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應約參加2010中國·青島國際新能源論壇暨中德企業合作發展峰會的德國前總理施羅德在中國駐德前大使盧秋田的陪同下,二次踏上訪青之旅。
這次高級別,高層次的對話與交流活動能夠在青島舉辦,起源于青島市政協提出的中德兩國尤其是青島應打造一個定期交流平臺的意見和建議。
2008年,青島市政協根據近代史上青島與德國的歷史淵源,探索出“歷史淵源+改革開放”的一條對外合作新思路。一是在思想觀念上高度重視。加強對德交流合作,符合改革開放政策,符合世界發展趨勢,符合兩國人民意愿。二是搭建一個載體,舉辦中德中小企業論壇,引進先進技術、管理經驗和雄厚資金等,取人之長,補己之短。三是按照國際慣例,搞好服務。
2008年下半年,市政協總結市北區依托舊城改造,成功打造特色街的實踐經驗,認為將特色街與文化旅游結合起來,是轉方式,調結構的重要方式,是青島市區經濟社會發展的新的增長點,可以一舉多得,于是,向市委提出了建議案,得到了市委主要領導的高度重視和重要批示。
相知無遠近,萬里尚為鄰。2008年10月,市政協主席孫德漢在北京會見了施羅德,誠摯邀請其來青了解和考察青島德國風情街和青島準備開辦的德國高科技園區,施羅德欣然允諾。2009年4月,施羅德對青島進行了首次友好訪問,并實地考察了青島高新區和德國風情街的開發建設情況。施羅德表示愿意積極參與并推動國際論壇形式的中德中小企業論壇在青島設立,并逐步擴大到中歐,中歐亞乃至全球范圍。同年10月,孫德漢在武漢再次會見了施羅德,就與青島方面合作的問題,進一步研究和磋商。
時下,2010中國·青島國際新能源論壇暨中德企業合作發展峰會在青島如期舉辦,這對推動青島與德國中小企業的交流,交往與合作,實現互利共贏,增強國際競爭力,更好地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影響,提升青島的對外開放水平,必將產生重要而又深遠的影響。
青島市政協孫德漢主席又一次與施羅德會面,雙方決定以這次論壇和峰會為契機,建立“青島中小企業論壇”,參照國際一些論壇的形式,逐步形成一個有國際影響,能夠助推兩國中小企業發展的高水平論壇活動,并將在黃島區建設“青島凱賓斯基國際會議(帆船之都)度假酒店”,擬作為今后論壇的固定場所。同時,建立航空飛行,葡萄酒,游艇等俱樂部,為論壇做好配套服務。在此基礎上,雙方就教育合作尤其是職業技術教育的合作,進行了深入溝通,打造“藍色”高技能人才,服務藍色經濟。爭取在青島高新區建設德國高新技術工業園,由德國規劃設計,建設實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