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鳳英,熊友明,曹俊凱
(1.孝感學院體育學院,湖北孝感432000;2.孝感學院外語學院,湖北孝感432000)
高等學校制度是指高等學校按照一定程序依法制定的、要求其成員共同遵守的規程[1]。高等學校管理制度包括決策制度、執行制度、評估制度以及人事管理、教學管理、科研管理、資金管理、設備管理、學生管理制度等。當然,與學生學習密切相關的是高校學生管理制度,鑒于學科分類、專業特點,對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產生影響的除學生管理制度外,還包括體育場地設施、器材設備管理、食宿管理等。關于管理制度影響學生學習的研究實屬罕見。但據了解,有些高校管理制度對體育學生學習的影響作用的確非同小可,應引起相關管理部門的高度重視。因此,本文專就高校有關管理制度對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進行探究,以起拋磚引玉的作用。
以武漢體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孝感學院、襄樊學院的300名體育專業學生為對象,對學校管理制度對學生學習產生的影響進行了調查。
采用問卷調查和訪談相結合的方法,輔之以文獻資料法對影響體育專業學生學習的高校管理制度進行調查研究。問卷調查內容包括考核制度、獎懲制度、體育器材設備與場館管理、食宿管理規章制度等。共發放問卷300份,回收有效問卷273份,有效率達91%。將收集到的問卷調查數據用SPSS11.5進行統計分析,獲取與本研究有關的有效信息。
根據訪談結果,在影響體育專業學生學習行為和學習成績的社會環境因素中,高校學生管理制度的影響效應位居首位,其中考核制度,評定制度、獎懲制度、體育器材場地管理和宿舍管理制度對其學習影響最大。為了弄清他們對這些管理制度的滿意程度,調查結果見表1。

表1 體育專業學生對下列情況管理滿意度的調查(n/%)
考核是評定學生學習成績的主要手段,考核制度是否合理,直接影響學生的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表2的調查結果顯示,體育專業學生對學校現行的考核制度感到滿意的占23.8%,認為一般的占48.72%,感到不滿意的占27.48%,接近1/3。其原因與諸多因素有關,如表2。

表2 體育專業學生對高校現行考試制度不滿意的原因調查
表2顯示,體育專業學生感到最為不滿的是認為學校現行考試制度與學生諸多利益掛鉤,比如評優、評先、入黨等,選擇人數占36.26%,超過1/3。雖然這能夠激勵大多數同學努力學習,積極爭取;但另一方面容易使人產生一種功利傾向,做什么事情都要與某種利益掛鉤,同時會使一些同學通過各種途徑不擇手段獲取高分,如在考試中作弊或與任課老師拉“人情”關系等。這從表2中得到充分證明,25.64%的同學認為“教師監考不嚴,學生作弊現象較嚴重”。學生作弊雖與老師監考不嚴有關,但作弊的最終目的是為了獲得高分,或為了課程及格不補考,甚至為了更高的分數以便評優、評獎和將來的就業等。這種異常現象無疑會挫傷那些刻苦學習,通過自己努力來提高成績的部分同學的學習積極性;另有21.61%的同學認為個人分數高低與老師的主觀打分密切相關,尤其是技術課考試,評分沒一個固定標準,打分憑老師的直觀感覺及與學生關系占的成分較大,這一點可從圖1中得到佐證:有40.66%的學生對老師評分是否公平說不清楚,認為老師評分不太公平和很不公平的達27.84%,只有31.5%的同學認為老師的評分公平,選擇人數不到1/3。

圖1 學生對體育教師評分是否公平的調查
獎懲制度是指獎勵和懲罰想結合的制度。一般包括獎懲的具體條件、項目及實施辦法等內容。其目的是鼓勵先進,促進后進向先進轉化。對學生實施獎懲,是學校激勵教育的重要手段。通過獎懲不僅使受獎懲者得到激勵和教育,對廣大學生也起到導向的作用。獎懲是否分明、公正、及時直接影響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熱情。從圖2中可以看出,大多數同學對學校的獎懲制度還是能夠接受的,只有20.88%的體育大學生認為學校的獎懲制度不太合理和很不合理。他們認為獎勵的評比不夠公平,人為因素過多,因而影響部分同學學習積極性;另一方面,對違規違紀學生的懲處沒有達到“懲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不僅如此,反而還會助長某些同學的囂張氣焰,給其他同學造成不良影響。

