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看來,生活的質量,除了生活的目標之外,取決于生活的能力,和財富當然有關聯,沒有一定的物質基礎,精神便無從談起。但和財富的關聯并非至關重要,也就是說,財富并不是決定生活質量的先決條件和唯一條件。
我曾經住過的大院里,童年時期有一位和我年齡相仿的街坊,生活經歷,大致類似,命運結局,卻是大不相同。
她比我大一歲,是位女子,中學畢業(yè)到內蒙插隊,返城后,待業(yè)在家,為了不和家人擁擠在兩間小房的窄小天地,自己在郊區(qū)租了農民的一個小院,帶著丈夫和孩子住到那里。因為院子寬敞,她開始養(yǎng)狗,越養(yǎng)越多,開始賣狗,狗越來越賣錢,她就專門繁殖名犬,由于在插隊時和當地農民學習過如何養(yǎng)狗,她的狗便越發(fā)讓她擁有了財富。而且,她還懂得給狗看病,遠近抱著狗專程找她給狗看病的人越來越多,她的名聲也就越來越大。怎么這么巧,就在這時農民這片房子拆遷,蓋別墅,當時價錢不貴,她便傾其狗給她賺來到第一桶金,買了兩套別墅,一套自己住,一套為自己成立的公司當辦公樓。這個公司叫寵物服務公司,主要業(yè)務是給狗看病。于是,她成為了北京最早富起來的一批人中之一,當上了堂堂的大老板,女強人。財富就像滾雪球,人們抱著狗從四面八方向她涌來,就等于給她送錢來,她忙得四腳朝天。很多人都勸她見好就收,但財富也能如毒癮一樣,已經讓她成癮而欲罷不能。前幾年,累得病倒了,丈夫天天給她熬藥,夜夜給她蒸西洋參,燉銀耳燕窩,藥比飯吃得還多,她小車不倒只管推。最后,實在爬不起來了,查出是肝癌,沒過半年就去世了。
要說財富,她實在不缺,可你能夠說她生活質量很高嗎?
所以我說,生活的質量,更重要的,不是取決于財富,而是生活的能力。一個人的能力,表現在多方面。爭取財富,當然是一種能力,比如我的這位老街坊,天生就具備這種能力。但是,生活的能力,并不僅僅表現在這一方面,還涵蓋眾多方面。比如讀書能力、藝術欣賞能力、包括教育孩子和自我教育能力、身體能力等等。所有這些能力的綜合,才叫做生活的能力。其中讀書和藝術欣賞能力,應該屬于精神方面,只不過,越來越被我們忽略。僅僅從讀書能力來講,我們已經大幅度的退步,起碼和我們財富能力和欲望,不成比例。
能夠從讀書中尋找到樂趣,即便網絡時代的到來,使得農業(yè)時代傳統的紙面閱讀受到了強烈的沖擊,還能夠從傳統的紙面的閱讀中感受到不可取代的獨特魅力,體味到那種古典式的寧靜,和在白紙黑字之間彌散著的想象力和慰藉感,從而成為現代生活選擇的一種美好的方式。這就是能力。
可惜的是,如今的時代已經越發(fā)淡薄甚至鄙棄這樣屬于精神追求方面的能力。當我們的社會從政治時代轉型到經濟時代以來,我們從信仰癲狂的高峰,一下子跌落到金錢至上的泥沼,卻以為是綿軟舒服的席夢思軟床。財富的能力被放大和夸大,甚至成為了唯一的生活能力。對于財富的渴望,幾乎成為人人的夢想和神話,恨不得天上落下的不再是雪花而是錢票子才好。一個曾經認為萬般皆下品,唯有讀書高的民族,如今變成了萬般皆下品,唯有掙錢高。生活就這樣被金錢所擠壓而變形,財富決定生活的質量,就這樣被剪裁成了今日扭曲的價值觀。
但是,生活的質量,從來包括物質和精神兩方面。缺乏了精神方面的追求、獲取和實現,僅僅仰仗財富,是永遠不可能保障并提升我們的生活質量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