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業榮,魏文龍,周霖,張建軍,嚴映峰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應用
周業榮,魏文龍,周霖,張建軍,嚴映峰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主要負責管理大渡河中游瀑布溝、深溪溝兩座大型水電站。在總廠籌建之初就全面參與工程建設,做到“建”“管”緊密配合,實現工程項目的“無縫”交接。介紹瀑電總廠推行“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及實施效果。
工程建設;管理模式;實施;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以下簡稱“瀑電總廠”)是國電大渡河流域水電開發有限公司新成立的發電總廠,是中國國電集團公司目前裝機最大的水電廠,位于四川省雅安市漢源縣和涼山州甘洛縣境內,主要負責管理大渡河中游瀑布溝、深溪溝兩座大型水電站。規劃主要送電區為成都、川西北和川南地區。
其中,瀑布溝水電站是國家“十五”重點工程和西部大開發標志性工程,是四川省災后重建中和本世紀以來投產的單機和總裝機容量最大的水電站,同時也是大渡河中游的控制性水庫,是一座以發電為主,兼有防洪、攔沙等綜合效益的特大型水利水電樞紐工程。該電站裝設6臺混流式機組,單機容量600 MW,多年平均發電量147.9億kW·h。水庫總庫容53.9億m3,具有不完全年調節能力。工程于2004年3月開工建設,預計2010年全部投產。
深溪溝水電站位于瀑布溝下游14 km,為瀑布溝水電站的反調節電站。裝設4臺軸流轉漿式機組,單機容量165 MW。工程于2006年4月開工建設,2010年內實現首批兩臺機組發電,2011年工程完工。
瀑電總廠在籌建之初,提出了“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新思路,在建設業主——瀑布溝水電建設分公司的大力支持下,積極在工程相關設計、招標與合同執行、設備監造與驗收、安裝監理與調試等方面,全面參與工程建設,做到“建”“管”緊密配合,實現工程項目的“無縫”交接。
瀑布溝工程的特殊地位、瀑電總廠對四川電力系統的重要影響、保證瀑布溝建設資金的需要、瀑電總廠管理模式的需要、適應電力市場改革創一流工作的需要,這五個因素決定了瀑布溝工程接管后不應出現“建”“管”分離方式下所存在的問題。這就迫使我們尋找新的工程建設和運行管理相結合的途徑。“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管理模式,就是在需要的推動下誕生的。
下面就瀑電總廠推行“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努力建設新型管理模式企業的整體思路、具體實施及實施意義和實施效果分析介紹如下。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整體思路是:在工程建設過程中,運行管理者與工程建設者緊密聯系,運行管理人員參與設計、招標與合同執行、安裝監理、現場調試、檢驗驗收等工程建設全過程的質量控制與管理,同時,將生產準備與工程建設緊密結合,使對工程完善性技術改進在建設期間完成,使工程運行管理所需的技術轉移提前進行,使工程設備的移交分步連續進行,直至全部工程竣工移交投產。
(1)在工程建設階段,最終用戶要熟悉和了解工程建設的每一個階段的任務、重點,將生產準備的任務和重點與之緊密結合。
(2)通過盡早掌握工程技術信息,在工程的設計或施工準備階段就及時發現和糾正可能出現的問題,使工程更符合安全運行的要求,而付出的糾正成本最低。減少在生產運營期的改造。
(3)瀑電總廠技術人員利用“無縫”交接提供的向工程產品上一工序融通的條件,可以提前掌握所需的技術,制定好防范風險的預案措施。
(4)在招標投標制下,工程建設采用分標段施工建設,由于運行管理者始終跟蹤每個標段的項目,做到一個標段的建設項目完工之后,即可辦理交接手續,讓完建項目發揮作用。
(1)轉變觀念,使“建管結合,無縫交接”具備實施條件
瀑電總廠首先讓每一位員工了解“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思路,同時積極與設計、安裝、監理等參建各方聯絡溝通,為這一管理模式的實施創造良好的內、外部環境。
(2)制定方略,使“建管結合,無縫交接”有章可循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具體實施主要是在兩個方面:一個是圍繞工程建設全面進行生產準備,另一個是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工程建設。這兩者是相輔相成、緊密相連的。在籌建之初,瀑電總廠對所要開展的工作和需要解決的問題進行充分地預計和分析,從設計開始,分階段地明確了瀑電總廠的工作目標、責任、實踐時間,制定了詳細的接機發電倒計時計劃,對參與瀑布溝工程建設和生產準備做了系統、周密的安排。
