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白山橫跨遼吉黑三省,是東北最長的山脈,延綿千余公里。因久住長白山脈末端,就以為對她夠了解夠熟識的了,因而就缺少了那份神往。況且自小在山中長大,滿眼都是青山綠水,而山水間演繹的風景自然就不足為鮮了。
進入九月中旬,秋風吹過,遼東半島便已臨涼意了。單位組團去看天池,就覺得沒啥意思,因二十年前我當兵時的雷達連隊就駐扎在長白縣,有一年春天曾從南坡去看天池,因霧大而未果。所以就提不起興致,礙于屬于集體活動,權且隨波逐流吧。
從出發地坐大巴,整整用了十一個小時,落日之時,我們終于從末端到達了腹地,這也是我第一次全景式地丈量了長白山之長度。翌日晨,太陽已經高高掛起,而在松江河鎮,卻還籠罩在長白山主峰巨大的山影之中。身處密集的針葉林和闊葉林地帶,你無法看得見主峰的模樣,任感覺她就在你身邊。
坐在辦公室里,極目兩千米處就是鳳凰山,一年四季,看山綠了青了黃了,景色盡收眼底。如果要登山,從山下起程,看著主峰往上走,你便覺得融匯其中了,山的概念便不再神秘了。
天池處于長白山主峰,而要到達主峰從山門開始丈量,坐大巴至少也需要一個多小時的鋪墊,原以為這段時間很難熬,卻不想這一小時的車程讓我對長白山肅然起敬了。
沿著西坡蜿蜒山路進發,你會發現和感受氣候的脈絡與這里的植被息息相通。山門處是細高且密的針葉林和闊葉林雜生地帶,鉆進去兩米之內見不到人影。稍往深處行進,密集細高的雜樹突然就隱沒了,映入眼簾的只有挺拔的冷杉和岳樺樹,景色也細化成墨綠的松和銀白的樺。除了松樺你絕對見不到另外一種樹種了。而更讓我驚異的在接近長白山腳下,墨綠會漸次演化成銀白,冷彬消逝,只留下成片的岳樺,隨著高度的不斷攀升,密集的銀白漸次演化成稀疏的銀白,直到岳樺也沒了蹤影,此時收入眼底的是無樹的景象,一種能抗擊寒冷和礦物質幅射的草本植物,花花綠綠鋪滿苔原地帶,再稍往上去,苔只生長在巖石上,白的黃的綠的,近處看,疑似人工油彩,除了這些班駁油彩,再也見不到其它具有生命力的植物了。我幾乎不敢相信在長白山地,氣候和植被是垂直分布的,海拔一千米以內,是濕潤的米熔巖臺地氣候,是針闊混交林地帶;海拔至一千八百米,是坡度較大的熔巖高度氣候,濕度增大,氣溫下降,綠闊葉林逐漸遞變為針葉林;兩千米以上高山地帶風力加大,雨量豐沛,土層變薄,由松樺混生漸遞為岳樺再進入草原,如此精心布局只有人工才能完成,卻想不到這一切竟是大自然的杰作,如若你不身臨其境,打死你都不敢相信。
走下大巴,已在通往天池的山腰上。向上看,白云峰、藝盤峰在云霧中時隱時現;向下看,是銀色和墨綠交織的畫卷;再遠眺,白云和森林已映出一幅青綠山水,會突然聯想到劉海栗大師那幅著名的《立雪臺晚翠》的意境。
從錦屏峰起步,越過二千二百六十個臺階,便到達了天池,海拔到了二千六百九十一米。俯視而下,是一潭靜水,方圓二十余公里的火山湖,這便是天池了。想不到的是,靜如處子的湖水不僅完成了長白山大峽谷和鴨綠江大峽谷的制作,形成了世界落差最大的火山湖瀑布——長白山瀑布,而且依次從東北西南方向走出,不經意間形成了圖門江、松花江和鴨綠江三江之源,天水之洋洋灑灑滋潤關東肥美大地。
其實,東北人繁衍生息就一直沒有缺少長白山的恩惠和滋養,以前的認識只是一種錯覺。遼吉黑三省自北起三江平原,南延至遼東半島與千山相接,大自然順勢完成了長白山地這一浩大工程。只不過我所居住的山地只是廣義上的,只有認識狹義上的長白山,你才真正感受其博深和唯美。
不錯,長白山一直就有“神山、圣水、奇林、仙果”的美譽。因之神,緣是東北山地的最高峰,夏季白巖裸露,冬節白雪皚皚,春秋美不勝收,走近她,就如走近香格里拉世界;因之奇,緣有一千三百余種高山植物和特有的白、赤松,云、冷杉,鵝耳櫪和“岳樺戀”,針、闊葉混交和原始珍奇構成天然長白林海。此外,還有二十余種獸類,兩百余種鳥類和一千余種昆蟲居住在這里,構成了一處神奇圣仙之境。而這一切,仿佛都離不開水,皆因長白山的滋潤才得以蔚為壯觀。
我曾迷戀和感受那源自于洌洌山泉之水,贊嘆水的柔美所蘊含的純凈和激情;當你走進長白山,水會升華為一種生命的原汁,你會從心底感受她的圣潔與靜美。
與天池比較,我更喜歡王池之水。天池因其高而只能遠觀,走近風起水涌,你感受到的是神秘與震憾;而王池卻不盡然。原以為進長白山是看天池、瀑布、峽谷和原始森林,其實王池更別具風情。從西坡而下,走過近兩公里的棧道,越過一道凸崗,一灣五彩繽紛的天來之水突現在面前,這處方圓不足一公里的潭水,便是王池了。其實,王池與天池同是火山爆發后留下的一處真跡,一個在山頂,一個在山下,遙相呼應;山上之水天高水長,山下之水波瀾不驚。我沿著王池周邊的圓型棧道,來回轉了兩圈,卻沒發現水的來龍去脈。而千百年來,這一潭凈水既沒有干涸也沒有變腐,甚至山外風起云涌,自不見水面有漣漪,文靜的有些讓人犯疑:這該不是觀音大士的楊枝凈水吧?在這處,水便是美人秋波,她不僅能制造倒影,還能制造色彩;平如鏡面的池水,猶如一幅層次遞進的畫,底色是藍天白云,深的是墨綠和金黃,淺的是白樺和冷杉,再揉進五彩葦草和繽紛的 灌木這便是大自然渲染出的一幅彩墨山水圖了。
依我看,感受長白山,不看王池,那是一種遺憾,看了王池,那是一種享受。
說是說,看是看,感受也各有不同,走過的地方,往往覺得不過如此。因為看過大海,遺憾的是沒看到大山,看到了大山又遺憾沒看到大漠,看到了大漠又遺憾沒看到草原……人似乎總是在從一個目的向另一個目的趕去,腳步匆匆,但留駐在心里的卻不應是遺憾,而是一種收獲和一份輕松的心情。
感受長白山,于是就成了我下一次出發的起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