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葉,王 寅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瀑布溝水電站機組運行可靠性分析
李 葉,王 寅
(國電大渡河瀑布溝水力發電總廠,四川 漢源 625304)
水輪發電機組的穩定可靠運行不僅是對機組自身穩定性的一種保障,也是對電網安全穩定運行的可靠保障。針對瀑布溝機組運行中存在的若干隱患,提出有效的整改防范措施,降低機組強迫停運以及事故停運的可能性,不斷完善、優化運行,提高機組可靠性,保障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
機組;可靠性;運行
瀑布溝水電站位于大渡河中游,地處四川省西部漢源和甘洛兩縣交界處,距成都市直線距離約200 km,距重慶市直線距離約360 km,靠近負荷中心。電站工程由礫石心墻堆石壩、左岸泄洪洞、左岸溢洪道、右岸放空洞和左岸引水發電系統以及尼日河引水工程等組成。大壩建成后將形成53.9億m3的水庫,裝設6臺600 MW的混流式水輪發電機組,在系統中擔負調峰、調頻及事故備用,枯水期擔負峰腰荷,豐水期主要擔負基荷和部分腰荷,是四川電力系統中的骨干電站之一。
引水發電系統布置在左岸山體內,為地下廠房三洞室結構。瀑布溝水電站按無人值班原則設計,正常情況下由大渡河流域梯級水電站成都集控中心(簡稱大渡河流域成都集控中心)統一調度運行。
工程于2004年3月開工建設,2009年底首批兩臺機組發電,計劃2010年底全部投產。
機組可靠性是衡量機組設備質量的重要技術經濟指標。大型水輪發電機組裝機容量的增加以及自動化水平的提高,機組的可靠性問題已引起高度的重視,并且逐漸成為機組設備市場競爭的焦點和機組穩定運行的保障。對瀑布溝水電站機組可靠性的研究和分析,有利于更好的掌握機組運行規律,控制機組運行時的風險點,保障大型水電站安全、穩定、可靠運行。進而保證電力系統的安全穩定可靠運行。

表1
由于瀑布溝電站機組在系統中主要擔負系統調峰、調頻及事故備用的作用,因此不可避免地需要在小開度或振動區范圍附近運行。這不僅嚴重影響了機組的使用壽命,也降低了機組運行的安全穩定性。因此,對于瀑布溝電站來說,如何既能滿足調度對電力生產的要求,又能提高機組的運行穩定性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當機組在低水頭、低負荷、高水頭、超負荷以及空載運行工況下,水輪機的振動程度隨之而不同。振動是旋轉機械不可避免的現象,若能將其振幅限制在允許范圍內,就能確保機組安全正常運行。但較大振動對機組安全是不利的,它可能使機組各連接部件松動,使各轉動部件與靜止部件之間產生摩擦甚至掃膛而損壞;引起零部件或焊縫的疲勞、形成并擴大裂縫甚至斷裂;尾水管低頻壓力脈動可使尾水管壁產生裂縫;當其頻率與發電機或電力系統的自振頻率接近時,將發生共振,引起機組出力大幅度波動,可能會造成機組從電力系統中解列,甚至危及廠房及水工建筑物。俄羅斯薩揚水電站因機組振擺過大發生的“8.17”重大安全事故以血的教訓證明了此危害之大。
瀑布溝水電站的3號、5號水輪發電機組的振擺情況較4號機、6號機稍大,尤其3號機機組在運行過程中振擺過大,歷史最高點下導振擺高達至接近700μm。3號機組曾多次因為振擺過大,不得不下令嚴禁調整負荷以保機組穩定,最終迫使3號機組申請停機。
針對以上問題,采取以下降低機組振擺的具體措施:
(1)采用狀態監控系統,全面掌握機組運行數據。
20 世紀90年代以來,以水輪發電機組振動監測和分析為主的系統(包括在線和離線監測)開始在水電廠中實施運用,對運行機組的穩定性監測和故障分析取得了較好的作用,為真正實現水電廠“無人值班”(少人值守)的運行方式和由預防性、定期性檢修向狀態檢修轉換提供了保證。瀑布溝電站在線監測裝置通過對水力機組的運行穩定性(包括振動、振擺、壓力脈動等物理量)、定轉子空氣間隙、水輪機空化噪聲、發動機局部放電、發電機故障錄波、變壓器局部放電和油色譜等的在線監測,同時聯合計算機監控系統的監測信息,針對電廠機組,建立功能較為完備的跟蹤分析系統,提供報警、預警、狀態分析、性能評價、故障診斷等一系列工具和手段,為機組的安全運行,優化調度和檢修指導提供有力的技術支持。同時利用在線監測數據和處理結果,綜合計算機監控系統等信息和專家知識,綜合MIS及計算機監控系統等信息和專家知識,進行故障分析及診斷,實時掌握水輪發電機組健康狀況,為狀態檢修提供輔助決策并實現與其他系統的信息共享,并為MIS系統提供數據。其振擺狀態監測與故障診斷的測點布置見表2:

