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喀麥隆是個被原始熱帶雨林覆蓋、擁有許多秘境的中非國家,被西方媒體譽為“非洲最美、最神秘的地方”。它有200多個民族。當問起那些生活在叢林里的原始部族的情況時,當地人只是露出神秘的表情,說他們屬于大自然。一位前來支教的中國女孩,該如何面對一系列奇異風俗?她為何會受到非洲大酋長的敬重?請看她的敘述。
走進神秘的叢林小國
我是一個性格活潑的鄭州女孩。2008年,聽說國家要組織一批青年志愿者派往非洲支教,當時在一所高中任英語教師的我欣然報名。也許多次參加旅游探險的經歷讓考官覺得我很“特別”,我居然被選中了。
幾年前我曾去尼日利亞看望在那里工作的男友,當地一望無際的沙漠及熱得喘不過氣來的酷暑,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原以為它的鄰國喀麥隆自然環境也好不到哪里去,可是一到這里我卻驚呆了。我支教的地方叫克里比,這是喀麥隆西南沿海的一個美麗城市。進得城來只見一灣雪白的沙灘鑲嵌在蔚藍的大西洋邊上,蜿蜒曲折的沿海公路旁是一排排高大的椰子樹。它們整潔劃一地傾向大海,與海濱的沙灘、白浪和獨木舟構成了一副風景旖旎的畫面。更令人驚訝的是,克里比還有一個比四川九寨溝更美的大瀑布,它從30米高的懸崖上傾瀉而下,洶涌澎湃地注入大海。瀑布直入大海,這在全世界絕對是獨一無二!
不久,我來到一條大河的渡口處,這里的河面寬廣,兩邊是密不透風的雨林。未登舟之前,我還害怕扁舟會不會在河面上翻了?上小船后卻不覺得怕了。這條船能載4到6人,由兩名船工劃著,沿著平靜的河面向雨林深處駛去。登岸后,我跟隨波斯克沿著一條根本不是路的小徑進入叢林。小徑兩旁全是一些枝葉交錯、藤蔓攀纏的大樹和怪木,叢林深處偶然還傳來一聲聲古怪的鳥叫,令人心悸。
不知走了多久,我們終于來到一個有人居住的地方。只見芭蕉和芒果樹圍繞著許多茅舍,幾個手持梭鏢的卑格米人已經在路口相迎。他們有的赤膊,有的穿T恤。這些人長得很矮。他們挺胸凸肚,走起路來似乎都有點外八字,肚臍眼都向外突出。那些茅舍都是用樹枝、藤蔓、樹皮和樹葉糊上泥土搭成的,非常簡易,似乎經不起稍微大一點的雨打風吹。茅舍里面空空如也,幾乎沒有什么可以稱為家具的東西。幾個女子正坐在一個茅舍涼亭里,旁邊是一些鍋碗類的炊具,似乎是剛吃了飯在聊天。一群孩子在旁邊跑來跑去,真是一幅民間風俗圖。
這些卑格米人說著自己的語言,我只能通過翻譯與他們交談。對方說,他們主要是以狩獵和捕魚為生,但也種木薯。他們一般是不用貨幣的,與其他部落的交易還是物物交換,看來卑格米人的生活習慣還停留在原始階段。
當我把從中國帶來的山楂片和花生分給孩子們吃時,大人們也都要。顯然是覺得好吃,吃了還要。波斯克說,當地部落有“好東西共享”的習俗,他們可不會覺得不好意思。他還告訴我,幾年前政府就動員卑格米人離開叢林,到交通方便一些的地方居住,以便向他們提供生活必需品,卻遭到了拒絕。
教喀麥隆人學漢語
地處非洲中部的喀麥隆,國土面積47.5萬平方公里,人口約1400萬。雖然人少,卻有200多個民族,上百種復雜的語言,好在英語和法語是官方語言,才使當地人能與外界順利交流。
原來,隨著中喀兩國的經濟合作不斷深入,近年來大批中國企業紛紛來到喀麥隆投資,據說數額達幾十億美元。除筑路、承包建筑工程、建水電站外,中國老板還在這里建起了液晶電視及電腦生產廠,咖啡加工廠、木地板生產基地等,產品遠銷歐美各地。成千上萬的喀麥隆人都在中資企業里找到了工作,而且工資比當地人的收入高一倍多。如果懂漢語,還有可能成為翻譯、管理員之類的白領呢!繼而就能成為有住房和筆記本電腦,甚至以私家車代步的“外企員工”,讓當地百姓羨慕不已。
