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在遠程教育環境下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我們面臨的挑戰。文章以北京交通大學為個案進行調查研究,分析了當前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情況和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現狀,并就下一步如何開展此項工作提供了思路和建議。
【關鍵詞】遠程教育;思想政治教育;個案研究
【中圖分類號】G40-057【文獻標識碼】B 【論文編號】1009—8097(2010)03—0081—06
一 研究緣由
我國長期以來高度重視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為建設我國富強民主文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國家、構建和諧社會提供了思想基礎。隨著我國建設終身化學習體系和學習型社會目標的提出,遠程教育也就逐步廣泛地發展起來,自1998年開始,教育部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先后批準68所高校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在遠程教育中,提高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是當前一個十分重要的問題,也是中央16號文件的要求(2004年中央下發16號文件要求進一步加強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遠程教育改變了傳統的教育模式,最大的特征就是師生分離,因此,考慮在師生分離狀態下開展學生的思想教育工作是我們面臨的新挑戰。另一方面,從受教育的學生來看,其中大部分是在職人員,他們的工作崗位不同,思想狀況情況復雜,受教育狀況參差不齊等因素,對我們在遠程教育環境下開展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出了新的挑戰,因此,如何開展和加強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顯得尤為重要。思想政治教育是指一定的階級、政黨、社會群體遵循人們思想品德形成發展規律,用一定的思想觀念、政治觀點、道德規范,對其成員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他們形成符合一定社會、一定階級所需要的思想品德的社會實踐活動[2]。我們這里所討論的對遠程環境下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側重對學生愛國榮校教育,加強對學生歸屬感、榮譽感的培養,主要從理論學習、道德教育、心理健康教育等實踐領域來考慮。

自2000年教育部批準北京交通大學開展現代遠程教育試點工作以來,目前北京交通大學在冊網絡大學生已3萬余人。參加遠程教育的學生在年齡、學習經歷、工作經歷、生活經歷等方面都存在較大差異。本次調查以北京交通大學校外教學中心學生為調查對象,從學生基本情況、學生對國家大政方針的了解、道德水平、心理幫助、學習紀律與學習態度、學生活動、網絡平臺建設、學生成人成才等方面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狀況及如何做好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校園文化建設進行了調研。
二 研究框架
本研究主要從對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組織管理、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手段方法、效果評價等方面確立了研究框架,具體如圖1所示:

三 研究方法
本次調查主要采用了問卷調查、訪談、座談等方法。問卷調查共在全國23個校外教學中心發放了700份調查問卷,實際收回有效問卷688份。在部分教學中心對管理人員進行了訪談,跟學生進行了座談,收集了寶貴的調研資料。

四 問卷統計結果與分析

1 校外教學中心學生基本情況
(1)性別
調查結果顯示,參與調查的688名遠程教育學生中,有487名男性,占總數的71%,201名女性,占總數的29%。(見圖2)

(2)婚姻狀況
調查結果顯示,已婚的有382人,占總數的56%,未婚的有306人,占總數的44%。(見圖3)

(3)政治面貌
參與調查的學生中黨員占18%,團員占13%,入黨積極分子占12%,其他人員占57%。(見圖4)

(4)年齡段
調查結果顯示,將近90%的遠程學生的年齡在20-40歲之間,這些是遠程教育的主要學習對象。(見圖5)

(5)學歷層次
調查結果顯示,有一半以上的學習者擁有大專學歷,而有中專和高中學歷的學習者比例分別為28%和14%。(見圖6)

(6)工作單位
調查結果顯示,在事業單位工作的人員有12%,在企業工作的有70%,公務員占5%,其他情況占13%。(見圖7)

2 校外教學中心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及學生管理工作
(1)對開展思想政治教育的認識
通過調研,93%的學生認為是有必要的,也反映出大家的愛國熱情和對母校的歸屬感的認同,并認為通過適當的形式和方式可以接受。(見圖8)

