。
知識產權交易是產權交易的一部分,評估師需要求助于產權交易信息的公開,同時業內交流少也阻礙知識產權評估的發展。
(4)知識產權觀念。
①公民和企業對知識產權的認識。
近年來,國家對企業知識產權的重視程度日益增加,我國公民對知識產權了解程度提升,但理解程度不高;公眾的創新興趣和能力不足,知識產權自我保護意思較強,但對保護措施的運用不熟練。
②涉及知識產權評估的收費。
最近,國家出臺了資產評估收費標準,但是未對無形資產評估收費進行規定,而無形資產評估不存在現場勘察評估程序,更多是無形資產的價值分析、數據收集等,這需要較大的工作量;而且無形資產大多無賬面價值,無標的價值,收費低將影響知識產權評估的開展。
(5)政府配套服務。
隨著新一輪行政改革,各級政府朝服務型轉變。圍繞自主創新的知識產權管理活動,主要在鼓勵創新,提供資金支持,因此相關部門還需要在政策上傾斜,切實支持知識產權的發展,比方說如何消除知識產權質押貸款風險。
3
有鑒于此,我認為知識產權評估的重點還是在內外部環境建設,縮成一句話就是“三培”,即觀念培養、市場培育、人才培養。而人才培養又有“三建”,即數據庫建設、專家庫建設、評估團隊建設。
(1)觀念培養。
①企業重視知識產權。
目前江西省有11家試點單位都建立了知識產權管理制度,一些單位已經開展了專利戰略的研究和運用,使專利戰略研究直接服務于單位的研發、生產、經營的全過程。如:昌河飛機工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開展了直升機制造技術知識產權戰略研究;江西本草天工科技有限責任公司結合自身實際制定了知識產權近五年(2007~2011)戰略規劃;景德鎮陶瓷學院根據學校特點及行業優勢制定了《景德鎮陶瓷產業專利戰略研究》等一系列切實可行的知識產權戰略。知識產權在企業發展中的重要作用日益顯現,需要更多的企業重視知識產權管理。
②個人的知識產權觀包括交易形成。
江西宜春市袁州區下浦鄉的農民易仕林設計出“葉輪式活塞抽水機”、萬能關鼠籠、“微水發電機”改進、“多功能青飼料鉸磨機”,他及時申請了專利并獲得了實用新型專利證書。社會公眾的知識產權意識明顯增加,而且這一群體范圍正在進一步拓展。
總之,企業和個人的知識產權意識構成了知識產權評估外部環境的優劣。
(2)市場培育。
針對產權交易市場存在的問題,為促進知識產權交易市場規范發展,構建多層次知識產權交易市場體系,國家發展改革委、財政部、科技部、國家工商總局、國家版權局、國家知識產權局在對部分省市產權交易市場調研的基礎上,按照國務院要求和《國家中長期科學和技術發展規劃綱要(2006~2020年)》、《國務院關于鼓勵支持和引導個體私營等非公有制經濟發展的若干意見》有關精神,聯合制定了《建立和完善知識產權交易市場的指導意見》。
知識產權交易市場建立和運行涉及面廣,政策性強,圍繞市場培育的主題,需要政府、中介、交易雙方的努力,解決知識產權交易中出現的問題,促其有序發展。
(3)人員培訓。
①評估團隊建設。
評估屬于智力服務型行業,評估師接觸的每個知識產權領域都有很深的知識,從業人員可以采取專業細分的方式,各顧專業深入研究,整個團隊走學習型組織道路,這樣才能有的放矢,不至于出現面對具體知識產權茫然無措的尷尬局面。
②專家庫建設。
由于知識產權涉及各個領域,評估師不可能對各行業都熟悉,除了采取上述專業細分、知識積累方式外,還有必要建立專家庫,解決評估中遇到的技術問題。
③數據庫建設。
評估就要估值,以數據說話,但是沒有原始數據,評估也“巧婦難為無米之炊”。因此建立行業乃至評估公司的數據庫至關重要。
(4)整合服務鏈。
知識產權中介服務鏈中有代理、評估等環節,資產評估只是中間的一環,但是要做好評估,又必須了解前后鏈,如專利評估,要了解專利的申請批準知識,要了解專利的交易,出于成本效益的考慮,可以采取聯合專利事務所、組建知識產權經紀公司(提供產權交易服務)等形式,拉長服務鏈。
(作者單位:中銘評估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