我給他們教漢語,學員經過半年的漢語學習后,經有關部門的協調,我就把這些學員全部介紹到中資企業接受各類培訓,然后走上工作崗位。此事在當地影響很大,一度我竟成了新聞人物。
去年8月的一天,我正在商場閑逛,忽然被一個長相英俊的小伙子拉住:“吳,請你喝杯咖啡好嗎?讓我們好好聊聊。”仔細一看才發現,他曾是我教過的一位學生。過去他穿的衣服皺巴巴的,腳上是一雙廉價的破膠鞋。如今不僅西裝革履,連皮鞋都擦得锃亮,一副紳士派頭。一聊才知道,他已成為中國一家著名通信企業駐喀麥隆分公司的職員,名副其實的白領!其實像他這樣混得不錯的還有很多,我心里真有一種說不出的成就感。
由于我和當地人的關系很好,不少朋友還主動關心我的生活呢。一位叫莎莎的大嫂就對我說:“知道嗎?有不少帥小伙子都很喜歡你。”她說這話時用的是很羨慕的口氣。
2009年10月的一天,中國醫療隊的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我:“阿布杜·木巴大酋長從電視上看到你的事跡后十分感動,出于敬佩,想請你到他的部落做客。”天吶,這個名字我可多次聽說過。他的領地方圓有500公里,掌管著生殺大權,在整個非洲都赫赫有名!
這個令人敬畏的大人物到底是什么模樣?卡車在叢林和草地間顛簸大半天,我的心一直懸在嗓子眼上。薄暮時分,我和翻譯終于抵達大酋長木巴的城堡所在地——一個叫盧布巴的城鎮。我們的車剛停在城堡門口,不等車門打開,大門中便走出一位包著頭巾、穿著長袍的男子前來詢問,說的是福爾貝語。
當他得知我是大酋長請來的中國“外教“時,馬上很恭敬地在前面帶路。城堡里是一個很大的院落,拐了兩個彎,是一個很大的花園,花園邊一排蘑菇狀草房的地上,坐著一群小男孩,個個眉清目秀,體型也很協調健美,一雙雙大眼睛非常好奇地看著我們。
來到木巴大酋長“宮殿”的門口,只見平臺式坐榻上,一位身體魁梧、身穿白色長袍、戴著黑色闊邊眼鏡的長者端坐正中。見我們進來,向前欠起身,伸出手。我握住這雙大手,連說:“莫如,莫如!”(法語“你好”的意思)對方也熱情地連連回應。
木巴大酋長四方臉膛,雙目炯炯有神,相貌威嚴但又透著和藹。坐榻上擺了很多書籍,坐榻旁的地上安放著日本產的空調,墻上掛著一副包著頭、留著銀色長須的老者照片,想必是大酋長的父親。為了便于與我交談,大酋長趕忙挪坐在木榻邊沿。
經交談才知道,原來,木巴是繼承父位登上大酋長寶座的,他曾在巴黎受過高等教育,英語和法語都講得很流利。木巴大酋長贊揚我為喀麥隆做出了很大貢獻,還對我免費教授漢語的援助行動表示大力支持,說以后有什么困難盡管找他。
當聽說中國援建的又一座醫院不久就可竣工使用時,大酋長更是興奮異常。9年前他曾患過一次重病,是中國醫療隊的專家治好的。同時,他還希望通過我的介紹,更多的中資企業到他的領地上來投資辦廠。
有趣的是,第二天早晨當我和大酋長握手道別后,可我發現,不遠處有一排一排的獨立尖頂小屋,許多年輕漂亮的姑娘站在小屋前,衣著艷麗,體態動人。見有外人看她們,便驚叫著飛也似地躲進屋里。后來才知道,這些都是大酋長的妻子。
今年春節,我和在尼日利亞工作的男友結婚了,雖然彼此生活在相鄰的兩個國家,但距離卻很近。也許將來我們會考慮在喀麥隆安家,因為這里處處風景如畫,民風淳樸,更重要的是,當地政府非常希望我這個中國“教授”能永久性地留下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