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隨著世界經濟一體化的進程與知識經濟時代的到來,經營環境復雜多變,市場競爭越來越激烈,人力資源成為企業經營的首要資源,然而員工壓力增大,工作效率降低等問題日益突出,這使得激勵成為現代企業管理的核心職能之一。本文針對人力資源管理中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提出了一些看法和建議。
[關鍵詞] 人力資源管理 激勵
近年來,對工作倦怠的研究受到了人們的廣泛關注,現在它已經成為西方組織行為學和人力資源管理研究的熱點。工作倦怠定義為“在以人為服務對象的職業領域中,個體的一種情感耗竭、人格解體和個人成就感降低的癥狀”,既在生理、情緒、心理等方面的衰竭。
一、何為激勵
工作倦怠的影響因素有很多,大體可以分為兩種:個體因素和情境因素。情景因素大都與工作環境有關,而能經研究證明能有效緩解倦怠的是個體因素,也就是說如何能激發個體興趣與潛能才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關鍵。眾所周知,激勵制度是現代企業制度的核心內容之一,是確立企業核心競爭力的基石,是企業管理中的精髓組成部分。激勵一詞,《辭海》解釋為“激發使振作”,即激發人的動機,誘導人的行為,使其產生一種內在的動力,朝著所期望的目標努力的過程。
二、激勵的方法
1. 正激勵與負激勵
激勵按照主動與被動分為正激勵和負激勵。正激勵就是我們常說的贊賞或贊美,負激勵就是我們講的批評和處罰。
正激勵是主動性的激勵,它是指通過給予被激勵著適當的報酬,借以肯定某種行為,使其重復此種行為。報酬的內容可以多種多樣,如增加薪金,提升職位,對其工作成果的肯定與贊美。負激勵是被動性的激勵,它是通過對人的錯誤動機和行為進行壓抑和制止,促使其幡然悔悟,改弦更張。正激勵與負激勵都是必要而有效的,因為這兩種方式的激勵效果不僅會直接作用于個人,而且會間接地影響周圍的個體與群體。
2. 其他激勵方法
按照激勵的具體內容劃分有薪酬激勵法,靈活福利激勵法,企業文化激勵法等等
(1)薪酬激勵法。在員工心目中,獎金薪酬絕不僅僅是一定數量的金錢,它還代表了身份地位,能力和業績。金錢作為薪酬的主要物化形式在激發員工的熱情和工作效率方面有著顯著的效果,雖然現在企業越來越注重金錢以外的方式,但有足夠的數據表明,對大多數人來說金錢還是有很強的激勵作用。
(2)靈活福利激勵法。在通常情況下,公司的福利計劃為所有員工提供同種類的福利,這導致員工的個人需求差異被忽視了。靈活福利是指,允許員工從眾多備選的福利項目中,選擇適合自己需要的福利,備選的項目可能包括各種醫療方案,生活保險,儲蓄和養老方案,教育費補償等,因此靈活福利是未來發展的方向。
(3)企業文化激勵。激勵是一種精神力量和狀態。企業文化所形成的企業內部的文化氛圍和價值導向能夠起到精神激勵的作用,將職工的積極性、主動性和創造性調動與激發出來,把人們的潛在智慧誘發出來,使員工的能力得到充分發揮提高各部門和員工的自主管理能力和自主經營能力。
三、企業現狀與改進措施
1. 目前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主要有以下幾點:
(1)激勵過程中缺乏溝通,缺少績效考核機制和快速的反饋渠道 。企業往往重視命令的傳達,而不注重反饋的過程。績效考核是保證工資收入發揮應有作用的重要環節,是科學地評價個體的勞動成果的必要條件,但很多企業的主管人員缺乏溝通技巧、不能持之以恒,使得反饋質量難以保證。
(2)激勵措施的無差別化,缺乏有效的個體激勵機制。很多企業里,普遍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大多數企業過于依賴組織中的管理制度和管理程序來約束員工完成的任務,造成員工內動力不足,積極性不高;另一方面,在激勵手段的運用上,通常只采用加薪方法,認為只要員工的薪酬提高了就可最大限度地發揮其潛能,而沒有考慮員工的精神等高層次需求。
(3)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和開發不夠。企業需要的人才一般可以通過三種途徑獲得:培訓、留用、和引進。但目前企業員工培訓狀況并不樂觀,存在諸如投入不足、專業人才匱乏、培訓理念落后等問題。企業中進行系統化培訓的還很少,而且受行業和企業管理人員素質等因素的影響,差別較大。
2. 針對激勵機制存在的問題應該采取的措施 :
(1)以人為本,建立公平合理的激勵制度。員工進入企業工作的主要目的之一,就是要獲得一定的物質報酬,所以激勵性的薪酬政策的制定要在保證公平的前提下提高薪酬水平。
(2)充分考慮員工的個體差異,實行差別激勵的原則。激勵的目的是為了提高員工工作的積極性,那么影響工作積極性的主要因素有:工作性質、領導行為、個人發展、人際關系、報酬福利和工作環境,因此企業在制定激勵機制時一定要考慮到企業的特點和員工的個體差異,這樣才能收到最大的激勵效力。
(3)加強對人力資本的投入和開發。從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我們知道,物質需要是人類的第一需要,是人們從事一切社會活動的基本動因。事實上人類不但有物質上的需要,更有精神方面的需要,企業必須把物質激勵和精神激勵結合起來才能真正地調動廣大員工的積極性。
(4)營造有歸屬感的企業文化。企業文化的塑造已經成為現代化企業精神激勵的重要手段,只有當企業文化能夠真正融入每個員工個人的價值觀、充分體現到對員工的尊重時,他們才能把企業的目標當成自己的奮斗目標,因此用員工認可的文化來管理,可以為企業的長遠發展提供動力。
參考文獻:
[1]張明玉等.《管理學》,科學出版社,2005年.
[2]王國香,劉長江,伍新春. 教師職業倦怠量表的修編. 心理發展與教育,2003,3.
[3]石青青.企業人力資源管理中的激勵問題研究[J].中國建設教育.2008.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