(3)分解實施,使“建管結合,無縫交接”落到實處
全方位全過程參與工程建設是成功實施本模式的關鍵。運行管理單位參與工程建設的程度,決定了其在優化設計、質量控制方面所發揮的作用。瀑電總廠對所管轄范圍內設備的設計、制造、安裝調試等關鍵環節,均全面參與,全面跟蹤,與相關方在各個環節共同把好質量關,將影響設備穩定運行的因素消滅在萌芽狀態。
1 )參與設計階段工作,從工程產品初期提出用戶需求,提出完善化意見。
自籌建起,瀑電總廠就參與所轄設備標書文件編制、招評標、合同談判、設計聯絡會,在設計階段核查產品的性能、條件、使用環境、技術等與未來使用條件的一致性和合理性,查找設計疏漏,分析設計缺陷,在工程產品的設計階段提出完善化意見。截止目前,瀑電總廠通過參加所轄設備標書文件編制、設計聯絡會等,提出了1 154項設計修改意見,采納了1 048項,或優化了設計方案,或消除了安全隱患,或方便了運行管理,或節省了工程投資。
2 )積極參加設備監造、出廠驗收等工作,協助控制設備質量,盡量使設備在出廠前消除缺陷。
瀑電總廠積極爭取業主有關項目責任部門的支持,對涉及將來由瀑電總廠管轄的設備安排瀑電總廠技術人員參加設備駐廠監造、出廠驗收和開箱驗收等,協助設備制造階段的質量把關,盡量使設備在出廠前或交付安裝前消除缺陷。至今,通過參加設備駐廠監造、出廠驗收和開箱驗收工作,這種以最終用戶的身份更有利于控制設備質量,既減輕了有關部門的工作量,又有利于設備穩定運行和減少業主經濟損失。
3 )積極參加現場安裝、監理與調試,既參與安裝質量控制,又提前熟悉了設備,掌握相關技術和資料。
參加現場安裝、監理與調試是“建管結合”的關鍵環節之一。瀑電總廠技術人員在調試階段全過程跟蹤在現場,可以及時、準確掌握設備信息,熟悉操作技能,為接管后機組穩定運行打下了良好的基礎。
4 )承擔關鍵項目的實施工作。
瀑布溝電站計算機監控系統不僅決定了瀑電總廠自動化水平,而且是制約機組能否按期投產的關鍵因素之一。應用軟件采取以瀑電總廠人員為主負責、與供應商聯合開發的方式進行。這種聯合開發既降低了項目的投資,加快開發進程,又培養了掌握關鍵技術的人才。聯合開發組不僅按期完成了應用軟件的開發任務,為機組聯合調試贏得了寶貴時間。同時通過聯合開發,瀑電總廠一批技術人員提前掌握了技術,在機組調試中占據了主動,保證了機組提前投產的需要。這完全得益于“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實施。
(1)“建管結合”搭建了技術培訓的平臺
建管結合模式的實施無形中為技術培訓搭建了一個絕佳平臺,既使培訓方式靈活多樣,提高培訓效果,又理論聯系實際,縮短培訓時間。為此,瀑電總廠一是邀請設計單位、廠家和參建單位技術人員進行技術講課;二是通過各種設計審查、招標、合同談判,學習招標、合同文件,了解技術要求,掌握質量控制標準;三是積極與項目管理、監理部門協商,輪流派人深入到機電設備安裝過程中去,在實踐中培訓;四是除專門組團到廠家培訓外,還利用駐廠家設備監造的機會進行技術培訓。
(2)“建管結合”有利于技術標準體系建立
技術規程、規范等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是運行管理中一項基礎而又十分重要的工作。“建管結合”為技術標準體系的建立提供了便利條件,瀑電總廠借此機會快速收集編制規程所需要的技術資料,編寫規程,還方便、快捷、廣泛地聽取各方面專家的意見,對保證技術規程與現場實際相符起了很重要的作用,大大減少因此帶來的安全隱患,提高運行管理的有效性。
(3)“建管結合”為及時收集整理工程技術資料創造了十分便利的條件
在工程建設期間產生出了大量技術文檔和圖紙,由于這些資料不是終版,一般情況下,瀑電總廠很難收集到。利用“建管結合”的優勢,廣開渠道,搜集大量設計、制造和安裝調試的技術資料,這樣,瀑電總廠技術人員在設備正式移交前就提前獲得了豐富的技術信息。為滿足前期技術培訓和員工業務學習的需要,在瀑電總廠籌建期間編制了系統圖冊,并做成電子圖冊,收集了大量設備調試和試運行的資料。
(4)“建管結合”便于技術人員認真分析研究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尋求對策,制定預案
通過廣泛地參與工程建設,瀑電總廠技術人員對設備性能和薄弱環節有了較為深入的了解,便于認真分析研究設備可能出現的問題,尋求對策,制定預案,并提前進行部分技術攻關。在機組運行期間,為提高對突發事件的響應速度,防止事故的擴大,瀑電總廠根據運行管理經驗和參與工程建設中收集的大量信息,組織專門人員對發電初期可能出現的故障充分預計,反復討論,制定了緊急情況下的應急預案,并適時進行完善補充,為瀑布溝機組接管后穩定可靠的運行提供保障。
(1)提高了設備的安全穩定運行可靠性
就瀑電總廠而言,單臺額定容量60萬kW在初期上游水位790 m條件下,按上網電價0.30元/kW·h計算,一天的直接經濟效益達300萬元左右。因此,瀑布溝機組少一次停機和提前一天投產都將產生巨大的經濟效益。在“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下,大大減少了因設計不合理、設備質量、安裝質量等帶來機電設備運行的不穩定因素,同時有力地促進了機組提前投產發電。
