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個成語叫“杞人憂天”,說的是有個杞國人,因擔心天塌下來無處存身而愁得寢食不安。妻不是杞人而是農人,她也會為淅淅瀝瀝的秋雨愁得寢食不安。
妻擔心成熟的稻谷收不回家,被雨淋落在水田里;妻擔心沒有陽光,黃燦燦的稻谷會長出白生生的芽;妻擔心曬干的谷子淋雨后成為碎米賣不上好價……妻的擔心并非庸人自擾,她所擔心的事不只我家多次經歷過,幾乎所有的農人都經歷過。只要看看市場上出售的碎米、霉米,便知道許多農人都受過老天不公正的待遇。
一次,我家剛收完谷子便“嘩嘩嘩”地下起瓢潑大雨。妻急得長吁短嘆:“老天怎么不長眼啊,偏偏我家收谷子就下雨……”也許有人會說:“谷子收到曬場上還急什么呀,油布一蓋,不就平安無事了?”這是外行人說的外行話。因為事情遠非這么簡單,這幾年鄉村收谷子用的多是電動脫粒機,稻稈上的葉片全被打碎在稻子里,與其說收到家的是稻子還不如說是一堆草,還需用釘耙、篩子將草和谷子分離。這是個費時費力且不能耽擱的活兒,一般都是當天完成。否則,谷子在草中發熱變霉,一年的辛苦就白費了。
那一夜,妻輾轉反側,唉聲嘆氣,我也無法入眠。風聲雨聲雷鳴聲震得窗子格格作響,滴滴答答的雨水不像是落在谷堆上,倒像是落在心里。想到明天的風風雨雨,豐收的喜悅蕩然無存。所幸第二天早飯后陽光燦爛,我長長地舒了口氣,卻提不起精神。原來一宿無眠,我頭昏腦漲四肢無力,本該一天篩完的谷子,我和妻篩了兩天。
“人無遠慮,必有近憂”。為明天的雨雪風霜憂慮是人之常情,畢竟我們不是不食人間煙火的神仙。但這種憂慮是白費精神,“猴精不知解索,人精不知下落”,再聰明的人也不知下一刻會發生什么。算命先生稱得上是神機妙算的“聰明人”,他言能預知別人的禍福吉兇,能算出別人的貧窮富貴,卻不知自己的命運。鄰村的算命先生就是在外出算命時慘遭車禍。在這個車禍、空難、海難、礦難、火災常常發生的社會,誰都有可能遭遇不測,誰都不知道明天會發生什么。我們能做的就是把握當下,順其自然。
有篇文章說,天下只有三件事:自己的事,別人的事,老天爺的事。這三件事各有其主,我們不能越俎代庖。人生的煩惱就是丟下“自己的事”,干涉“別人的事”,擔心“老天爺的事”。把握當下就是做自己的事,莫杞人憂天。明天是晴是雨,那是老天爺的事,蕓蕓眾生誰也做不了主。客觀世界不以人的意志為轉移,“天要下雨,娘要嫁人”,我們何必自尋煩惱?
明人文嘉的《今日歌》云:“今日復今日,今日何其少。今日又不為,此事何時了?人生百年幾今日,今日不為真可惜!”人的一生是由無數個今天組成的,珍惜生命,就要惜時如金。從微觀的角度說,人的生命只有一天。若把一天當做一生來過,讓分分秒秒轉化成一個個漢字、一件件產品。那么,誰還會浪費時間為明天憂慮呢?
有位高僧說:“過去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過去心已消逝在往事里,無法喚回,未來心還在未來,不能超前感受。我們擁有的只是一顆“現在心”,不論我們怎樣殫精竭慮,深謀遠慮,做的都是當下事,看的都是眼前景。與其為不可知的未來長吁短嘆,五更生愁,不如把握當下,做好應付各種艱難困苦的準備,笑迎明天。
(編輯靜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