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政言
宿州是如何搶到百麗的
■蘇政言
百麗集團是世界品牌實驗室最具價值品牌排行榜上中國第一鞋類企業,更是除“耐克”之外全球排名第二的鞋業巨頭。百麗鞋業(宿州)一期用地即可形成500余畝、投資5.5億元、容納員工2萬人就業的龐大規模。
如此大的品牌項目,落戶宿州,讓到此調研的安徽省省長王三運感嘆,“百麗現象”值得研究。
百麗緣何落戶宿州?宿州市為招來這只“金鳳凰”付出了怎樣的努力?對此,宿州市委政研室、宿州市開發區進行了深入調研。

百麗之所以能選擇宿州,宿州籍老鄉、廣州鼎興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總經理梁興干等介紹是重要的環節。
人脈資源是招商引資的基礎,是一筆潛在的無形財富。據了解,在珠三角的宿州籍人士中,以企業家、白領為多,層次較高,實力較強,多數人經過多年努力,在各自的領域有所作為,而且他們家鄉觀念很強,具有很強的凝聚力。宿州在珠三角開展招商引資活動時,這批素質較高的宿州籍鄉友成為他們招商的寶貴資源。
人脈為宿州搶到百麗邁出了第一步。而此后更重要的是兩者需求與供給的契合。
百麗從珠三角轉移到宿州這樣一個欠發達地區,主要是追逐低成本的市場利益和“用工難”的驅動。
在珠三角地區,像制鞋這樣勞動密集型的產業,近幾年其產品價格競爭優勢逐步喪失,生存空間越來越狹小,比較利益越來越低;外加能源原材料價格、水電成本、住房廠房租金、人力成本、社會管理費用上升等進一步抬高了企業成本,在市場利益驅動下,珠三角像百麗這樣的勞動密集型企業開始向外遷移。據測算,宿州綜合成本只是沿海發達地區的60%,比省內沿江地區也有較大優勢。
同時,根據對大量農民工外出打工意向調查顯示,60%的愿意選擇就近就地就業,這樣不僅可以解決背井離鄉帶來的精神上的痛苦,而且本地就業沒有地域文化差異,易于融入,能夠減少心理問題的發生。
制鞋業女工為多,她們在婚前渴望看看外面的世界,而農村大多數女孩子20歲左右就要結婚生子,拖家帶口外出打工很不方便;同時,由于金融危機的影響,以及勞動力輸出地的經濟發展和國家政策對三農的優惠,加上“空巢老人”與子女教育的社會問題,使得20-45歲女工外出打工減少,加劇了用工難的困境。而這一年齡段的工人卻是企業最需要的熟練工人,其中不乏企業緊缺的中層管理人員、技術人員。這方面由于歷史的機緣,深圳是宿州籍打工者的主要目的地,大量的返鄉宿州籍員工自然也就成為百麗鞋業最青睞的目標人群。
相對于百麗的追求,宿州的后發優勢明顯凸現。
宿州有勞動力資源340萬,常年外出務工人員超過130萬,且價格較為低廉,具備發展勞動密集型產業的優勢。和皖江城市相比,無民工荒之擔憂。經過多年的發展和勞務輸出,培養了百萬具備良好素質的兼業型農民,有大量工人存在,企業可以迅速擴張。
而且宿州全市各類職業技術學院、學校有19所,常年能培訓一支具有一定產業素質、專業技能的勞動大軍,完全可以滿足鞋革企業用工需求。
在勞動力成本方面,本地工人工資低于沿海發達地區30%—40%。土地方面,宿州市土地資源儲備豐富,現有六個省級開發區,能夠滿足投資客商項目用地的需要。而且宿州工業用水、用電供應充足,用工有土地和新農合等社會保障,標準與東部相比相對寬松。這些條件使宿州產業綜合成本遠遠低于沿海發達地區,極具承接產業轉移的綜合優勢。
不僅如此,宿州在原材料資源等方面也具有很大的優勢。黃淮海地區平原廣闊,自古以來就有飼養黃牛的習慣,而宿州市恰是黃淮海核心地帶,百麗所需皮革原料60%來自宿州籍老鄉的鼎興皮革制品有限公司?!爱斚?,百麗等企業向原材料產地轉移是一個重大的趨勢?!币晃凰拗莨賳T在分析東部沿海產業向內地轉移時稱。

由此可見,隨著軟硬件環境的改善,百麗的追求與宿州的優勢,有了結合的機會。
中西部地區的交通、通訊和能源基礎設施逐步完善,制度環境、投資環境、市場環境大大改觀,外加低廉的土地、勞動力成本和豐富的資源,對珠三角等地勞動密集型企業具有很大的誘惑力。為了擴充產能、擴大市場占有率而到中西部地區投資設廠,成為像百麗這樣的東南沿海制鞋業在發展到更高階段上的戰略選擇。宿州處于沿海勞動密集型產業向內陸梯次轉移第一階梯,又是安徽離出??谧罱某鞘?。這種面向海洋、背靠內陸的優勢區位,成為百麗鞋業為同時占領出口和內銷市場,而進退有據的最佳目的地。
