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8年眉山九號臍橙貯藏保鮮期間,在眉山市東坡區等地出現了嚴重的果蒂干枯現象,造成重大損失,果農反映強烈。針對這一現象。我們作了廣泛的調查研究。并提出了相應技術措施。
1 果蒂干枯給果農造成的損失
果農貯藏的眉山九號臍橙果蒂干枯的問題非常普遍,2008年全區平均果蒂干枯率約為15%,最高達51.5%。
由于果蒂干枯,嚴重影響果品外觀,造成臍橙銷售困難,果農損失慘重。如三蘇鄉陳溝村某果農2008年貯藏臍橙6500千克,果蒂干枯的有3350千克,正常果售價為1.16元,千克,而果蒂干枯果僅售0.56元,千克,損失2010元。
2 貯藏保鮮果蒂干枯的原因分析
2.1 氣候因素
采前雨日多,濕度大。我區從2008年9月7日至2008年11月22日,75天中有雨日22天,特別是2008年9月7~8日,暴雨造成油菜苗、蔬菜苗大部分淹死,果樹漬水嚴重。而且2008年9月23—27日,2008年10月28日至11月1日都是連續5天綿雨,造成果園產生潰害。柑橘根系受損。導致樹體抗性降低。
2.2 栽培管理因素
管理粗放、掛果過多、排水不暢、受漬害、樹冠蔭蔽、鈣鉀肥及微量元素不足等因素,造成樹體衰弱、抗性下降。如試驗中:秦家鎮春光村某果農因年齡較大,子女均在外打工,缺乏勞力,果園管理粗放,加上果園地勢偏低、排水不暢。其清水對照果的果蒂干枯占51%。而在多悅鎮林埂村、萬勝鎮艾光村的兩戶果農因栽培管理技術好,果園地勢較高,清水對照果的果蒂干枯分別僅占37%和33%。由此可見,栽培管理技術水平高低與貯藏期間果蒂干枯率呈負相關。
2.3 病害因素
炭疽病、樹脂病、油斑病均可造成果蒂干枯,特別是果梗炭疽病更易直接造成果蒂干枯。柑橘炭疽病雖然是一種弱寄生菌,但具有潛伏侵染特性。通過對外表無病狀的葉片、枝干皮層及果實皮層進行組織分離,結果表明,不但生長葉片及枝干皮層組織中容易分離到炭疽病菌,而且抽發不久的嫩葉和幼果中也能分離出炭痘病菌。炭疽病危害廣泛,病狀多種多樣,幾乎周年都能給柑橘造成危害,特別是管理粗放、樹勢老弱、偏施氮肥、土質黏重的果園更易發生。
2.4 采前不正確使用藥劑催熟
個別果農為提早成熟,錯誤的在采前使用殺蟲雙作為催熟劑進行樹冠噴霧,造成貯藏期間衰老加快,果蒂干枯。
2.5 保鮮殺菌藥劑因素
在東坡區萬勝鎮、多悅鎮、秦家鎮進行的眉山臍橙貯藏保鮮不同藥劑和清水對照試驗,2008年11月28日采果貯藏,每處理200千克,重復3次。至2009年4月6日出售,共123天,使用40%百可得833毫克,千克+45%撲霉靈833毫克,千克+2.4-D 167毫克,千克處理的臍橙,果蒂干枯率平均為14%:使用40%百可得833毫克/千克+50%萬利得833毫克,千克+2.4-D 167毫克,千克處理的臍橙,果蒂干枯率平均為17%:而清水對照的果蒂干枯率平均高達40.3%。可見,采后處理明顯影響臍橙貯藏期間果蒂干枯的發生。
果品生產中為確保食品安全,按國家相關規定,采前和采后只允許使用低毒無內吸殘留或無毒殺菌劑、保鮮劑。據試驗。當前普遍使用的咪鮮胺、抑霉唑,百可得,對青、綠霉病防治效果較好,但對炭疽病、蒂腐病等防治效果稍差,果實在樹上被病菌侵染后,至采摘時未表現出來,處于潛伏期,貯藏過程中可發病造成果實衰敗。果蒂干枯、果皮病變、果實腐爛等。
生長調節劑處理是防止果蒂干枯脫落的有效措施,處理不當可造成果實貯藏后果蒂干枯率提高。應用2.4-D在臍橙上保鮮,以濃度200~250毫克,千克為宜,而當前農民普遍應用的濃度為133~167毫克,千克保鮮,可能是造成保鮮效果不佳的原因之一。
3 應對果蒂干枯采取的對策及措施
3.1 加強果樹栽培管理,增強樹勢,提高植株抗病性
改良果園土壤結構,有條件的最好實行壕溝改土。以培肥土壤,增加根系生長容積:增施有機肥、進行測土配方施肥,特別是補充鉀、鈣等能提高果實耐貯性的肥料;果園建立完整的排水系統。廂溝連圍溝,圍溝通溝渠,深溝有利于降低水位和加速雨季排水,廂溝深度為60厘米左右,圍溝80厘米左右,每年需進行維修。以防垮塌或淤塞,做到“旱能灌、澇能排”;進行疏花、疏果,使樹體合理載果,以60:1的葉果比產量高:加強樹體整形修剪,如太密可間伐部分植株,徹底解決樹體通風透光問題:做好病蟲害防治工作,采取預防為主的方針,尤其要做好螨類、蚧類、炭疽病、樹脂病、油斑病等病蟲害的防治。
3.2 采前處理
貯藏果采前不宜使用催熟劑或具催熟成分的藥物如殺蟲雙等。宜在采前15~30天噴施1~2次殺菌劑或殺菌劑加生長調節劑(如33.3毫克/千克2.4-D等),殺菌劑可使用1250毫克,千克甲基托布津、1500毫克,千克多菌靈等,可提高果實耐貯性。
3.3 規范采果技術
適期采收。貯藏果宜八成熟采收;嚴格按照有雨、霧、露不能采果;確保采收質量,防止機械傷。按兩剪下樹、輕拿輕放等技術規范進行。
3.4 采后正確科學使用保鮮劑、殺菌劑
采果后及時進行藥劑處理,保鮮貯藏時,2.4-D使用濃度以200~250毫克/千克為宜,殺菌劑可使用抑霉唑、萬利得、甲基托布津、多菌靈等。
3.5 選擇適宜的貯藏環境條件
藥劑處理后,通過預貯,用薄膜保鮮袋單果包裝貯藏在適宜的環境條件下,預貯時間應根據環境相對濕度情況控制在1~3天,溫度不低于5℃,二氧化碳濃度低于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