(2)對國情的了解情況
在對我國的基本國情進行的調查中,75%的學生對國家的基本情況有基本的了解,如政治、經濟、文化、社會制度等,86%的學生關注國家發生的重大事件;67%的學生認為目前國家的重大方針政策是符合我國國情的;95%的學生對我國未來的發展充滿信心。(見圖9)

(3)工作單位組織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情況。42%的學生接受了各自工作單位組織舉行的思想政治教育活動。在參加的活動中,36%的學生認為活動是基本有效的。(見圖10)

(4)思政課程。調查顯示,大家對學校通過在課程中設置《馬克思主義哲學原理》、《鄧小平理論》思想政治教育等課程的安排也是認可的。通過這種方式加強對學生們的思想教育,積極引導他們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價值觀。但大家對課程習得效果的反映并不是太好。
(5)輔導教師、講師、教學中心管理人員基本能夠利用網絡、課程輔導和面授等機會,及時了解時事政治,提高學生們對國家大政方針的認識和理解水平,解決學生思想中遇到的各種矛盾和問題。(見圖11)

(6)學生道德水平的調查。大部分學生都具備基本的道德觀念,都有一定的職業道德。(見圖12)

(7)心理問題。調查顯示學生遇到的主要問題有:學習壓力大,溝通有問題,情緒低落,學習積極性低,情感問題等。
各教學中心通常采用網絡、郵件、電話交流及面對面等方式與學生交流,積極引導學生,鼓勵他們增強學習信心和努力克服遇到的困難。(見圖13)

(8) 學習態度與學習紀律
● 學生網絡學習情況。通過調研,發現:部分學生對網絡學習的態度和認識還存在一定誤區,功利心較強;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學生基本的網絡學習技能掌握不夠,學生網上學習的積極性不高,平時網上學習的時間少,答疑問題不多,同學之間、與輔導老師之間交流溝通的少,缺少必要的學習指導和關鍵性問題的引導等問題。
● 學生的自律性較差。通過了解,大部分學生學習積極性不高的原因主要是因為:工作較忙,沒有學習時間,影響了學習。大部分學生都沒有制定學習計劃,很少參加學校組織的學習輔導,網上答疑參與的積極性不高。
(9) 學生就業
通過調研,了解到學生上學對工作的主要幫助體現在:獲得學歷、提升職務,提高知識和技能,認識更多朋友,考慮換工作等。另外,只有一部分學生對職業資格認證比較感興趣。(見圖14)
(10) 學生活動(見圖15)

