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計機關要以科學發展觀為指導,科學發展進程中按照“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針,圍繞“服從大局、服務中心”的思路,強化“立足創新,監督服務”的職能,在維護財政安全,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等方面為經濟社會運行“免疫”。
一、科學審計,突出重點,在重點領域中維護財政資金安全
(一)突出抓好財政審計。要重點關注預算編制和執行的合理、合法和效益問題,關注國庫集中收付、政府采購、收支兩條線和轉移支付等制度的實施情況。要把資金的績效性貫穿于每個審計項目中,注重整體性,評價預算執行的總體情況;突出效益性,評價財政資金使用效益;注重宏觀性,對一些涉及宏觀政策的問題有針對性地提出審計意見;注重建設性,對關系財政經濟發展的重要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二)突出抓好固定資產投資審計。要針對當前建設領域突出存在的體制、機制和管理問題以及重大損失浪費問題,如招投標、超概算、監理不到位等情況,深化造價竣工決算審計,突出抓好重點項目、重大活動資金的審計,提高投資決策,提高財政資金使用效益。
(三)突出抓好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關注領導干部任職期間貫徹執行國家經濟法律法規、黨和國家關于經濟工作的重大方針政策及決策部署,促進本地區、本部門、本單位經濟社會事業發展情況;重大經濟決策制定和執行、重大投資項目建設和管理的合法合規及科學有效性;財政財務收支及相關經濟活動的真實合法效益情況;重大管理制度制定和執行,對直接監管部門和下屬單位監管的情況;領導干部執行國家財經法規及個人遵守有關廉政建設規定情況。
(四)突出抓好專項資金的審計和審計調查。要揭示資金管理使用中存在的問題,促進資金使用管理合法有效,進一步加強對農業、社保、醫療、教育等重點民生項目和資金的審計監督,重點關注國家政策是否落實到位、政策目標能否實現,有無擠占挪用資金、降低建設標準、損害群眾利益的問題。要根據經濟社會發展過程中所顯現的問題,有針對性選擇項目開展專項審計調查,維護人民群眾的利益。
(五)突出抓好企業改制資金專項審計。要做好審前調查,制定嚴格細致的審計調查實施方案。要突出工作重點,調查改制企業資產處置和收益情況、改制方案落實執行情況、改制資金使用管理情況。要加強審計分析,注重對企業改制中帶有普遍性、傾向性、苗頭性的問題分析研究,力求提出切實可行的建議和意見,為黨委、政府決策服務。
二、服從大局,服務中心,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
(一)增強大局意識,服務中心工作。緊貼黨委、政府的中心工作開展審計,注重揭示違法違規問題所反映出的體制性障礙、政策和制度缺陷、管理漏洞,促進深化改革、健全制度、維護民生和推進政府職能轉變。高度關注宏觀調控措施、重大方針政策的執行結果和關系人民群眾切身利益的熱點問題,促進黨和國家重大決策的貫徹落實,促進政令暢通。
(二)增強發展意識,推動科學發展。主動適應形勢發展的新要求,順應人民群眾的新期盼,切實加強自身建設和管理創新,更好地為發展服務、為基層服務、為群眾服務。圍繞發展主題,用審計監督和服務的手段促進發展,把促進、服務、保障和推動科學發展作為審計工作的首要職責,在維護財經秩序,促進經濟社會又好又快發展等方面作出貢獻。
(三)增強憂患意識,維護財經秩序。要增強憂患意識和風險意識,密切關注經濟發展變化形勢,密切關注經濟社會運行中的突出矛盾和潛在風險,及時發現問題,及時提出防范和化解風險的對策建議,切實維護我市經濟安全。要關注在土地征用、拆遷安置、企業改制、環境污染以及工程建設等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防范可能引發社會不穩定因素。要關注經濟社會運行中存在的薄弱環節和潛在風險,嚴肅查處重大違法違規問題和經濟犯罪案件,敢于講真話、報實情、出實招,切實維護正常的財經秩序。
(四)增強責任意識,強化審計監督。不斷增強干好審計工作的責任感和緊迫感,著力提高審計工作的主動性,更加自覺地融入經濟社會發展大局,主動調整工作思路和工作方法,主動適應新形勢、履行新使命。審計質量始終是審計的生命。要將“質量立審”意識貫穿到整個審計工作中,切實強化責任,提高審計質量,防范審計風險。
