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智能本(Smartbook)是一種折中的產品,不過是低端上網本的孿生兄弟、筆記本電腦的縮水版;有人說,智能本抓住了用戶“隨時隨地在線”的要求,具有強大的潛力。
我們很難說誰對誰錯,不過可以肯定的是,即便智能本有美好的未來,很長一段時間內,它將面臨著跨界的尷尬。
又一個移動終端的新陣營出現了。在最近舉行的CES(國際消費電子展)上,聯想展示了與高通公司合作的全球第一款ARM架構的智能本Skylight,惠普同樣展出了第一款運行Google Android操作系統的智能本。
隨著這兩款產品的曝光,高通和飛思卡爾于去年6月在中國臺北Computex電腦展上提出的基于ARM架構、高通Snapdragon芯片組,力求輕薄、低耗、超長續航能力且“永遠在線”的終端產品終于露出廬山真面目。
ARM芯片、Snapdragon芯片組,加上Linux系統——徹底脫離“Wintel”陣營的智能本,讓業界對其未來前景捏了一把汗。但高通副總裁比爾#8226;戴維森認為,只要能滿足消費者上網、郵件等功能,智能本一樣可以暢銷。
“是否能使用Windows,其實取決于微軟是否支持ARM架構,而不是我們說了算。”在被問及不能使用Windows系統是否會影響智能本發展時,比爾#8226;戴維森如此放言。
推出智能本的廠商們也信心滿滿。據知情人士透露,在中國,聯想正在和移動運營商商討通過捆綁3G資費套餐的形式,共同推廣智能本。智能本今年4月份有望在國內渠道鋪貨。
問題是,用戶會買嗎?
云時代求生存
“從長遠看,智能本是符合云計算的發展趨勢的。”IDC臺灣分公司個人運算研究部研究經理江芳韻表示,由于智能本基于ARM架構,性能不高,計算能力不強,更應著眼于未來的云計算時代。
業已發布的兩款智能本,分別采用了客制化的Linux系統和Google Android系統,但江芳韻指出,由于Android的設計是面向智能手機的,目前的PC設計廠商并不看好Android,他們更為看重的是Google未來發布的、基于網絡的云端操作系統Google Chrome OS—這也更符合智能本與云計算的密切關系。
此外,為了排除PC廠商不善于ARM架構的擔憂,高通、飛思卡爾提供了相較PC更為完整的智能本解決方案,簡化了PC廠商的研發流程。目前,除了聯想和惠普,市場上還有13家制造商在和高通進行深度合作,開發超過 30 款不同的終端產品,這些制造商包括宏、華碩、仁寶、富士康、宏達電、英業達、東芝和緯創等在內的終端及代工廠商。ARM中國公司一位內部人士還指出,目前在國內可能設計和已經在設計智能本的第三方設計公司非常多,尤其是深圳。而智能本的熱潮之所以還沒有爆發,只是因為智能本還處于市場發展初期的培育期。
而選擇在2010年初正式發布智能本產品,也似乎傳達了智能本借上網本開始趨緩的時間點、搶奪市場眼球的意圖。IDC和Gartner的分析報告一致顯示,盡管2009年的全球經濟低迷成全了上網本,市場需求急劇上升,占到了筆記本電腦20%的市場份額。但隨著經濟的恢復,上網本可能會于2010年逐漸退出市場。與之形成對比的是,IDC認為,智能本將有望在2013年達到160億美元的市場規模。市場調研公司Information Network預計,在2012年將售出的9600萬臺上網本/智能本中,ARM處理器將占有55%的市場份額。
但是,廠商們其實更希望智能本能夠更傾向于智能手機,而不是電腦。比如飛思卡爾CEO Rich Beyer就表示,上網本只是縮小的筆記本電腦,智能本則是以消費者為導向的新產品,針對消費者使用習慣而設計。但智能本前期推出的產品與上網本外觀和應用環境高度相似的事實,仍讓業界熱衷于將二者進行聯系和對比。智能本與上網本的制造商高度重合的現實,也讓業界對未來二者的博弈產生莫大興趣。
遭遇多路夾擊
不止是上網本,智能本面臨的競爭者還有很多,未來的市場環境也未必是坦途。
AMD高級營銷副總裁帕特里克#8226;穆海德就表示,假設智能本售價約為200美元,這種新產品將面臨智能手機和便攜游戲設備等產品的激烈競爭,而且后兩種產品已經建立起了穩固的市場地位。
更讓智能本難堪的,是它的“跨界”煩惱。江芳韻指出,首先,由于采用ARM架構和Linux操作系統,有部分在PC上的應用程序將無法運行,例如用戶在PC上常用的Office、某些網頁的正常顯示等。同時在性能上也會略顯不足。
上網本的鼻祖——華碩在2007年底首次推出產品時,選用的也是Linux操作系統,但隨之遭到用戶的抵制,很快便被基于Windows的上網本所取代。由于采用的處理器架構不一,微軟Windows系統只運行于英特爾、AMD所使用的x86指令集,而不運行于智能本采用的ARM處理器。微軟在2009年還多次表示,微軟并不會為基于ARM的PC機提供Windows服務。也就是說,一旦智能本操作系統遭到用戶抵制,又無法平移到Windows平臺上,智能本就將陷入巨大的困境。
分析師還指出,隨著未來云計算的實現,用智能本在線編輯文檔的需求也將增長,這就要求智能本的屏寬夠大,讓用戶在智能本上編輯文檔時取得和筆記本電腦一致的效果。但以目前智能本的屏寬來看,似乎還不能滿足這種需要。
“智能本當手機用太大了,用來創建內容又太小了。沒有多少證據表明用戶真的會喜歡這種產品?!笔袌鲅芯抗綞ndpoint Technologies Associates分析師羅杰#8226;凱說。
其次,江芳韻表示,由于智能本徹底脫離了“Wintel”陣營,又是由PC廠商進行智能本的設計和推廣,必然會受到來自PC領域上游廠商的壓力。更甚的是,這種壓力還會蔓延到智能本的代工廠。
江芳韻還認為,由于智能本基于ARM手機架構,并搭載了PC常見的固態硬盤、USB接口等配件,因此代工廠對智能本也面臨進入障礙?!癙C代工廠不熟悉ARM架構,手機代工廠不熟悉USB接口、mini-HDMI接口等設計,仍需一定時間去磨合。”
“智能本的賣點包括低廉的價格和更長的電池續航時間,但短期內ARM芯片需要更好的應用支持,才能和英特爾的芯片展開競爭。”對于智能本的未來,Gabriel Consulting Group首席分析師丹#8226;奧茨表示,圍繞Linux操作系統的軟件生態系統得以發展,智能本才有望發展壯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