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 勇
我國應對金融危機短期刺激政策研究
■于 勇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并逐漸蔓延到全球,世界經濟形勢變得非常惡劣。由于外需萎縮,長期以來一直作為我國經濟發展重要支撐的出口受到強烈沖擊。為有效應對金融危機影響,我國將保增長作為經濟工作首要任務,并連續出臺了一系列刺激經濟增長的宏觀調控政策,其中包括家電下鄉、汽車下鄉、家電以舊換新、汽車以舊換新、建材下鄉等多項以財政補貼為基礎,旨在刺激國內消費需求、拉動內需增長的短期公共政策。
然而,隨著“十二五”的即將到來,轉變經濟增長方式將成為今后一個時期經濟工作的主線。我國的公共政策尤其是中長期政策的重心必將順應這一主線,更加注重產業結構調整、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在這種大背景下,當前仍在實施的短期公共政策究竟會取得怎樣效果,又會對中長期公共政策的制定和實施產生哪些影響呢?現以家電下鄉政策為例,將其作為短期政策的一個縮影,對政策實施效果進行初步分析。

(一)政策實施情況
家電下鄉政策起始于2007年12月,在全國三省一市試點。2008年12月試點范圍推廣至14個省、市、自治區,我省成為試點推廣省。2009年2月,家電下鄉在全國鋪開,納入政策范圍的下鄉產品品種也逐步擴大。考慮到政策實施范圍和產品品種處于不斷變化中,為保持數據前后的可比性,特選擇冰箱這一種產品,通過其銷售量的變化進行政策執行情況的分析。
根據相關統計資料,2003-2009年我國國內冰箱銷售量分別為:1244.1、1670.2、1442.9、1830.6、2475.7、2607.6、3930.0萬臺。利用趨勢線方程測算,得出2008年和2009年國內電冰箱銷售量預測值分別為2519.7萬臺和2782.1萬臺,再采取簡單前后對比評估法獲取評估值,可知2008年家電下鄉政策刺激冰箱需求約為87.9萬臺,作用并非十分顯著,其中可能有未考慮到金融危機影響冰箱實際需求量、在少數省份試點效果有限、起步階段政策鋪開需要一個過程等因素。而2009年的評估值約為1148萬臺,是2008年的13倍,即便扣除當年家電以舊換新政策刺激消費需求大約800萬臺左右,刺激效果也應該是2008年的4-5倍。
再從我省來看,2009年全省家電中標企業生產家電下鄉冰箱產值97.5億元;今年上半年產值69.9億元,同比增長34.5%,相當于全省全部冰箱總產值的50.4%,推動全部冰箱總產值增長23%,其中家電下鄉冰箱貢獻15.9個百分點。
(二)政策效應評估
從前面的分析可以知道,我國刺激消費需求的短期公共政策在短期內發揮了很好的作用,取得了較為理想的效果。主要表現在:
一是拉動了農村消費。通過發放財政補貼實際降低了家電產品的價格,在農民收入沒有明顯增長的情況下,提高了對家電產品的消費需求。
二是改善了農民生活質量。在家電下鄉政策的帶動下,家用電器作為耐用消費品在農村的普及速度加快,推動農村家庭消費結構升級,有助于提高農民生活水平。
三是扶持了企業發展。很多家電生產企業因金融危機導致出口下滑而產生的大量庫存,因家電下鄉政策得以有效消化,暫時擺脫了銷售困境,同時還有部分企業進一步擴大了產能,即期效益明顯提升。
應該說,在目前情況下,家電下鄉這一短期公共政策確是讓政府得民心、企業得發展、農民得實惠的一項民心工程,對擴大消費規模、促進家電產業擴張、推動經濟增長、應對金融危機影響發揮了重要作用。

(一)我國中長期政策取向
黨的十七大報告指出,實現未來經濟發展目標,關鍵要在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方面取得重大進展,要提高自主創新能力,建設創新型國家,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加強能源資源節約和生態環境保護,增強可持續發展能力。
十七屆五中全會通過的十二五規劃建議也提出我國中長期經濟社會發展目標是經濟平穩較快發展,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城鄉居民收入普遍較快增加,社會建設明顯加強,改革開放不斷深化,轉變經濟發展方式取得實質性進展,綜合國力、國際競爭力、抵御風險能力顯著提高,人民物質文化生活明顯改善,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基礎更加牢固,堅持擴大內需戰略,加強和改善宏觀調控,建立擴大消費長效機制,優化投資結構,加快形成消費、投資、出口協調拉動經濟增長的局面。
由此而知,我國中長期經濟政策的的重點應當在于調整產業結構、淘汰落后產能,把粗放的、耗費能源和污染嚴重的經濟增長方式轉變為集約的、資源節約和環境友好型的、技術含量高的經濟增長方式,同時擴大內需,平衡消費、投資和出口需求,啟動經濟的良性循環,保證經濟的長期可持續發展。
(二)短期政策對中長期政策的負面影響
1、不利于消費需求的長期拉動。短期政策是依靠大量財政投入,在農民實際收入并未得到提升的情況下,通過強力刺激在短期內取得效果。一旦政策結束,家電產品價格將回歸真實水平,農民對家電的需求也會正常化,同時還存在部分農民為享受政策而借款提前消費的情況,這必然影響未來的消費能力。因此,政策結束后農民對家電產品的需求無法維持,拉動消費的效果會下降。
2、不利于產業結構優化調整。表面上看,家電下鄉使家電生產企業擺脫了生產和銷售困境,但實際上卻使家電企業應該削減的過剩產能得以維持,甚至還有企業不顧技術裝備、產品水平不高的實際,借機繼續低水平重復建設,擴大了產能。在刺激政策退出、外需一時難以恢復的情況下,家電行業產能過剩的問題將愈發凸顯。所以,長期來看,家電下鄉并不能很好地引導產業升級、淘汰落后產能,推動經濟方式轉變。
中長期政策的目的在于調整產業結構,建立經濟的良性循環;短期政策的目的在于刺激需求,開啟市場。但無論哪種政策的確立,都必須在科學發展觀的指導下進行,因為中長期政策不是短期政策的直接疊加,短期政策也不是中長期政策的簡單細化,兩者之間相互聯系、相互影響。
因此,我們應當充分考慮隨時都在變化的內外部條件,增強制定政策的針對性和靈活性:在制定短期政策時要兼顧中長期政策的方向;短期政策結束時要逐步穩健退出,留給產業適應的時間;在實施短期政策、投入補貼時,注意對建立市場良性循環的引導,努力做到中長期目標融入短期任務、短期任務為中長期目標服務,實現兼顧兩者、良性互動,以此來推動經濟平穩、健康、可持續發展。
中國科學技術大學管理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