(五)增強法制意識,做到依法審計。嚴格按照法定權限和程序履行職責,堅持審計結果公告制度,探索建立特定審計事項階段性審計情況公告和重大案件查處結果公告制度,逐步推動法規制度完善和政務公開,促進責任追究制和問責機制的建立健全,推進民主法治建設。規范業務流程,實現審計過程程序化、制度化,促進審計人員嚴格審計、規范業務,提高審計質量和管理水平。
(六)增強創優意識,提高整體水平。要強化競爭和激勵機制,在繼續搞好優秀審計項目評選的基礎上,開展優秀審計報告和審計能手評選等活動,加強實踐鍛煉,營造爭先、創優的良好氛圍。
三、立足創新,監督服務,為經濟社會運行“免疫”
(一)在創新中強化監督,為經濟社會運行“免疫”。
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審計工作要形成預算執行審計、經濟責任審計、重點項目和資金的效益審計以及相關的審計和審計調查項目相結合的審計體系,審計范圍從單純的行政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向財政、稅務、專項資金管理部門和使用部門拓展。審計監督的內容也從傳統的財務收支向財政財務收支和財政資金效益拓展;從資金管理和使用的合法性向真實性、合法性和效益性拓展;從單純的部門財經紀律執行情況向全面審計、突出重點的方向拓展。從審計監督的范圍、內容和要求來看,審計監督的職能在科學發展觀的統領下將涵蓋經濟社會的各個領域,監督的職能得到增強,“免疫”功能得到發揮。
(二)在監督中突出服務,為領導決策當好參謀。
在科學發展觀的引領下,審計目標要更加突出服務,監督檢查被審計單位和項目的合法性,規范財經紀律,促進各項財政財經法規的貫徹實施,強化服務黨政、服務企業、服務社會職能。一要通過審計查出被審計單位在執行財經紀律方面存在的問題,促進其規范管理。二要通過審計揭示被審計單位在財政財務管理中存在的困難和問題,從審計的角度提出相關建議。三要通過審計發現帶普遍性和傾向性的問題,并通過審計分析為領導宏觀決策服務。
(三)在服務中增強發展,為科學審計樹立理念。
在科學發展觀的推進中,科學審計的理念要逐步做到與科學的發展觀相適應。一要樹立“大財政”理念,緊緊抓住預算執行審計這個永恒的主題。預算執行審計的重點從預算執行向部門預算的編制的科學性和合理性轉變,促進了從源頭上控制部門和單位的不規范行為,加強財政監管和控制的措施。二要強化民本審計理念,加強對重點資金和重點項目的監管。要對群眾關心和社會關注的退耕還林、農業開發、教育衛生、社會保障資金等都要納入審計監督的重點范圍。三是強化關口前移理念,充分發揮審計的預防作用。四是創新審計手段理念,推進計算機審計全面發展。五是保障審計質量理念,執行審計署6號令,促進科學審計。
(四)在發展中督促整改,為財政財務規范管理。
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審計整改要做到更加有效,進一步增強被審計單位依法行政、依法理財、依法經營的意識,審計對象在執行審計意見和審計決定中強化財務管理,規范相關制度,促進財政財務有序運行,規范管理。審計機關要積極抓好審計整改,按要求向人大常委會和政府報告整改情況,對一些整改不到位的單位,特別是邊審邊犯、屢審屢犯的,采取行之有效的措施,督促整改到位,力爭在整改上取得新進展。
(五)在整改中促進提高,為隊伍建設夯實基礎。
在科學發展觀的進程中,要在學習實踐活動中,廣泛征集群眾意見,查找影響和制約審計科學發展的突出問題,不斷加以整改,結合審計的實際,找出存在制約審計工作科學發展的具體問題,從現階段和現有的條件下審計機關力所能及的范疇中,有針對性提出進一步加強審計機關領導班子和審計干部隊伍建設的意見。要從思想建設、組織建設、能力建設、作風建設、制度建設等方面,對審計機關領導班子建設提出具體目標和措施;要從加強和改進思想政治工作,加大審計培訓力度,引進符合審計專業化建設需要人才,加大審計干部隊伍專業化培養等方面提高審計干部隊伍建設。
(六)在提高中推行運用,為教育培訓彰顯實效。
在科學發展觀的運用中,審計機關要把廉政教育放到整體工作格局中去考慮,不斷創新教育形式,拓寬教育渠道,營造廉政正氣和過硬作風。在學習教育中突出重點,分類施教,有針對性地抓好廉政教育,以點帶面,推動整體工作。業務培訓要堅持以人為本,做到有目標性,有針對性,在培訓中工作,在工作中培訓,突出務實有效。
(作者單位:贛州市審計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