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貨幣時間價值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有人稱之為:理財的第一原則。在80后家庭理財規劃中,針對購房買車等問題引入貨幣時間價值的概念,深入分析如何打理有限的錢財,使其保值增值,進而提高家庭財務管理水平。
[關鍵詞]貨幣時間價值 貸款 利息率
貨幣具有時間價值,即使不存在通貨膨脹,今天的一元錢與明天的一元錢也是不等值的。因此,每個人在日常生活中都需要對原始資本進行合理的規劃,使其保值、增值。尤其在80后家庭理財規劃中,關于購房、買車等問題,不可避免會碰到兩難的選擇: 花60萬元買一處現房合算?還是花56.8萬元買一年以后入住的期房值?如果想買一輛汽車,花18萬現金一次性購買好?還是每月支付3500元,共付5年更劃算?所有這些告訴我們在家庭理財規劃時,不能忽略這樣一個問題:貨幣經歷一定時間的投資和再投資數量上會發生增值。
一、對貨幣時間價值的闡釋
先看一則實例:09年畢業的某大學生工作一年后打算用10000元購買國庫券,年利率4%,一年后可得本利和10400元,將10000元視作資本,經過一年時間的投資增加400元,即貨幣在周轉使用過程中由于時間因素而形成差額價值,這400元就是貨幣的時間價值。在沒有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它相當于無風險的社會平均利潤率,在低通貨膨脹的情況下,它相當于政府債券利率。
顯然,貨幣本身是不能創造任何價值的。貨幣的時間價值是商品經濟下借貸關系高度發展的產物,是資本所有者和使用者分離的結果。在商品經濟高度發展的今天,資本所有者將資本“租借”給使用者,由其將資本投入再生產過程以獲取利潤,資本使用者在獲取利潤后,要將其中一部分作為使用費(即利息)付給資本所有者。由此可知,貨幣時間價值的實質是貨幣經歷了投資轉化為資本,進而周轉使用產生增值,完全是和勞動創造價值相關的,確切地說,是勞動者創造的剩余價值。因此貨幣的時間價值是貨幣經歷一定時間的投資和再投資所增加的價值,這就是貨幣時間價值的實質。
貨幣時間價值是人們認知心理的反映。由于人在認識上的局限性,總是對現存事物的感知能力較強,而對未來事物的認識較模糊,結果普遍存在一種重視現在而忽視未來的心理。現在的貨幣能夠支配現在商品滿足人們現實需要,而將來貨幣只能支配將來商品滿足人們將來不確定需要,所以現在單位貨幣價值要高于未來單位貨幣價值,為使人們放棄現在貨幣價值,必須付出一定代價,利息率便是這一代價。
二、貨幣時間價值的衡量計算
貨幣時間價值是對貨幣持有者推遲消費的行為給予的報酬,它揭示了不同時點上貨幣的
換算關系。現在1元錢和將來1元錢在經濟價值上是不相等,不同時點的貨幣不宜直接進行比較,需要把它們換算到相同的時點上,才能進行大小的比較和比率的計算。貨幣時間價值的換算(衡量)方法有多種,最常見的有復利現值和終值、年金(通常用A表示)現值和終值。這些方法都是按照復利原則計算,也就是人們常說的利滾利,不僅對本金計算利息,而且上期利息在下期也轉為本金計算利息。家庭投資理財規劃時,考慮復利計息可以帶來驚人的增值威力,比如:在大城市一個中等收入80后家庭每月拿出2000元來投資,如果能夠堅持17年,年收益率按10%復利計算,實際投資額只有40.8萬元而17年后他的資產將會達到100萬。如果堅持的時間更久,其增值威力不可衡量。
三、貨幣時間價值在家庭理財規劃中的思考
貨幣時間價值是一個客觀存在的經濟范疇,因其在財務管理中非常重要并且涉及所有的理財活動,因此有人稱之為理財的第一原則。在家庭理財規劃中引入貨幣時間價值概念是搞好家庭財務活動,進一步提高家庭財務管理水平的必要保證。
1. 基于貨幣時間價值的購房規劃思考
近年來我國房地產價格一直居高不下,買房往往對家庭開支影響較大,一時間成為許多
家庭最沉重的負擔,對于80后工薪家庭來說更多會選擇按揭貸款方式購房,巨大的還貸壓力嚴重影響著家庭目前的生活質量。為了規避房貸風險,減輕購房負擔,在按揭貸款時可以充分利用貨幣時間價值來控制房屋總價款和每月還款額。