● 教學中心組織的活動。大部分教學中心在學生活動的組織與實施方面都處于籌備階段。也有教學中心開展了符合本地實際的學生活動,如:植樹、野餐、參觀等活動。
● 學生們大都對交大的情況不太了解,希望能夠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如:各教學中心管理人員和學生大都希望參加學校組織的各項活動,這有利于提高學生們的歸屬感和擴大學校的影響力。
(11) 獎懲工作
● 優秀畢業生評選。調查顯示各教學中心都非常重視優秀畢業生的評選工作。認真根據評選條件,按照評選程序開展評優工作。部分教學中心還通過召開畢業典禮表彰、制作優秀畢業生檔案等形式,突出評優的目的與意義。
● 調查中還發現個別教學中心根據自己實際開展了各種評優活動,如優秀員工、優秀學生干部等評選。
(12) 學生園地網站(見圖16)
● 通過調研了解到,大部分教學中心沒有網站。有網站的也只有信息發布功能,欄目和內容較為單一。
● 學生活動網站應具有的主要功能:信息發布,論壇,校友錄,網上活動區,心理援助,虛擬校園,校園文化活動等。
● 目前,網上學生活動開展較少,形式單調,學生興趣不高,對學生的吸引力不足,大家的參與度不夠。
(13) 組織機構與制度建設。調查顯示各教學中心負責人負責各教學中心的整體學生工作。另外,各教學中心都有兼職或專職的學生管理隊伍。
通過調研,了解到90%的教學中心都具有明確的學生管理制度。如:班主任管理制度、教學中心人員管理制度(其中包含對學生管理的內容)等文件。
(14) 管理內容。通過調研了解到各教學中心學生管理的內容有所不同,但基本內容有:入學、繳費、注冊、各種信息通知、學生咨詢、畢業(優秀畢業生評選、畢業答辯、畢業鑒定撰寫)。有的教學中心還組織學生開展各項活動,制作畢業通訊錄,專科畢業證書收繳,學習指導,答疑,網絡討論等。
(15) 對學生的支持服務。通過了解,各教學中心結合自己的實際情況,采取各種方式(如電話、短信、QQ群、網絡平臺等)對學生進行支持服務,及時滿足學生需求。(見圖17)
(16) 學生成人成才。北京交通大學為鐵路、交通等行業和社會培養了一批人才,培養了3萬多名管理者和技術人才。積極在香港舉辦專升本學歷教育,已有7屆學員畢業。學生們通過幾年的學習,許多學生順利畢業,拿到學位證書,還有80余人考取研究生,在學業上繼續深造;也有許多學生走上更為重要的工作崗位,成為單位的骨干,為單位的發展和社會的進步做出了重要貢獻。
3 遠程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遇到的主要問題
從以上分析可以看出,當前遠程教育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現狀與存在問題主要有:
(1) 遠程教育學習對象主體為在職成人學生,他們年齡集中在20-40歲之間,有相當一部分人已經成家,學歷層次參差不齊,分布在各行各業中,而且在實際工作崗位中做具體工作,他們當中大部分人不是中共黨員。因此,群體的特性決定了思想政治工作的必要性和復雜性。
(2) 廣大學生的愛國熱情和對母校的認同感較高,在愛國榮校方面有較為強烈的要求。但同時也暴露出加強愛國主義教育的具體途徑和加強校外學生歸屬感的具體措施的不足。
(3) 廣大學生對我國現階段國家有一個印象性的了解,作為一個公民,基本能夠對國家大事有一定的關注和參與。但是通過一系列的深度訪談了解到,由于工作、家庭等各方面的原因,學生僅了解表面現象,還缺乏對國家社會、經濟等科學發展方向和重大戰略等深層次內容的足夠的認識。
(4) 目前通過思想政治系列課程開展對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從課程內容、講授方法等方面來看,效果不是太明顯。
(5) 成人學生的特點決定了其學習目的具有實用性和一定的功利性。另外,學習動機不強,自主學習的技巧和能力還較為欠缺,上網學習時間少,沒有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等,也是反映出的一些問題。
(6) 對學生的獎懲工作是增強學生學習動力、提高學習成果和鼓勵學生順利完成學業的重要手段,根據不同實際,靈活地運用各種激勵手段,對學生全面發展具有良好的促進作用。
(7) 各教學中心對學生管理的手段較為單一,班主任對學生的關心和支持還比較缺乏,各教學中心很少組織開展各種活動。
(8) 大部分學生在職業發展和學習中都會或多或少遇到一定的心理問題,學校真正能夠為他們提供的支持有限。
(9) 廣大學生缺乏交流與溝通的平臺。
(10) 對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評價的缺乏。
五 建議與對策
在遠程教育環境下開展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是目前國家面臨的新的挑戰。上文通過對北京交通大學個案的調研分析和研究,為我們進一步加強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一些思路和建議。
1 政策支持,積極引導
我國歷來重視對普通全日制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無論是從人力、物力、財力,還是科學研究等方方面面,都給予了極大關注和支持。隨著我國遠程教育的發展,必將成為我國構建終身化學習體系及學習型社會的重要方式,因此加強對我國繼續教育事業的關注,特別是對受教育者的關注,提高他們的綜合素質和思想道德水平,在政策上國家應該給予更多支持。各遠程教育主辦院校應加強對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視力度,明確此項工作的重要意義,并制定相關的政策、采取相關措施,為此項工作的開展提供指導性意見和積極支持。
2 加強管理,健全機制