圖2 學生對體育教師評分是否公平的調查
體育場館設施與器材、設備管理包括管理機構設置,人員配備及權限劃分和相應管理規定等。根據訪談結合文獻查閱,目前所考察的幾所高校基本設置專門管理部門,配備了專職或兼職管理人員,相應管理規定比較完備或健全,幾乎都有體育場館使用管理規定,體育器材設備的購置、維護、報廢管理規定和體育器材借用管理辦法。但根據問卷調查結果(如表1),有21.24%的學生對體育場館設施的管理感到滿意,47.25%的同學持一般態度,還有31.50%的同學感到不滿。他們認為體育場地設施不足,尤其在地方高校如在校生達17000人左右的孝感學院,竟然沒有一座體育館,更沒有一個室外游泳池或一座室內游泳館,就拿現有的場地設施面積計算,室外運動場地設施共61536 m2,生均3.62 m2,室內場地設施面積為1584 m2,生均0.09 m2。這與《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規定1萬~2萬學生規模的院校室外場地設施面積生均為4.7 m2,室內場地設施面積生均為0.3 m2相差甚遠![2]其他高校如武漢體育學院、華中師范大學,場館設施被擠占、挪用等方面問題較為嚴重。這一切無疑給體育專業學生的課程學習和訓練帶來很大不良影響。而且,對現有體育場館管理而言,體育場館除用作教學、訓練競賽和課外體育活動用地外,其他時間部分高檔體育場館如網球場、游泳館等限制對外開放或被閑置不用,并且有些場館設施破壞嚴重卻得不到及時維修與管理(部分由于師生使用不當或責任意識較差造成,另外與學校沒有加強對外來人口使用的嚴格管理有關),一方面影響學生正常上課需要和課后練習提高,消減他們技術學習熱情,另一方面對現有體育場地設施,沒有完全對社會開放,擴大學區與社區的聯系,即使是已對外開放的部分場地,存在無人管理或管理比較混亂,責、權、利不統一問題。因此,如何加強體育場館的管理,為學生創造優良的學習環境,提高體育場館的利用率,充分挖掘其社會效益,發揮場館最大功效是亟待解決的課題。
體育器材、設備是學生體育學習的重要前提保證,器材設備是否齊、先進,直接影響課堂學習效果。根據大多數同學的反映,在地方高校,體育器材、設備的管理很不到位,尤其是在器材的借用與歸還方面存在很多欠缺。這與問卷調查結果是一致的(見表1),超過半數的同學(占57.88%)對體育器材設備的管理不滿意。他們認為器材管理員責任心不強,在器材的借用登記,歸還清點方面沒有做詳細記錄,造成某些器材丟失、損壞嚴重,而對于損壞的器材又沒得到及時的修補,因而不能完全保證學生上課所必需。

