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9年的中國車市,是國際金融危機到來時的諾亞方舟。產銷突破1300萬輛的鮮紅業績讓中國一躍成為全球第一大汽車市場。
進入2010年,迎接購車者的第一個關鍵詞是購置稅優惠政策縮水。很多人還沒從去年年末車市的異常火爆中清醒過來,1月稍顯冷靜的車市讓購車者開始左右搖擺。
2010年的車市是否還會有新的政策驚喜?如果沒有,該不該出手?最值得購買的私家車類型是什么?
整體價格沒有變化
1月20日,東風本田啟動第二工廠建設,其將成為日本本田在中國的最大合資生產基地。東風本田執行副總經理陳斌波預計,“東風今年的產量增長是40%,整個武漢市的汽車產量預計是150萬輛。”而此前三年,東風增幅為30%。
購置稅上調會不會影響中國車市?陳斌波認為,“去年一整年汽車行業增長很快,有人覺得是國家利好政策的促進。我覺得這只是一個誘因,真正的原因是剛性需求的釋放。”
武漢斯巴魯汽車武漢建銀銷售與服務4S店市場部經理吳振認為購置稅上調只會對一部分車型產生波動,但對一些個性化品牌和高端車型的影響很小。“對第一次購車,接受價格在15萬左右的消費者可能會有些影響,但持續時間不長。”
“1995年是中國的第一次汽車購買熱潮,15年過去了,第二次汽車更新周期已經到來。”武漢理工大學教授、汽車專家胡樹華把2010年看做是中國車輪經濟時代的正式到來。
與汽車剛性需求相呼應的是汽車價格的堅挺,湖北汽車行業協會秘書長葉向陽預計,“長期來看,受剛性需求的影響,今年汽車價格與去年相比變化不大。目前的汽車波動將延續到3月底,4-10月將是汽車的旺季,10月份汽車的價格將小幅上揚。”
湖北三環金通汽車有限公司市場部王燁根據銷售情況總結,“2009年汽車購買力的提前釋放和國家優惠政策的調整,可能會使2010年的車市不如去年那么火爆,但仍然向好。”
7、8月仍然是出手的好時機
對于眾人熱議的“產能過剩”,學界、行業和分析師的共同聲音是“不存在”。
“產能過剩是少數人的一種炒作,學過經濟學的人都知道,這是一種自然經濟現象,是正常的市場競爭下的一種投資逐利行為。中國汽車產業目前不存在產能過剩,2000萬輛才是適合中國市場的汽車產量。”胡樹華強調。
“緊俏車型,特別是進口車仍然在上半年提不到貨。”吳振建議消費者將購車時間推遲到7、8月。“上半年是各大廠家推出新車型的時間,價格一般偏高。7、8月是車市的淡季,等到9月份又會迎來新一輪上漲。”
“4、5月和9、10月是中國傳統的車展時間,所謂優惠,實際上價格偏高。”王燁提醒購車者。“特別是一些合資主力廠家根據去年的情況對產能進行調整,這些壓力會轉移到下游經銷商。經銷商也許會在今年出臺一些新的優惠政策適應今年的銷售。”
今年的選擇更多
“日產今年會在武漢推出新能源車型,本田也會在二廠計劃中加入新能源這一塊。國家會對每輛車做5-6萬元的補貼。如果整個社會都來支持,也許中國的汽車產業和國外差距會變小。”胡樹華發出購買新能源車的倡議。
王燁則認為,“新能源車剛推出,各方面條件都不成熟,價格也不會低。而且在武漢加氣也不方便,對出行會造成影響。只能說在今年多了一種選擇吧。”
吳振的建議是旅行版的SUV。“它比SUV體積小,又具有越野性能。但是排量又比越野車小,比較經濟實惠。”
以舊換新是即將出臺的新版《汽車產業政策》的重要內容之一。吳振認為因為國家政策的傾斜,今年真正參與的廠家會變多,這也是購車者應該考慮的因素之一。
受汽車產業走強的影響,武漢日漸成為全國的關注點,以東風集團為代表的武漢在許多媒體和專家眼中當之無愧地進入中國汽車城市前三甲。
汽車分析人士表示,“武漢的汽車行業品牌、技術結構都將在今年有更大提升,隨著產業規模的擴大,對電子、化工、機械等行業都有帶動作用。單單一個本田開二廠,就需要至少1000個工作崗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