玩具是伴隨兒童成長的“良師益友”,孩子們通過玩具感知和認識世界,玩具給予孩子童年無限歡樂,啟迪著孩子的想象力和創造力,滿足他們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美國是世界玩具銷售最多的國家,一份由消費品安全委員會(CPSC)提供的報告顯示,2005年美國發生了20例由玩具致死的報告,受害者的年齡從15個月到13歲不等。歐盟2009年一年亦通報了20余起因玩具造成兒童傷害的事故。在中國,玩具傷人事件也時有發生:廣州一女童因玩耍填充了不潔填充物的毛絨玩具身染淋病;深圳某醫院曾在1年內接診了十余例兒童病患,均因眼睛被彈射玩具射傷,嚴重的導致失明。
因此,“玩具安全”已經成為一個全球性的焦點話題,備受各國政府與人民的關注。
為了有效保護兒童在玩耍玩具過程中的安全與健康,各國都對玩具產品的質量與安全制定了嚴格的技術法規和標準要求,同時也實行了不同方式的玩具產品市場準入制度。
歐盟是全球技術法規和標準體系最完善的地區,對玩具產品的監管也十分嚴格,先后頒布了約40條與玩具直接相關的法規與標準。
歐盟通用產品安全指令2001/95/EC明確要求,制造商和經銷商有責任只將安全的產品投放市場。各成員國的監管機構亦有責任保證市場上的玩具符合必要的安全要求,一旦發現問題產品,會迅速采取海關拒絕進口、停止銷售、產品撤出市場、產品召回/查封/銷毀等處理措施。因此從知名制造商處購買的玩具是不用擔心其質量問題的。
歐盟市場上約80%的玩具產自中國
RAPEX系統每周都發布相關產品被歐盟通報的詳細情況,這些情況包括通報國、產品信息、被通報原因、處理措施等。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以下簡稱ZHTC)據此對2010年1-3月的通報進行了系統編譯和分析,結果如圖1所示。總體來看,一季度歐盟共發布通報622起,其中涉及玩具產品的通報179起,占通報總數的29%,通報國家涵蓋了包括英國、德國、法國、意大利、愛沙尼亞、保加利亞、塞浦路斯在內的21個成員國,其對玩具安全的監管范圍之廣、關注度之高由此可見一斑。
由于歐盟市場上約80%的玩具產自中國,因此被通報的不安全玩具中也有近八成來自中國(含中國臺灣2起),遠遠超過了其他國家(地區)。其他被通報頻率較高的國家包括:德國6起,泰國5起,波蘭4起,馬來西亞3起。涉及的產品有填充、毛絨玩具,充氣玩具,益智玩具,模型玩具,自行車、滑行車類交通玩具,刀槍劍類軍事玩具,玩具電話,玩具樂器及游藝設施(如秋千)等。
歐盟對玩具監管重點三方面
從通報原因看,被通報的產品主要有以下三個質量問題:產品部件容易導致兒童窒息,84起,占玩具通報總數的42%;產品材料含高風險化學物質(如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苯乙酮等),58起,占通報總數的29%;產品存在令兒童受傷的危險(如刺傷、夾傷、視力或聽力受損等),39起,占總數的19%。其他問題還包括:產品存在導致兒童被纏繞勒死的隱患,12起;玩具材質阻燃性能不合格或者易產生火花致使兒童燒傷,7起;微生物超標,2起。由于歐盟RAPEX針對某一危險消費品的通報可能涉及1個以上的通報原因,因此通報原因總數有可能大于或等于通報總數。
從上述數據不難看出,歐盟對兒童玩具安全性的監管目前主要集中在機械物理、易燃性和化學安全三個方面,下面將就此分別進行簡要闡述。
歐盟玩具安全要求標準
《玩具安全指令》(88/378/EEC)是歐盟關于玩具安全的專門技術法規,規定了玩具的安全質量要求和合格評定程序,要求凡在歐盟成員國市場上銷售的玩具,都必須加貼CE標記,凡附有CE標記的玩具都必須達到協調標準EN 71設置的基本安全要求。
1. 機械和物理性能
玩具機械物理方面的質量問題通常會帶來窒息、勒殺和傷害三類危害。
窒息:小玩具、小零件或合理可預見濫用過程中產生的小物體,均可能使幼童吞食哽噎或誤入氣管造成窒息危險;玩具包裝袋過薄,或封閉式玩具缺少適當的透氣裝置,對兒童會引起窒息危險。
勒殺:繩線過長或強度過強時,可引起纏繞勒傷危險,直接危害兒童生命。
傷害:玩具存在或者經合理可預見的濫用會產生銳利尖端/邊緣或危險突起,都有可能對兒童產生刮傷、劃傷和刺傷的危險;因設計或制造不當造成的小間隙易存在潛在的夾傷危險;游藝設施等室外承重玩具因結構設計不合理,導致傾斜或倒塌,有可能造成砸傷、摔傷兒童;高能或尖頭彈射玩具會傷害兒童眼睛、皮膚,嚴重的會帶來生命危險;聲音較大的玩具則可能會對孩子的聽覺造成傷害。
