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變隨緣”是佛門中很經(jīng)典的一句話,包含了佛家對于人生的態(tài)度和感情,是一種人生境界,雖隨緣而現(xiàn)萬有,但其本體不變。
水就具有“不變隨緣”的品行。我們把水倒進杯子里,水就隨了杯子的形狀;把水倒進壺里,水就隨了壺的形狀……水本無形,但它能變化出千萬種的形狀,水的變化只在于你給了它一個什么樣的“形”。這個“形”其實就是水因為環(huán)境、境遇、位置的不同而改變自身的形狀,并融合其中,這就是一種順應,是一種隨緣。所以,水是“隨緣”的。
佛家有一個“隨緣”的小故事——
一個三伏天里,禪院的草也枯黃了一大片,師傅讓小和尚撒點草種子。小和尚說,“等天涼吧!”師傅揮揮手,“隨時!”
隨后,師傅買回來一包草子,叫小和尚去播種。一陣風吹來,草子邊撒邊飄。小和尚很著急:“不好了!好多種子都被吹走了!”“沒關系,被風吹走的多半是空的,撒下去也發(fā)不了芽。”師傅說:“隨性!”
撒完種子后,就有一群小鳥過來啄食種子。“要命!種子都被鳥兒吃光了!”小和尚急得直跳腳。“沒關系,種子多,吃不完。”師傅說,“隨遇!”
半夜里下了一場驟雨,小和尚早晨沖進禪房嚷嚷道:“師傅,這下完了,好多草子被雨沖走了!”“沖到哪兒,就在那兒發(fā)芽!”師傅說,“隨緣!”
幾天后,原本光禿禿的地面,居然長出了許多青翠的草苗,一些原來沒有播種的角落也泛出了綠意。小和尚高興得直拍手,師傅點頭道:“隨喜!”隨時,隨性,隨遇,隨緣,隨喜……這個老和尚真是萬佛隨緣,而老和尚的心境也完全與水一致——自然平和,順應隨緣。
所以說,水的這種“隨緣”的品性反映到一個人的內心,就是一種禪的境界。
既然水是“隨緣”的,為什么又說它是“不變”的呢?那是因為水的形狀雖然發(fā)生了萬千變化,但是它本身并沒有發(fā)生改變,它的本質、它的本性沒有改變。我們不會因為把水倒進了杯子里,就不再稱其為“水”。也就是說,水不會因為環(huán)境、境遇、位置而改變自身的本性,這就叫做“不變隨緣”。
在現(xiàn)實生活中,我們每個人就像大海里的一滴水、一朵浪花,如果我們沒有順應整個大海,沒有隨著海潮的波動而波動,而是逆著海洋的流向而動,那么就無法融合在大海中,從而產(chǎn)生各種各樣的苦悶和憤怒。所以,我們與人結交時,應該學習水的品性,低調隨和,寬容順應,善解人意,保持真善美的本性,珍惜身邊的每一個“有緣人”。
編輯 王洪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