表2 機組水輪發電機組狀態監測測點布置清單
(2)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確保機組運行在最佳工況。
通過進行各水頭穩定性試驗,瀑布溝電站逐步掌握了各機組在不同水頭下的運行穩定區域,優化分配各機組負荷,避免機組在振動區運行。既完成了發電任務,同時又最大限度地保護了機組。
(3)加強設備整治和改造,努力提高檢修工藝水平。
通過長期對設備的監視觀察、數據統計分析,對振動過大的機組進行設備整治和改造,進一步改善了機組可靠、穩定運行。如對振擺過大的瀑布溝3F機組采取拆除下導油槽密封碳精塊后,3號機組振擺良好,穩定至100μm左右。
通過完善監測手段和進行大量的試驗工作,瀑布溝水電站獲取了機組運行的大量特征數據。這些數據取得后,不僅為調度、運行人員合理安排機組運行方式、確保機組在最優工況下運行提供了參考,還可通過日常巡回檢查及時掌握設備運行狀態、及早發現缺陷和設備隱患,對檢修周期和檢修方案的確定具有極大的指導作用,同時還為電廠今后實現狀態檢修打下了堅實的基礎。
瀑布溝電站自投產發電以來,定子線圈、水導軸承、下導軸承、空冷頻繁出現瓦溫跳變等異常情況,其原因多為測溫電阻損壞。該處采用Pt100測溫電阻,采用三選二的測溫方法,即當相鄰3點有2點測溫值到達報警值時則事故停機。因此當出現測溫值跳變時,為保障機組運行的安全性,不得不采用接至備用電阻或甩線待停機處理等方法。Pt100測溫電阻靈敏度高、測量精確高,在低溫測量中有廣泛的應用,但元件的穩定性較差、容易老化。針對該電阻易損壞的特點,瀑布溝電廠對測溫回路電纜的屏蔽層進行了專項整治,采用屏蔽層單端接的方式,降低測溫回路的電磁干擾強度,降低電阻損壞的機率。
瀑布溝水電站機組采用兩套原理不同的測速裝置,每套上送2個信號分別至監控機組本地屏和水機保護屏,采用交直流雙電源供電。6號機組測速裝置曾因交流電源干擾誤動作,造成機組過速保護動作緊急事故停機。
為了解決機組測速裝置的干擾誤動問題,瀑布溝電站加強接地措施,確保機箱及電纜屏蔽層在機柜內的可靠接地,以提高裝置的抗干擾性能。同時,測速裝置廠家對瀑布溝該裝置做如下改進:
(1)電源改進:取消裝置內部交流供電元件,將交直流雙電源供電改為直流單電源供電,以提高裝置抗干擾能力,防止交流電源的波動引起裝置誤動作。
(2)程序修改:原轉速梯度保護設置值過大,沒起到保護作用。針對瀑布溝機組特點,對參數進行專門修改優化,并更換程序芯片。
為防止瀑布溝水電站機組運行過程當中人為誤操作,瀑布溝電站對瀑站監控系統已投運機組LCU單點開出圍帶充氣、加閘制動流程中增加了閉鎖條件,其邏輯關系如下:

圖1 圍帶充氣單點開出閉鎖邏輯

圖2 制動加閘單點開出閉鎖邏輯
并對瀑站已投運機組新增制動柜禁止加閘指示燈(紅色)、檢修密封加裝禁止充氣信號指示燈(紅色),以此進一步提高機組可靠運行。
通過對瀑布溝水電站機組運行可靠性的分析研究,對大型水電站的運行可靠性有著一定的參考意義。針對以上提出的幾個運行中常見的問題,分別進行了分析并提出改進建議,將機組可靠性的問題,落實到發現隱患,提出問題,分析原因,改進措施的模式上來,為提高水輪機組可靠性探尋一條有效的保障途徑。
TV737
B
1672-5387(2010)06-0021-03
2010-10-08
李葉(1986-),女,助理工程師,從事水電站運行維護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