圖2 學生對體育教師評分是否公平的調查
學校的食宿條件及宿舍管理對他們學習也會產生很大影響。合理的膳食及良好的睡眠可使學生更加集中注意力搞好學習和訓練。然而,只有7.33%的同學對學校的食宿條件及其管理感到滿意,絕大多數(占79.85%)表示不滿(如圖3)。認為學校食堂的飯菜缺乏營養,口味欠佳,且價格昂貴。據了解,不久前出現過某地方高校學生集體罷餐到校外包餐現象;另一方面,同一寢室居住人多、擁擠,供電、供水,取暖制冷設施很不完備,尤其在用電方面,存在許多不安全隱患,卻得不到及時維修甚至是無人管理,宿管人員態度較差、責任心不強等,導致學生寢室打牌賭博、夜不歸宿、通宵上網、校外租房等現象,進而引發出一系列惡性事件,如遭搶劫、未婚先孕、跳樓自殺等不良行為。種種情況表明學生宿舍及膳食管理存在諸多問題,應該引起相關部門的重視。
系統管理原理告訴我們,要發揮高校社會系統的整體效應,必須使系統內的管理結構、法規制度、人、信息等形成相對封閉的回路。[3]就學生管理制度子系統而言,對學生學業成績的考核、評定、獎懲等只有形成相對封閉的回路,才能有效地管理好學生。然而,根據對前面幾所高校的調查,這些方面存在的問題或多或少挫傷了部分體育專業學生學習和訓練的積極性。對此,我們應該:1)完善考核制度,結合學科課程特點盡量使考核形式多元化;2)嚴格考試制度,把好監考關;3)細化評分標準,尤其是技能評分標準,屏棄“人情分”、“印象分”,盡量使主觀類題評分標準定量化;4)獎懲要以人為本,形式可以多樣化,同時要做到獎懲分明、公正而及時。總之,以提高體育專業學生學習和訓練效果為主線的“考核——評價——獎懲”三者要相互聯系、相互制約、缺一不可,組成一個環環緊扣、相互配合的整體。
體育場館設施、器材設備是保證體育專業學生進行有效學習的物質前提。為促進學生更好地學習,提高運動成績,學校相關部門應針對場館設施不足、經常被占用、器材設備落后、損壞嚴重等問題加強建設與管理。首先,應加大體育經費的投入,合理規劃增建相應的場館設施;其次,適時更新體育器材設備,及時修補丟失、損壞的器材;再次,細化各類體育場地、器材、設備的保養與維修、借用與歸還管理辦法,并將其落到實處;最后,加強領導,經常對師生及各級各類管理人員進行愛護與管理體育器材設備的宣傳教育,推行責任制與相應的獎懲制,以提高管理水平。另外,提高現有場地器材和設施的利用率,充分發揮人才資源尤其是體育特長生的優勢,對校內外提供有償服務,實現互利雙贏。
合理的膳食營養及適度睡眠有利于學生調整身心,以更好的精神狀態投入學習當中,尤其對于需要艱苦訓練,能量消耗大的學生運動員來說,這方面顯得尤為重要!美國著名人本主義心理學家馬斯洛提出的“需要層次理論”中,把滿足人的生理的需要和安全的需要分別列為五層次需要理論中的第一層和第二層,表明其重要程度!食宿條件是否良好及宿舍管理是否安全直接關系到學生的身心健康和人身安全,進而關系到學生的學習效率和訓練效果。根據對幾所高校的調查,絕大多數學生反應極為強烈是學校對住宿及食堂管理太差,缺乏責任心。因此必須采取措施改善食宿條件,加強管理。
1)宿管人員要增強責任意識,嚴格寢室用水、用電等日常安全管理。
2)建立班主任、輔導員不定期查寢制度,加強學生尤其是學生運動員的人生觀、價值觀、學習觀及戀愛觀教育與管理。
3)對違規、違紀的學生視情節輕重及時懲處,以起示范教育效應。
4)改善食堂飯菜口味,合理營養、平衡膳食,定價合理。
總之,希望有關部門加大食宿管理力度,制定嚴格的管理制度并監督付諸實施,為學生學習和訓練創造一個安全舒適的生活環境。
高校管理制度作為學校組織內部的制度文化,不僅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學校系統各成員的意志與愿望,而且可以促進學校組織各項活動有秩序地進行,減少失誤與失衡。制定有利于學生學習的有關管理規定,是為了保證他們的學習動機與學習行為沿著健康的軌道運行,為多出人才,出好人才奠定基礎,誠然,學校有關管理規定要與時俱進,緊密結合學生學習的實際,不斷完善與改進,促進學生學習更上新臺階。
[1] 劉獻君.論高等學校制度建設[J].高等教育研究,2010(3):36-43.
[2] 中華人民共和國教育部辦公廳.普通高等學校體育場館設施、器材配備目錄[EB/OL].[2010-08-16].http://www.cau.edu.cn/tyjxb/guan%20li%20fa%20gui/sheshiqicai1.htm.
[3] 孫漢超,秦椿林.實用體育管理學[M].北京:人民體育出版社,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