針對上述種種可能,EN 71第一部分明確規定了從新生嬰兒至14歲兒童使用的不同年齡組玩具的機械與物理性能的安全技術要求和測試方法,同時也制定了對玩具包裝、標記和使用說明方面的要求。例如:玩具及其部件、以及固定玩具的部分必須有足夠的機械強度、足夠的穩定性以承受使用中可能受到的壓力,玩具不能因破碎、變形傷害人體;玩具袋應用透氣材料制成,或者有符合要求的通風口;玩具繩索周長不得大于380mm;玩具中功能性的銳利尖端/邊緣可用于供36個月以上兒童使用的玩具中,但必須在包裝盒說明書中提醒使用者注意由此引起的潛在危險;對于最大動能超過0.08J的弓箭類玩具,其撞擊面必須用彈性材料加以保護;兒童電話等近耳聲響玩具,聲量大小不能超過80dB等。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由于近期歐盟市場出現了一種含有細小強力磁鐵的玩具,如果兒童吞下兩片磁鐵,或在不同時間分別吞下一片磁鐵和一片金屬片,處在腸內不同區域的磁鐵片會隔過胃腸內壁互相吸附在一起,壓碎被夾住的內臟組織,阻止血液流通,釀成嚴重傷害。因此,從去年11月份起,歐盟推行了新版本的磁性玩具要求,規定玩具里的磁鐵必須為弱磁性,或者體積較大,并加貼“如果誤吞磁鐵,請及時就醫”等警告標志。
2. 燃燒性能
兒童在與一些易燃的玩具(如洋娃娃類填充軟體玩具、化妝舞會的假發面具、化學實驗玩具等)密切接觸時,一旦遇到火險,這些玩具或材料燃燒時的火焰蔓延速度應在造成傷害之前讓孩子有時間搬移、扔下或者離開玩具。若選用的原材料不能阻燃,就很有可能燒傷孩子,甚至危害生命。
為了將此類情況防患于未然,EN 71第二部分規定了所有玩具禁止使用的易燃材料種類及對某些小型火源的玩具的燃燒性能要求。禁止用于制造玩具的材料包括:賽璐珞(亞硝酸纖維)及在火中具有相同特性的材料;遇火焰會產生表面閃爍效應的毛絨面料;易燃性氣體、液體或固體材料。而根據產品類型不同,歐盟設置了不同的燃燒性能要求,例如假發面具在測試火焰移開后的燃燒時間不應超過2s,具有長毛和紡織品表面的洋娃娃,其火焰蔓延速度不能超過30mm/s。
3.化學性能
兒童玩具使用原材料的多樣性決定了其所帶來有害化學物質也具有多樣性。兒童尤其是6歲以下的幼童,對危險的認知度很低,喜歡將手上的玩具放入口中,這樣玩具中的有毒成分很容易通過唾液進入兒童體內,造成無法挽回的危害。目前,歐盟對玩具中化學物質的監控主要包括重金屬、增塑劑、偶氮染料、甲醛、阻燃劑、多環芳烴等項目。就近期RAPEX通報信息來看,問題集中在特定元素(重金屬)遷移量超標和鄰苯二甲酸酯類增塑劑含量超標兩個方面。
當然,歐盟對于玩具產品安全性能的管控不僅限于機械物理性能、燃燒性能和化學性能,對電動玩具可能造成的電擊危害或者電磁兼容性能危害進行預防和控制也是其必不可少的組成部分。協調標準EN 50088、EN 300 200、EN 301 489等規范了這方面的安全技術要求。
玩具安全標準也在不斷進步更新
隨著社會進步,《玩具安全指令》(88/378/EEC)的不足之處逐漸暴露,已經難以確保兒童玩具的安全性和市場監管的有效性,于是2008年歐洲議會提出新玩具指令草案,同年12月18日投票通過,并于2009年7月19日起正式生效。歐盟新玩具安全指令(2009/48/EC)主要更新有:制定19種重金屬更嚴格的限制,明確玩具產品應滿足包括REACH法規在內的歐盟通用化學品法規要求;加強了防止兒童吞食玩具小部件引起窒息和放入口中的玩具引起噎塞的要求;進一步強調了關于玩具警告標識的要求。至此,歐盟已構筑了一道堅實的防護網,保障各成員國消費者擁有安全的玩具。
作者單位: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技術支持部
附:
ZHTC簡介
珠海出入境檢驗檢疫局技術中心(Technical Center of Zhuhai Inspection Quarantine Bureau)簡稱ZHTC,是權威、公正的第三方檢測機構。(網址:www.zhtech.cn)
ZHTC是中國合格評定國家認可委員會(CNAS)首批認可實驗室,獲得國家認證認可監督管理委員會頒發的資質認定計量認證證書,是美泰認可供應商檢測機構,CQC委托檢測實驗室,國家質檢總局推薦的RoHS檢測實驗室,獲得CNAS認可的童車實驗室,出具的報告具有國際公信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