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本文從軟件外包人才現狀著手分析了我國軟件外包市場的人才需求特點及目前培養方式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式進行探討,深入介紹了國內外幾種不同的軟件人才培養方式的具體特點,分析和總結不同方式的優勢與弊端。總結出“以全真企業案例實訓教學+混合式語言學習”的軟件外包人才培養的方式。
關鍵詞:軟件外包;人才培養;實訓教學
1 引言
面對全球軟件外包方興未艾的趨勢,中國面臨著一個歷史性的選擇和機遇。一方面是中國軟件外包產業方興未艾,依然充滿機遇,一方面卻是巨大的威脅已然來臨,前途荊棘密布。盡管從政策支持、硬件環境建設到軟環境培養幾方面,已涌現出一批的軟件園、軟件出口基地,政府、企業、高校業已盡了最大努力,但是中國方興未艾的軟件行業,面臨的是“綠色工業”的“能源危機”。
妨礙剛剛起步的中國軟件產業加速發展的癥結,是國內軟件專業人才的嚴重匱乏。表面看來,我國軟件人才增長速度還要高于產業發展速度。2006年,我國軟件全行業從業人員達到100萬人,另有約40萬軟件人員從事軟件與軟件應用、研究與教學等相關工作,同時每年還在以5~7萬人的速度培養新的人才。從數量上說與軟件產業的需求基本吻合,但是,現實的情況是這一龐大的軟件隊伍卻無法滿足蓬勃發展的軟件產業需求。
軟件外包產業要想做大做強,規模和人才是兩個關鍵問題,但是這兩個問題相輔相成,相互左右,歸根到底還要歸結到人才問題上。軟件外包企業需要大批的掌握外包基礎知識的初級軟件工程師;需要具有外包項目實戰經驗、能帶領外包團隊的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需要熟悉客戶語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國際外包行業規則、具有國外市場開拓能力的高級人才[1]。
缺乏軟件外包人才表明了軟件外包市場需求旺盛,也反映了高校和社會的計算機教育與培訓不能適合軟件外包企業的實際需要。軟件外包服務行業并不是門檻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語言交流技能,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外向型、復合型人才。在軟件外包人才培養問題上,究竟應該采用什么樣的人才培養模式來進行呢?這仍然是一個值得令人深思的問題。
本文從軟件外包人才現狀著手分析了我國軟件外包市場的人才需求特點及目前培養方式存在的問題,并針對人才培養的具體方式進行探討,深入介紹了國內外幾種不同的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方式的具體特點,分析和總結不同方式的優勢與弊端。
2 軟件外包人才需求特點
2.1 軟件外包人才的結構需求
中國目前最迫切需要發展的是軟件業。軟件業對于人才的需求比一般人們的理解更要專業,尤其與我們現有的軟件教育模式是不相匹配的。現有軟件教育模式所培養的軟件人才結構呈“紡錘型”。而如同傳統的工業、制造業一樣,軟件工業對人才的真正需求呈金字塔形結構,這支隊伍要有合理的軟件人才結構,好像是“金字塔”型:塔尖5%的人才是架構師,中、高層的35%是管理項目、技術和產品的高級軟件工程師,即我們通常所說的項目經理、CTO或者技術總監等,底層的60%應該是軟件編碼人員,我們稱其為程序員。
從外包人才的結構層次看,國內外包市場不是局部的人才短缺,而是全方位的供應不足。國內軟件外包行業不僅缺少掌握了外包基礎知識的初級軟件外包工程師,也缺少具有外包項目實戰經驗,能夠帶領外包團隊的中級技術和管理人員,更缺少熟悉熟悉客戶語言和文化背景,精通國際外包行業規則,具有國外市場開拓能力的高級人才。因此說目前國內三個層次的人才供應都有問題。
2.2 軟件外包人才能力需求
由于外包服務領域的多樣性、行業的高速發展性和市場的國際性,軟件外包服務與其他傳統服務行業相比具有顯著的不同,對外包人才的技能和素質的要求有行業自身的特征。從對人才的要求分析,軟件外包服務行業并不是門檻較低的工作,需要掌握專業知識和語言交流技能,具有國際化背景的外向型、復合型人才。綜合來看,語言溝通能力、行業技能和經驗、項目管理和協作能力以及文化理解等綜合能力是從事軟件外包行業人才的必備能力。
3 國內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模式
2006年中國軟件外包產業人才預計將增加近2.5萬人,人才壓力巨大。無法找到合適的人才,已經成為軟件外包企業人才招聘的普遍難題。培養軟件外包人才應該采用全方位、多渠道、企業廣泛參與的多種培養模式,才能從根本上解決外包行業人才短缺的問題[2]。從目前的培訓渠道看,國內軟件外包企業人才來源主要包括有:產業已有人才流動、大學畢業生、引進國際人才、企業自己培養、培訓機構培養人才等等。
3.1各類軟件學院和職業技術學院培養的學歷教育
目前,高等院校是我國人才培養的主體,擁有社會教育機構所不可比擬的教學設施和師資力量,每年都向社會輸送大量的計算機及相關專業畢業生。這些學院的畢業生已經掌握了軟件外包行業需要的軟件基礎知識和英文讀寫能力。但是,由于長期計劃經濟的影響,市場到底需要什么樣的畢業生,學校缺乏獲知的渠道,加之高校教材更新速度明顯滯后于軟件外包技術發展速度,因此學院還無法培養出合適的軟件外包直通人才。這些畢業生他們缺乏的是外包項目的工作經驗,缺乏大型項目的交流和團隊合作的鍛煉。因此,他們是外包行業最大的潛在資源,具有較強的可塑性和培養性。