百麗能落戶宿州,還得益于宿州“搶”的精神。
項目是拼出來的,是搶出來的。宿州上屆市領導從深圳鄉友處得知百麗有意向內地投資的意向后,即以搶抓機遇的強烈意識,迅速行動,特地邀請他們到宿州投資。在此后的時間里,兩屆市領導一直保持著與百麗的密切聯系,矢志不移、緊盯不放,不斷創造機會和條件,經常邀請其高級管理人員來宿州參觀考察。
百麗原本計劃在安徽池州或河南等地投資,但由于種種原因未能如愿,決定另行選址。機遇稍縱即逝,一向高度關注百麗的宿州市領導,敏銳地把握這一時機,以積極主動的姿態與百麗熱線聯系、及時溝通。利用節假日和有關會議、活動機會赴深圳,市委、市政府主要負責人和分管負責人分別帶領有關人員多次奔波于宿州、深圳之間,加強與百麗高層領導接觸,認真推介宿州,與該公司真誠洽談合作意愿,百麗(集團)鞋業的高管層也多次來到宿州考察。
精誠所至,金石為開。在宿州市兩屆政府的艱辛努力下,百麗終于落戶宿州。
進入實質性合作階段后,宿州市委、市政府實行跟班負責制,委派分管市領導專門負責,市經濟開發區具體協調解決百麗提出和遇到的各種問題。
首先,及時幫助解決項目初期服務工作。剛開始,百麗只來了幾個工作人員,宿州開發區及時抽調人員,從臨時辦公場所到設計規劃,到環評審批等,開發區責任明確,指派專人帶隊負責,認真做好服務保障,幫助解決后顧之憂。
其次,務實高效地做好開工前準備工作。為確保征地工作順利進行,2009年7月宿州市開發區成立專門機構,由一名副主任掛帥,從規劃建設局、社會事業局和公安分局等抽調專門人員,深入兩個村9個村民組做宣傳發動工作。
2009年 8月,包括道路在內的1000多畝地全部征集完畢。
不僅如此,宿州還完善了基礎設施。為使百麗早日竣工投產,不影響百麗2010年6月9日的投產慶典,開發區加快修建外環二路、宿蒙溝橋和拂曉南路,在慶典前全部完工。
此外,宿州還對百麗遇到的問題誠心相待,排憂解難。一個典型例子是幫助百麗招工。宿州市電臺、電視臺和拂曉報免費為百麗進行招工宣傳,勞動力市場免費為其提供攤位;開發區組織專門人員為企業招工,聯系技術學校和一職高為百麗先期進行3個月的員工培訓,現已招聘3000名工人上崗。
在一次調研中,王三運將百麗落戶宿州稱為“百麗現象”,并認為對安徽承接產業轉移具有典型的示范意義。
那么,從“百麗現象”中能看到什么?
首先,主要領導重視是承接產業轉移成功的關鍵。在招大商、引巨資的過程中,黨政主要領導親自掛帥、親力親為,不僅有利于大項目的引進落地,而且有利于重商敬商濃厚氛圍的形成。
同時,事業是干出來的,干是最有說服力的行動。宿州市委、市政府緊緊圍繞“全黨抓經濟,重點抓工業,集中精力上項目”的思路,充分發揮外在優勢、顯在優勢和潛在優勢,幾年如一日地改善發展環境,連續實施了“大項目攻堅年”、“招商引資突破年”和“招商引資百日競賽”等活動,把項目建設作為干部的第一責任、第一能力、第一政績。
宿州每年組織兩次全市招商引資觀摩活動,市主要領導帶領市直主要部門和各縣(市、區)黨政一把手,逐縣區實地觀摩新開工項目、竣工投產項目,著力鍛造一支招商引資的高素質團隊;市級領導分包億元以上大項目,從項目洽談到竣工投產全程負責。同時,成立投資項目服務中心,以政府支持、市場運作、個性服務為運行模式,為招商引資、項目建設提供全方位服務。百麗等一批大項目落戶宿州,正是這種立足于會干事、干實事、干成事的各級干部長年堅持不懈、集中攻堅的結果。
“百麗現象”中蘊藏更重要的規律是:承接產業轉移的競爭很大程度上是“軟環境”競爭,表面上看,百麗之所以投巨資于宿州,是宿州市干部用心、用誠、用細節、用高效優質服務、用優良作風來招商引資的結果,其實背后更本質的是以打造現代服務型政府為主要內容的“軟環境革命”。
近年來,宿州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環境的改善與政府的規范運作和服務意識的強化,認真開展“四民”、“四企”活動,打造“四型”機關,學習先進地區成熟的公共管理經驗,改善行政作風,提高行政效率,強化政府規范運作和服務意識,切實為企業創造一個良好的體制環境、人才環境、工作和生活環境以及產業配套環境,在全社會營造了親商、安商、富商、互利共贏的氛圍,“軟環境”轉化成了生產力,提升了綜合競爭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