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 柯,葛 嘉,黃天文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瀑布溝水電站點檢定修管理模式的探討
宋 柯,葛 嘉,黃天文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為提高設備巡檢質量,避免人為漏檢錯檢,實現設備管理的"規范化、標準化、信息化",瀑布溝水電站正在探索一套點檢定修管理模式。介紹了瀑布溝電站以設備主人為核心,組成包括運行人員、技術主管等在內的五層設備防護體系的點檢定修管理模式,實現對設備進行狀態分析,對檢修質量和成本進行管控,從而有效避免機組欠維修和過維修。
點檢定修;設備管理;體系
瀑布溝水電站作為大渡河梯級開發中的骨干水電站,裝有6臺600 MW立軸半傘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按照“運維合一,大倒班”和“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管理模式,瀑布溝水電站現場運行維護人員巡檢的質量和采集的數據就成為影響電站安全穩定運行的關鍵環節之一,直接關系到是否能夠及時發現異常,提前排除故障,避免事故發生。因此,對設備和場所進行日常巡檢、專業點檢和試驗輪換,進而及時了解設備狀況,發現設備缺陷,合理安排設備的維護檢修。
傳統的計劃檢修管理是按照時間為基礎的維修,它存在大量的“過維修”現象,維修費用高,綜合效率低。點檢定修管理是全員、全過程對設備進行動態管理的一種設備管理方法,它可有效地防止設備的過維修和欠維修,提高設備的可靠性,降低維修費用。瀑布溝水電站正在探索一種有效的點檢定修管理模式,使之適用于瀑布溝水電站生產管理和技術管理模式,從而有效提高設備管理能力。
水電站實施點檢定修,就必須建立適合點檢定修和本企業特點的設備管理體系,其中構建適合的生產管理組織機構是重要條件。瀑布溝水電站采取“運維合一”的生產管理模式,與之匹配的是專業技術負責人專業決策的技術管理思路,瀑布溝水電站擁有技術管理委員會、技術監督網(下設11個專業技術監督小組)和23個生產設備管理小組,每個生產設備小組采取設備主人負責制,全面負責設備全周期管理見圖1,圖2。

圖2 技術管理模式
瀑布溝水電站點檢定修的設備管理模式是以設備主人為核心,組成包括運行人員、技術主管和專業負責人在內的五層設備防護體系,對設備進行狀態分析,對檢修質量和成本進行管控,點檢定修制主要職責在運行維護處,運行維護處是電站生產設備管理的責任主體,接受電站生產技術處和安全監察處的監督和管理,設備主人是點檢具體責任人,接受技術主管和專業技術負責人的指導,主要職責有:
(1)負責所轄設備的點檢定修管理,執行生產設備及附屬系統的點檢定修。
(2)負責執行總廠技術標準、規程、規定,全面負責所轄生產設備的全生命周期管理。
(3)負責編寫、審查所轄設備的運行分析報告,設備事故調查報告、事故分析材料、技術改造方案等。
(4)負責編制所轄設備的規程、設備編碼、重大技術改造方案、重大設備檢修異動申請和報告等。
(5)負責核查所轄設備的備品、備件,提出設備備品、備件的定額。
(6)負責所轄設備資料的收集、統計及設備資料上傳服務器等管理工作。
(7)負責參與所轄設備的檢修、改造全過程管理工作,履行見證程序、出廠驗收、設備調試、圖紙資料、定值管理等工作。
(8)參加總廠專業技術會議,負責組織所轄設備的標書審查、專業培訓等技術活動。
(9)設備主人應建立設備臺帳并負責進行記錄,按周將臺帳記錄電子版上傳總廠設備樹備忘錄中。
點檢的基本原則就是定點找準設備檢查部位,定標準確定工作范圍,定人員專職點檢,定周期確定點檢時間,定方法明確點檢方式,定量進行劣化傾向性管理,定作業流程確定處理方法,定點檢要求,做到定點記錄、定標處理、定期分析、定項設計、定人改進、系統總結。點檢定修是一個完整的構成體,點檢是實現定修的基礎,定修是點檢的目的,并持續地對其效果不斷改進,通過實踐提高,再實踐,再提高,不斷提升管理水平,它反映了一個完整的PDCA的閉環管理見圖3。

圖3 PDCA的閉環管理
根據點檢定修基本原則,瀑布溝水電站將制定《設備日常點檢標準》、《設備專業點檢標準》,配合點檢定修管理標準,還將修訂現有《運行維護管理辦法》、《項目管理辦法》、《生產設備管理辦法》、《設備異動管理辦法》、《檢修規程》等管理辦法和規程。進一步規范了設備管理工作,明確了各部門職責,保證了設備管理體系的正常運轉。
設備的五層防護線,又稱五層設防,是設備點檢制的精華,是建立完整的點檢工作體系的依據。第一層防護線是運行人員的巡回檢查,重點要及時全面的發現故障,并采取有效措施防止故障擴大;第二層防護線是設備主人點檢,重點是對重要設備和系統做深入檢查、對存在的故障進行診斷分析;第三層防護線是技術主管和設備主人組成的精密點檢,對設備的關鍵部位和主要性能參數進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檢查測試;第四層防護線是專業技術負責人牽頭,技術主管和設備廠家人員進行的技術診斷和劣化傾向管理。第五層防線是技術監督機構或電站外聘專家對設備進行的精度性能測試。
瀑布溝電站根據機組的安全性、可用性、可靠性、經濟性、環保性、維修成本以及檢修的難易程度和工期達到平衡統一為設備分類原則,將設備分為機械系統、一次系統、監控系統、保護系統、自動化系統和其他系統。
