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信用擔保是一種信譽證明和資產責任保證結合在一起的中介服務活動,它介于商業銀行和企業之間,擔保人對商業銀行作出承諾,向企業提供擔保,從而提高企業的資信等級。本文分析了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現況及存在的問題,提出了改進信用擔保體系的對策措施。
[關鍵詞]信用擔保 融資 對策
一、引言
隨著改革開放的深入和市場經濟的發展,我國中小企業在國民經濟運行中發揮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中小企業由于資信差,擔保貸款極難,解決這一問題的根本出路有賴于加快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的構建與完善。自上世紀90年代初,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初步建立,經過多年的努力,取得了長足的發展,但信用擔保體系尚不健全,總體運行效果不佳,有待進一步發展。
二、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存在的問題
1. 政府擔保份額較高,領導決定項目的現象較為嚴重
在機構數量和擔保貸款金額上,政府擔保的份額過高,民間資本型擔保的比重嚴重不足,財政出資的政府擔保在整個體系中處于絕對主導地位。目前,大部分擔保機構的組織形式為公司制,但政府行政干預色彩較重。
2. 缺乏風險分散機制
由于缺少明確的制度規范,擔保機構又由于實力過于弱小而處于弱勢地位,所以大多數銀行都將中小企業的貸款風險轉嫁給了擔保機構,有很多擔保機構甚至被迫承擔了100%的信貸風險。擔保風險過分集中于擔保機構,沒有在擔保機構與銀行間合理地分散。擔保機構不僅集中了過多的貸款風險,而且它們極其缺乏風險分散機制。事實上,中小企業的貸款之所以需要專門的擔保機構,就在于它們自身信用低,既沒有合格的擔保品,也很難找到非金融中介的擔保人。擔保機構過多的反擔保要求不僅使得擔保機構不能幫助解決中小企業的貸款難問題,而且還使得中小企業向擔保機構提出的擔保申請變得多余,也徹底違背了設立中小企業擔保體系的宗旨。
3. 擔保品種貧乏,期限集中于短期
目前中國多數擔保貸款的期限都在6個月以內,最長不超過一年。擔保品種基本上局限于流動資金,鮮有設備、技術改造之類的長期貸款擔保。國際上,多數國家都是對中小企業的長期銀行貸款提供擔保,所以擔保期限較長,一般都在2年以上。最長的是美國,其擔保期限長達17年。擔保品種也很豐富,包括創業貸款、票據貼現、科技開發貸款、設備貸款和技術改造貸款等。
三、完善我國信用擔保體系的對策
1. 充分發揮政府職能,科學構建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
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在各級政府的積極推動下已初步形成,并對緩解中小企業融資難,推動區域經濟的發展發揮了重要作用。然而各級政府應該進一步認識到中小企業信用擔保的重要性,從整體著眼,統籌規劃,科學設計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未來發展的藍圖,為擔保業的順利發展奠定基礎。在出資組建方面政府機構一定要全力支持中小企業信用擔保機構,在運作的過程中,也要明確職責,避免行政過分干預,實行政企分開、市場化運作的方式。
2. 建立良好的資金補償機制
每隔一定周期由政府將財政收入增長的一定比例數用于補充政府擔保機構的擔保資金。還可將征自中小企業稅收總額的一定比例在間隔一段時間后專門用于政府擔保機構的資金補償,這樣相當于是利用中小企業本身的發展推動中小企業更大的發展,徹底穩定資金補償的來源。我國中小企業實現的利稅占全國的40%,這一數字意味著這種補償機制具有充足的補償資金,因而是可行的。此外,政府還可以通過發行用于補償政府中小企業擔保資金的專項國債來籌集資金,從中小企業在我國的地位來看,這種專項國債的行銷性是不成問題的。
3. 努力促進商業性擔保機構的發展和完善
借鑒世界信用擔保發展較好的國家如日本、韓國等國家,政策性擔保融資在中小企業融資中也僅有9.7%。而這些國家的商業性擔保機構則以盈利性質和商業原則開展業務,因而其籌集資金的方式多種多樣,渠道更為寬廣,有擔保機構自籌、企業籌資、接受社會團體捐助、金融機構與企業聯合出資等多種方式和多條出自渠道。隨著中國經濟市場化程度的提高,商業性擔保機構的優勢將不斷凸現。因此,應逐步建立和完善商業性擔保機構的發展,不斷開辟新的擔保領域,開發新的擔保品種,為包括中小企業在內的各類經濟實體提供全方位的擔保服務,將成為中國專業信用擔保未來發展的必然趨勢。
四、結論
當前中小企業對國民經濟的發展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它不但為經濟的發展增添了活力,也為豐富物質資料的生產提供了廣闊的舞臺,同時在緩解就業壓力方面中小企業起著不可替代的作用。目前我國中小企業在發展過程中遇到的最大困難之一是融資難,而融資難的最大障礙是擔保難,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難是制約我國經濟發展的一個重要瓶頸。因此,可以認為信用擔保制度作為聯系銀行與中小企業的橋梁和紐帶,必將成為解決中國中小企業融資問題的突破口。
參考文獻:
[1]顧毓斌.國外中小企業融資擔保制度[J].國際金融,2001,(10):23-26.
[2]高正平.中小企業融資新論[M].北京:中國金融出版社,2004:89-103.
[3] 陳曉紅.中小企業融資創新與信用擔保[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04:36-49.
[4]徐江璞.中小企業融資難問題解析[J].企業家天地,2005,(8):33-37.
[5]劉新來.信用擔保概論與實務[M].北京:經濟科學出版社,2006:56-80.
[6] 趙紅麗,糜仲春.我國中小企業信用擔保體系研究[J].價值工程,2006,(8):76-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