自2009年12月13日接管瀑布溝工程6號機組以來,瀑電總廠又相繼順利接管了5號、4號機組。截止5月25日,已累計發電19億kW·h。這充分證明了瀑電總廠“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的管理模式得到成功檢驗。
(2)減少了接管后的技術改造
按常規,機組投產當年進行一次大修,工期一般為45天左右。截止目前,瀑電總廠投產機組消缺性檢修減少停機檢修時間30天,單臺機增加發電量約3億kW·h(合計人民幣0.9億元)。自“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實施以來,瀑電總廠共提出設計修改建議1 000余項(其中絕大部分被采納),在安裝現場調試中發現質量問題400多項,并對所發現的質量問題及時提出反饋意見和解決措施建議,以使問題得到妥善解決,這無疑大大減少了設備設施接管后的改造工作。從已接管的3臺機組和泄洪設施的運行情況看,設備管理實現了一次性到位,接管后沒有必要進行大的設備項目改造,這將使生產成本大為降低。
(3)節省了工程投資
在設計之初,瀑電總廠技術人員經過認真分析研究后,提議對大壩LCU優化配置,取消放空洞LCU,將其作為遠程I/O接入大壩LCU,經專家分析論證,意見被采納。節省投資200多萬元,也方便了設備的運行管理。
(4)促進了工程施工進度
在項目管理和監理管理人力資源不足時,瀑電總廠輸送熟悉現場的技術力量,支持了工程管理的有效運作,大大縮短了調試周期,為機組提前投產贏得了寶貴時間。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的實施,為瀑電總廠順利接管并成功運行發電設施創造了條件,增強了人民群眾對瀑布溝工程建設成功的信心,增強了對建設社會主義事業的信心。
在“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下,接管方技術人員提前掌握設備性能,了解設備特性和不足,能有效地避免因不熟悉設備造成的誤操作,同時縮短了培訓時間,降低了培訓成本。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實施中,接管方技術人員參與了工程建設的全過程,不僅學習掌握了有關技術,還參與了項目管理,提高了瀑電總廠生產技術人員的管理能力,培養和造就了一批技術和管理人才。
“建管結合,無縫交接”管理模式是一種管理觀念的創新,是實際需要的產物。作為一種新生的管理模式,“建管結合,無縫交接”,它不僅適用于瀑布溝工程建設的其他后續項目,相信這一新生模式也會在將來的大渡河流域其余建設項目以及我國的其他水電工程建設項目中得到應用,并不斷完善,發揮更大的經濟效益。
Systematic thinking, scientific quantization and integrated application,striving to construct to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ZHOU Ye-rong, HU Ying-chun, HAO Li-hong
(Guodian Daduhe Pubugou Hydropower General Plant, Hanyuan 625304, China)
t: Th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s the core of enterprise human resource management. Based on production and management practice and modern performance management ideas, taking systematic thinking as premise, the paper explores comprehensively establishing performance target system, the relationship among all level managers in performance and standardized processing performance results. This provides reference for total performance management system constructing.
human resource; performance management; application
TV741
B
1672-5387(2010)06-0001-03
2010-10-08
周業榮(1972-),男,廠長,高級工程師,從事水電廠生產管理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