3.2 各種自發的社會辦學的培訓和認證機構
社會辦學和認證機構通常以取得技能證書或就業為目的,注重課程學習的針對性和實用性。但是不少機構由于缺乏良好的師資、而且過分重視培訓的盈利目的,學員的入學基礎參差不齊,缺乏嚴格的考核評定,使得學員的學習效果大打折扣。
3.3 軟件外包企業與培訓機構的定制和聯合培養
由于有了軟件外包的參與,這種培訓模式更有針對性,與外包項目的實際結合得更緊,而且培訓后的學員需要經過外包企業的考核才能正式進入企業,所以,這種方式培養的人才成功率較高。但是,由于軟件外包企業與培訓機構往往只是松散的合作關系,企業對培訓過程的監督和跟蹤不足,使得課程內容、進度和學習要求與實際要求脫節。
3.4 軟件外包企業內部培養
由于社會上招聘不到合適的外包人才,社會培訓機構的學生無法滿足企業的期望,很多軟件企業加強員工的內部培訓。最大的好處是參與培訓的員工熟悉企業的外包工作方式,在具有豐富外包項目經驗的培訓人員的授課下,通過參與實際的外包項目,獲得最直接的項目工作技能,學習工作流程和交流方式。但是,企業內部培訓成本過高,培訓后的員工離職帶來的培訓損失,成為軟件外包企業內部培訓的制約因素。
4 全真企業案例實訓教學+混合式語言學習人才培養模式的探索
各種培訓渠道都各有利弊,那么面對巨大的外包人才缺口,是否存在破解軟件外包人才匱乏的“銀彈”?經過對各種外包人才培養方式優劣的綜合比較和分析,由軟件外包企業全面參與的專業培訓方式或許是解困良藥。業界人士稱之為“企業實訓模式”。“企業實訓模式”不是空頭設想,實際上,IBM、惠普等大型軟件公司已經在我國實行了這種方式,并且取得了較好效果。我國著名軟件外包企業東軟也已經對此模式進行考證和試用推廣,并歷經五年的錘煉總結,于2007年正式推出東軟自主品牌的軟件工程師認證實訓體系,并正在國內積極推廣這種軟件外包人才的最佳培訓模式。
4.1 對日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成功經驗
通過對東軟的了解,我們發現近年來東軟在軟件外包人才的數量上始終能做到快速增長。歸根結底是因為其對日軟件外包基礎人才(即程序員)培養方面的三個來源,其一為與高校的定制培養模式,其二為通過東軟的培訓中心進行的認證體系課程及實訓項目培養,其三為社會招聘后部門內部培養。而這三種來源在培養模式和所采取的課程及講授方法上都采用了“全真企業案例實訓教學+混合式語言學習”的獨樹一幟的軟件外包人才培養的方式。案例實訓教學、混合式語言學習正是東軟能在短期內獲得軟件外包人才的數量和質量保證的關鍵因素。
4.2 歐美軟件外包人才培養成功經驗
歐美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更注重外語能力,尤其是英語能力的要求。隨著東軟國際化進程的加快和各項業務的具體要求,英語已經成為員工應該掌握的必要的工具,員工的整體英語能力也成為公司在國際化競爭中成敗與否的關鍵因素。因此,除了沿用對日軟件外包人才培養中采用的“企業全真案例實訓教學”的軟件開發能力培養模式之外,為了切實有效幫助員工采用合理的學習方法盡快提高英語能力,大連東軟教育服務有限公司聯合東軟其他部門整合資源共同推出了針對不同學習需求的“混合式語言學習(Blending Learning)”培養模式。
該培養模式特點為“線上線下互動,面授在線結合,自主強化配合”。此種“混合式語言學習”培養模式充分考慮東軟員工多樣化的培訓需求,既考慮地域、時間的差異,也考慮個體培訓需求和原有基礎的差異。對于在職的員工,培訓的最大問題就是很難長時間在統一時間和地點進行集中的面對面培訓,因此可以采用以E-learning學習為主,面授學習和電話外語輔導進行輔助的“混合式語言學習”培養模式,主要針對在線學習平時積累和反映出來的問題,匯總后進行一些學習方法及關鍵問題的講解,集中時間短,針對性強,充分與在線培訓優勢互補,達到預期的學習效果。
這是一套基于計算機網絡設計的有針對性的個性化培訓解決方案,即集成“水平測試—能力細化分析—學習建議方案—在線學習提升+面授語言培訓+電話外語輔導—水平再測試”的個性化測評、學習方案。該學習方案將針對員工的具體學習需求采用分層次、分階段的培養方式進行,至少歷時三個月,以英語學習為主,也可根據需要進行其他語種,比如日語的學習。該培訓模式已在東軟內部從事歐美軟件外包的項目組實施,并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5 結論
“全真企業案例實訓教學+混合式語言學習培養”模式將軟件外包人才的培養系統化,從職業崗位需求出發,反向制導推出需要考核的內容,并將其細化分解成需要學習的知識點及課程,然后采用項目全真案例實訓教學配合混合式語言學習的教學模式將必備的知識傳授給參訓學員,當其通過標準化的在線水平考試系統考核合格后即可輸出到企業工作,這種培養模式經過東軟的實踐證明是行之有效的。
參考文獻
[1]霍泰穩.印度軟件外包發展簡記[J].程序員,2006(8).
[2]崔啟亮.如何破解軟件外包人才匱乏困局?[EB/OL]. (2005-8-15)[2009-12-12]. http://www.topoint.com.cn/html/article/2005/08/174659_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