健全體制機制,加強統籌管理是開展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組織保障。各網絡教育主辦院校應完善校外學生管理部門的管理職能,加強對各教學中心的統籌和指導力度。積極鼓勵各教學中心與學校溝通和聯系,建立和完善一支學生教育管理隊伍,根據實際情況做好各項學生教育管理工作。
3 多種途徑,注重實效
(1) 充分利用國家重大節日和主題慶祝活動,積極開展一系列的主題教育活動。各教學中心根據學校的要求,積極組織好適合自己實際情況的主題活動,加強對學生的愛國主義教育。
(2) 利用開學典禮、畢業典禮等環節,加強對學生的教育。積極探索思政教育課程實施的新方法和新模式,開拓網上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新途徑。通過在網站開展論壇、設立相關欄目等對學生進行積極的引導,增強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3) 各主辦院校應充分認識組織開展學生活動的意義。學校和教學中心應該積極挖掘和探索符合學生需求和具有當地特色的形式多樣的、內容豐富的學生活動,加強學生之間、學生與老師之間的溝通與聯系。學校和教學中心應加強溝通和合作,積極采取各種手段和方式,引導學生通過網絡開展各項活動,探索校外學生返校體驗活動的模式,加強對學生們的愛國榮校教育。
(4) 積極開展評優工作。進一步加強和完善優秀畢業生的評選工作。在評選程序、評選方式和評選項目等方面不斷改進,通過網絡等手段,深入挖掘先進學生的優秀事跡,積極發揮他們的榜樣作用,促進學風建設和學生的全面發展。
(5) 積極利用網絡平臺,開展各項學生教育和活動。通過學生活動網站提供的平臺,積極開展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和豐富多彩的學生活動。鼓勵和引導學生通過論壇加強交流和提高認識,通過網絡加強宣傳,利用網絡開展各項活動,通過QQ群、校友錄、短信平臺等功能,及時發布信息,增強學生的歸屬感。鼓勵有條件的教學中心,積極建立自己的網站和交流平臺。
4 以人為本,和諧發展
(1) 進一步完善對學生的支持服務,關心學生的學習和生活。充分發揮班主任老師地作用,及時關注學生們的需求,通過電話、短信、QQ群等有效的方式,加強與學生的聯系和溝通,切實解決他們的實際困難。
(2) 各學校采取各種方式加大對學生的心理支持力度。在網站上開設心理健康咨詢專題,建立學生信息聯動機制,通過建立由專人負責的聯絡小組,密切關注學生們的動態,加強對重點學生的關注力度,及時對他們提供全方位的支持服務。
(3) 加強對學生的積極引導,提高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增強學習動力。積極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和端正的學習態度,提高學生的學習方法和學習技能,增強自主學習的能力,加強對他們學習的指導,促進良好學習習慣的形成。
(4) 積極探索遠程教育環境下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效果的評價方式,更好地促進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開展,保證取得實效。
參考文獻
[1] 中共中央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和改進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見(中發[2004]16號)[Z].
[2] 張耀燦,鄭永廷等.現代思想政治教育學[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50.
[3] 張偉.試論現代遠程教育條件下的學生素質培養.中國遠程教育,2000,(9).
[4] 譚意等.試論遠程開放教育系統的思想政治教育.中國遠程教育,2000,(3).
[5] 周長春.新形勢下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探索[M].北京:北京工業大學出版社,2005.
Investigation and Study of the Status of Stud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LI Guang-lei1 ZHANG Hui-yu2
(College Of Distance Learning And Continuing Education,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Beijing , 100044, China)
Abstract: There are many problems and difficults for us to teach stud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This paper analyses the situation of students 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in distance education, which uses the Beijing Jiao tong University as an case study, then also ideas and suggestions are put forward to help Solving the problem.
Keywords: Distance Education;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Case Studies
編輯:沐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