鑒于監控、保護、自動化專業在電站中的重要性,該專業的設備由瀑布溝水電站自主管理和維護,電站為此必須配備足夠的人員和力量來保證保護專業的管理和維護,同時必須保證上述專業人員具備足夠的技術能力同時保證人員的相對穩定。設備的點檢定修管理必須由電站的專業人員來完成,這包括設備日常維護管理、缺陷管理、備品備件管理、檢修計劃管理、檢修費用管理、設備臺帳和技術檔案管理等,也就是說設備的核心技術必須掌握在電站技術人員的手中。
水輪機、發電機、大壩機械及其主要附屬設備的管理由電站運行維護處來完成,在機組計劃檢修中將部分檢修工作進行外委,但是檢修技術管理必須由設備主人、技術主管、專業技術負責人進行控制和掌握,承包方的檢修技術方案必須得到設備主人、技術主管和專業技術負責人的審批,檢修過程的鑒證點必須至少得到設備主人的簽字認可。關鍵的問題就是電站必須實現對核心設備的技術管理和控制。
主變、GIS、IPB等設備及其主要附屬設備的管理同樣由電站運行維護處完成,在檢修期間,應聯系設備廠家人員或者技術監督機構人員,由電站人員和設備廠家人員或者技術監督機構人員掌握檢修技術管理。設備廠家人員或者技術監督機構人員提供的檢修技術方案同樣必須得到設備主人、技術主管和專業技術負責人的審批。
高速電梯、消防設施等設備的維護國家有明確的規定必須由具有專業技能的認證人員來完成,因此上述設備系統的維護管理委托具有專業資質的單位進行維護。瀑布溝水電站對大壩、庫區的維護管理工作進行外委,督促承包方按時進行大壩安全監測資料收集整理,根據短期、年度和長期進行資料整編分析。協同承包方每年汛后編寫水電站度汛大事記,及時做出防汛工作總結,提出改進意見。
(1)構架點檢硬件系統設備。點檢設備包括點檢儀和現場標示,點檢儀部分提供巡點檢任務管理和數據采集功能,現場設備標示部分安裝在現場,起到定位和任務篩選的作用,同時它也為考核到位提供技術手段。
(2)應用計算機軟件對設備缺陷、定檢任務、備品采購、材料費用進行管理。通過計算機軟件的應用,進一步完善了設備管理流程,對日常發生的設備缺陷和定期維修工作進行管理,跟蹤缺陷的發現、消除情況,安排和跟蹤定期維修任務,及時了解設備信息,為狀態檢修工作提供參考和決策依據。加強了備品管理工作,對備品的訂購計劃、采購、庫存和材料費用的使用情況進行動態跟蹤,為搞好狀態檢修工作和降低維修成本提供了幫助。
(3)建立實時數據分析平臺。該平臺可以使點檢員遠程監視設備運行工況,同步獲取集控室的運行參數。點檢員可以根據個人需要,個性化設置所關心的設備的運行數據,查閱設備運行歷史曲線,使技術人員坐在辦公室就可以實時了解只有在集控室才可以看到的信息,并通過實時數據有重點的進行現場點檢工作。
(4)完善計算機管理軟件。設備管理軟件集成了全廠設備信息、日常維修任務策劃、點檢任務策劃、設備狀態管理分析、檢修/技術管理日志等五個模塊,加強了各級管理人員對設備狀態信息的交流和工作反饋,提高了管理效率。通過不斷的改進,軟件功能日漸豐富,各類信息逐步整合在同一個平臺上,點檢員可以通過這個平臺獲取各類信息,也可以通過填寫點檢日志的方式,為他人提供信息。
隨著四川省電力市場化進程的不斷推進,電源建設不斷增多,電力市場的競爭將日趨激烈,能否提供安全可靠、質量穩定的“電”將是瀑布溝電站立足于電力行業、實現較好經濟效益的關鍵。健全維修管理體系是電站增強競爭力的重要手段之一,是保證瀑布溝電站設備安全、可靠和經濟運行的基礎。點檢定修制是適合當前電站較好的設備管理體系,要在實踐過程中不斷完善,探索一整套適應瀑布溝電站的點檢定修管理制度,會對提高電站設備可靠性和設備管理人員的管理水平起到積極作用。
Discussion on management mode of spot inspection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of Pubugou Hydropower Station
SONG Ke, GE Jia, HUANG Tian-wen
(Guodian Daduhe Pubugou Hydropower General Plant, Hanyuan 625304, China)
t: In order to improve equipment inspection quality, avoid undetected and misdetected and realize “normalization,standardization and informatization” of equipment management, the Pubugou hydropower station is exploring “spot inspection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management mode. They regard equipment host as the core, establish five levels of equipment protection system to implement equipment condition analysis, repairing quality and cost control so as to avoid “ill-maintain” and“over-maintain”.
spot inspection and regular maintenance; equipment management; system
TV738
B
1672-5387(2010)06-0015-03
2010-10-08
宋 柯(1969-),男,高級工程師,從事水電站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