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玉川
日前有媒體稱,日本首相鳩山由紀夫可能于今年借參加上海世博會“日本日”活動之機前往南京,進行“公開而坦率的道歉”。雖然日本政府隨后否認了這一報道,但輿論仍認為有一定根據。筆者認為,即使傳言是真的,中方也不宜對鳩山的“南京之行”期待值過高。
首先,鳩山內閣能否堅持到6月都是未知數。從日本國內政局看,鳩山政治獻金作假問題雖然在司法上告一段落,鳩山本人未被起訴,但日本共同社的最新民調顯示,有高達74.9%的被調查者表示對鳩山首相有關政治獻金作假所做的說明“不能接受”。 鳩山政治獻金作假問題余波未平,民主黨干事長小澤一郎的資金管理團體2004年購買土地時所用巨額資金的來源問題又起波瀾。受金錢丑聞的影響,鳩山內閣的民意支持率已由成立之初歷史上的72%急降到目前的47.2%。
其次,中方的期待值過高將會增加鳩山“南京之行”的國內壓力。鳩山是個政治領袖,在參議院選舉前訪問南京,鳩山考慮最多的應該是此舉對民主黨的參議院選戰“得”多還是“失”多。持“否認日本侵略中國歷史觀”的右翼在日本國內擁有一定的市場和影響力是不爭的事實,他們將會極力阻撓鳩山訪問“南京大屠殺紀念館”并進行“謝罪”,中方的期待值過高將會增加鳩山“南京之行”的國內壓力,使這一外交安排“見光死”。
第三,中方的期待值過高可能會提高日方的外交要價。眾所周知,“等價交換”是國際外交領域的“潛規則”。鳩山訪問南京本來是解決歷史問題、改善兩國國民感情的雙贏之舉,但日本媒體已有“中方主導”這一外交安排的言論,如果中方對此期待值過高,日方很可能就會利用中方的期待,提高在東海油氣田開發等問題上的外交要價。
第四,鳩山的“南京之行”并不能保證徹底解決中日間的“歷史問題”?;仡櫼幌轮腥贞P系的歷史,1997年,時任首相的橋本龍太郎參觀了沈陽“九·一八紀念館”,2001年,小泉純一郎參觀了盧溝橋“中國人民抗日戰爭紀念館”,但兩位日本首相的參觀并未能解決中日間的“歷史問題”。中日之間的“歷史問題”,根源在于日本國內的歷史教育,如果日本不進行正確的歷史教育,在青少年中形成正確的歷史觀,中日之間就很難翻過這一頁?!ㄗ髡呤乔迦A大學國際傳播研究中心研究員。)
環球時報2010-0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