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院線全面升級,銀幕日均增1.7塊;覆蓋城鄉的梯次放映網絡初步成型
2009年內地電影業持續發展,尤其是電影終端市場發展迅猛:統計數字顯示,本年度我國內地新增城市影院142座,新增影廳626個,平均每天增長1.7塊銀幕,影院總數達到1680多座,銀幕總數4723塊。全年有2億多的城市觀眾走進影院,產出票房62億多元,同比猛增近43%。“終端制勝” 端倪漸現。
與往年相比,2009年幾大城市主流院線均呈快速發展之勢,而其他諸如浙江時代、遼寧北方等中等院線公司的年票房也達到2億多元,年票房過1億元的院線公司達到14個。中等規模院線在放映場次和票房上均增幅明顯,城市院線的整體實力全面升級。尤其是主要面向中小城市和鄉鎮的廣東大地院線等強勢崛起,二三線市場生機勃發;在廣大農村,數字化放映取得突破性進展,全年約有18.15億人次的農村觀眾重回大銀幕。
兩大院線領航第一梯隊
面向全國市場成為必然
在全國城市主流院線年度票房排行榜上,立足全國市場的萬達院線最為引人注目,全年以50座影院、400塊銀幕吸引了2700多萬觀眾,產出高達8.3億多元的票房,同比猛增68%。而同樣志在全國市場的中影星美院線除了在京穗滬等一線城市安營扎寨之外,還在安徽、內蒙古、貴州等其他省區開疆拓土,覆蓋全國26個省市,以近130座影院、500多塊銀幕為全國2400多萬觀眾獻上銀幕大餐,豪取近8億元票房。這兩個院線公司均以高出第三名1億多元的票房遙遙領先,與立足地方、面向全國發展的上海聯和、北京新影聯、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和廣州金逸珠江院線等形成第一梯隊,六大院線票房之和高達40億元,足足占到全國65%左右的市場份額。無論是放映場次還是觀眾人次,這六大院線均占到全國相關數據的一半以上,未來國內院線的分化整合在所難免。
上海的聯和院線,近兩年不僅把觸角伸向浙江、江蘇等鄰省,而且遠征云南和海南等邊遠省份,目前已在全國20多個省區擁有影院120多座,銀幕近440塊,以近7億元的票房穩居前三甲。特別值得一提的是北京新影聯院線,在遼寧北方院線獨立、北京市場競爭進入白熱化的情況下,該院線并沒有停止向全國發展的步伐,勢力范圍涵蓋了河北、山西、吉林等16省區,影院近100座,銀幕420塊左右,全年以6億多元的票房躋身第一梯隊。數度整合后的深圳中影南方電影新干線很快擺脫了死守廣東市場的困局,向廣西、重慶乃至福建拓展,躍上第一方陣,旗下的飛揚影城連續數年問鼎全國,其在重慶等地的影院也成為票房大倉。到2009年底,該院線旗下影院遍布全國10省區,總數超過100座,銀幕約360塊,創下6億多元的票房。與上述第一梯隊的其他院線相比,廣州金逸珠江院線的影院最少,只有不足40座,銀幕僅有220塊左右,但金逸系影院的加入使該院線的票房產出能力大增。雖然院線總部在廣州,但其全國發展的目標異常清晰,旗下影院遍布全國12個省區,全年票房高達4億多元,以超過排名第七的院線近2億元的票房與中等規模院線劃清了界限。
中等規模院線實力大增
二三線市場開始崛起
浙江時代、遼寧北方、四川太平洋、世紀環球、河南奧斯卡、廣東大地、湖北銀興和江蘇東方等票房在1億元至2億元左右的院線形成第二方隊。這些院線大多脫胎于原來各省市電影公司,勢力范圍囿于原有地盤,影院數量大多在50座左右,盡管缺乏進軍全國的實力,但他們各有自己的地利及人和優勢。在過去的一年中,通過優化旗下的資源和吸納民間資本,這些院線中的大多數都新建了票房產出能力強勁的影院,使各自的實力迅速增強,票房均過億元關口。像浙江時代院線旗下就不乏慶春、翠苑、奧斯卡電影大世界等躋身全國影院50強榜單的影城;遼寧北方的華臣系影院、四川太平洋的成都太平洋影城、紫荊電影城等票房產出能力均很可觀;尤其是河南奧斯卡院線不僅在河南省大部分地市有影院,觸角還伸至西安等其他省份的一線城市;立足于二級市場的廣東大地院線,以泛珠三角區、華東區、泛環渤海區及華北區四大主要片區為網點不斷拓展勢力范圍,擁有全數字多廳影院100多個,全年累計實現票房1.3億多元。
這些中等規模院線實力不斷增強,在客觀上帶動了二三線電影市場的崛起。除了大中城市的多廳影院,廣大中小城鎮和二級市場上的2K和1.3K數字放映也增幅驚人,據不完全統計,全國進入放映市場的2K數字放映機已有1500多個,整個放映市場的規模和空間增長迅猛。在《建國大業》《2012》等不斷刷新票房紀錄的背后,是可以容納2000多個電影拷貝(包括數字影廳)的龐大放映終端市場。
覆蓋城鄉的梯次放映網絡初步成型
2009年,廣大農村的流動數字電影放映也取得突破性進展。最新數據顯示,目前國內農村數字電影院線達218條,數字電影放映隊28730支,擁有超過3萬塊數字銀幕,僅2009年下半年國家廣電總局就下發了8620數字電影放映套設備。全年共放映農村電影781.0334萬場,觀影人次超過18億。目前,我國已初步形成了覆蓋全國主流市場、二級市場和農村市場的梯次發行放映網絡,構成了適合不同階層觀眾欣賞的、比較合理的電影市場結構。電影放映終端的大發展反過來促進了國內電影產業各環節的日益成熟,并對上游產業提出新的要求,整個電影產業的市場規模不斷擴大。隨著數字化進程和文化產業的利好發展前景,社會資本對電影業的投資熱情旺盛,不難想象,2010年內地電影業的發展步伐依然不會放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