案例1:李先生段小姐夫婦年收入16萬元,每年儲蓄比率為60%。目前擁有存款10萬元,年投資報酬率為12%,李先生計劃3年后買房,貸款10年,年利率為5%,計算李先生家庭可負擔房屋總額。
可負擔首付款=10×(1+10%)^3+16×60%×(F/A,12%,3)=10×1.331+9.6×3.31=45.704(萬元)
可負擔的貸款=16×60%×(P/A,5%,10)=9.6×7.7217=74.128(萬元)
可負擔房屋總價=45.704+74.128=119.832(萬元)
房屋貸款占房屋總價的比例=74.128/119.832=61.86%
通常情況下,房貸比例不應超過房屋總價的70%,因此上述貸款計劃較為合理。
此外,在按揭貸款買房時,還款方式及還款金額受房貸利率影響較大,如果貸款期限太長,將支付較多利息;貸款期限太短,又可能導致財務危機。為了減少房貸負擔,可以借用貨幣時間價值工具,結合自身經濟實力制定合適的還款方式及還款金額。
案例2:宋先生齊小姐準備購買一套住房結婚,預計需從銀行貸款60萬元,貸款期限15年,年貸款利率為6%。假設采用等額本息還款方式,計算每月還款額和全部利息。
案例分析:等額本息法是個人住房抵押貸款中最常見的一種,指在貸款期限內每月以相等金額平均償還貸款本金和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這種方法適用于長期收入中等、穩定的人群,優點在于借款人還款操作相對簡單,等額支付月供也方便,可合理安排每月支付。計算如下:
每月還款額A=600000÷{[1-(1+6%/12)^(-180)]÷(6%/12)}=5063(元)
貸款期內共支付利息=5063×180-600000=31.13(萬元)
案例3:在案例2中,假設條件不變,采用等額本金還款方式,計算第一月、最后一個月還款額和全部利息。
案例分析:等額本金法是在貸款期限內按每月償還相等的貸款本金并支付相應利息的一種還款方式。這種方法適用目前收入較高,但預計未來收入會減少的人群,優點在于所付利息較少,越還越輕松。計算如下:
每月還款本金=600000/180=3333(元)
第一月支付利息=600000×6%/12=3000(元)
第一個月還款額=3333+3000=6333(元)
最后一個月支付利息=3333×6%/12=16.67(元)
最后一個月還款額=3333+16.67=3350(元)
貸款期內共支付利息=(3000+16.67)/2×180=27.15(萬元)
由上述案例可見,在貸款期滿后,采用等額本金還款方式比等額本息還款方式支出的利息總額少3.98萬元。為了減輕房貸負擔,宋先生適宜采用等額本金還款方式貸款購房。
2. 基于貨幣時間價值的購車規劃思考
案例4: 丁小姐擬訂購一輛家用車,采用現付方式,其價款為20萬元;如果分期付款,于每月月末付款4000元,付款期限為5年,假定五年期銀行存款利率為6%,若不考慮其他費用,丁小姐應采用哪種方式付款?
案例分析:顯然不同時點的資金不能夠直接比較,需要把它們換算到同一時點才能進行大小的比較。我們可以將第二種分期付款的方式,即每期期末投入相等金額的款項,換算為期初一次性投入一筆款項的金額P。計算如下:
P=4000×(P/A,6%/12,12×5)=4000×51.7256 = 20.69萬元>20萬元,故丁小姐適宜采用現付方式,可以節省利息0.69萬元。
參考文獻:
[1]財政部會計資格評價中心編:《中級財務管理》[M],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2007年版。
[2]中國注冊會計師協會編:《財務成本管理》[M],經濟科學出版社2007年版。
[3]林莉,郭華偉:財務管理的基礎理論與資金時間價值[J]會計之友(下),200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