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球熱點
A吉爾吉斯斯坦騷亂波瀾再起
6月13日,由種族沖突引發的騷亂在吉爾吉斯斯坦南部進一步擴大,至少已經造成了80人喪生,超過1000人受傷。這是自今年4月該國發生大規模騷亂以來最新一波最為嚴重的騷亂事故。
吉臨時政府派遣裝甲車隊及軍警維護秩序,并授權給軍方、警方,對破壞者“格殺勿論”。同時,臨時政府向俄羅斯尋求軍事援助,稱吉南部局勢已經“失控”,并希望集體安全條約和上合組織能出兵維和。
臨時政府首腦奧通巴耶娃表示,如果再不采取及時有效的措施,騷亂將變得更為嚴重,升級成為地區沖突。俄方則表示,因為這是吉內政問題,俄羅斯暫不打算派兵,不過,俄迅速向吉提供人道主義援助。
包括婦女和兒童在內的數千名烏茲別克人逃往烏茲別克斯坦邊界,紅十字會警告稱,事態以每小時的速度在惡化,這將是一場人道主義危機。
B美國細菌“吃掉”石油
美國俄勒岡州立大學6月11日宣布,中美科研人員日前發現了一種能“吸食”石油的細菌,這一發現或許有助于清除墨西哥灣泄漏的大量原油。
俄勒岡州立大學在一份新聞公報中說,這一發現是該校與中國西安建筑技術大學以及南京農業大學研究人員共同合作的結果。
公報說,這種能“吸食”石油的細菌名叫“NY3”,是廣泛存在于自然界的綠膿桿菌的一種。研究人員是從被石油污染的土壤中分離出這種細菌的。
C德國抗議政府緊縮政策
德國柏林和斯圖加特多達3萬名示威者響應在野黨、工會和社會組織的號召走上街頭,要求政府撤回削減社會福利開支的計劃,讓銀行和富人承擔更多的義務。示威過程中,警察被投擲爆竹、瓶子和石頭,其中兩名警察被嚴重炸傷。
6月12日僅在柏林就有大約2萬人在街頭為聯邦政府的緊縮計劃提出抗議,他們的口號是“我們不會為你們的危機買單!”有的示威者還打出標語“我希望我的國家是外國!”。
德國政府日前公布,將會縮減社會規劃、公務員工資以及退休金等方面的預算開支。但一項民調顯示,79%的人不贊成此方案,認為這項緊縮計劃是不適當的;93%認為這項計劃不僅會給民眾帶來額外的經濟負擔,同時不相信這項措施真的能達到聯邦政府的儲蓄目標。
D日本買國債的男兒有魅力
日本財務省近來大打廣告,強力推銷日本國債,且以適婚男性為主要訴求對象,廣告中日本女性聲稱不愛花花公子,就愛投資日本國債的男人。
日本的3年期固定利率國債近期開賣,在某雜志刊登的該國債促銷廣告中,5位代言女性異口同聲表示,“持有日本國債的男性最受女性青睞。”其中一名27歲女性還說,“我希望未來的另一半理財小心謹慎。”廣告中強調,民眾只要花1萬日元即可在當地銀行購得政府國債。
繼去年8月以退休人士為國債主要銷售對象后,日本政府現轉而向適婚年齡男性招手。去年財務省為刺激國債買氣,請來前日本NHK人氣主播久保純子代言,她的廣告宣傳單被塞滿在穿梭大街小巷的出租車后座。
E英國女王官方慶生
6月12日英國舉行盛大皇家閱兵式和飛行表演,慶祝女王伊麗莎白二世84歲的官方生日。
伊麗莎白二世出生于1926年4月21日,但為能在更好的天氣條件下舉行閱兵儀式,她的官方生日被定在6月的某個星期六,這是倫敦氣候最好的季節。今年女王的官方生日定于12日。
當天,伊麗莎白二世身著淡紫色風衣,頭戴禮帽。她與丈夫菲利普親王、長子查爾斯王儲及其妻子卡米拉等王室成員與上千名自發聚集的市民一起觀看了當天的慶典活動。
1400多名士兵參加了閱兵式,其中包括皇家騎兵、皇家炮兵和皇家步兵,其中一些士兵兩周前剛從阿富汗戰場返回英國。他們身著紅色傳統制服,頭戴黑色熊皮高帽,在白金漢宮門前的維多利亞女王紀念碑周圍列隊,接受女王檢閱。
F意大利關于總理的愛情
日前,一部講述意大利總理貝盧斯科尼混亂愛情生活的電影,很可能成為貝盧斯科尼政府打壓、禁播的對象。該電影名為《女士和騎士》,是首部運用了一系列尷尬錄音帶和竊聽對話反映貝盧斯科尼性丑聞的電影。
《女士和騎士》以貝盧斯科尼的愛情生活為主線,講述了他周旋在多位女性間的情感糾葛。這部電影是首部將貝盧斯科尼性丑聞錄音帶運用其中的電影作品。
這樣一部電影如果上映會在意大利引起怎樣的軒然大波,后果不堪設想。輿論認為,貝盧斯科尼及其政府勢必會讓這部影片“胎死腹中”。
《女士和騎士》的導演弗蘭克·弗拉卡西表示,他正馬不停蹄地為影片宣傳,爭取趕在法案生效前上映。
數字
2700萬
古巴從下月起大范圍取消公務員免費午餐,每年可省下2700萬美元。
5500年
考古學家在亞美尼亞境內發現了距今5500年前的母牛皮革制成的鞋,比埃及的吉薩大金字塔還要早1000年。
850歐元
法國知名的薩布勒多隆納海灘近日招聘兩名暑期在沙灘上幫游客涂抹防曬油的打工者,周薪850歐元(約合人民幣8500元)。
1%
波士頓顧問公司指出,全球不到1%的家庭被納入百萬富翁行列,但這1%家庭卻約掌控全球38%的資產。
熱詞
走繩
走繩起源于攀巖運動,是攀巖者完成攀巖任務后在返回途中發明的。它與走鋼索極其相似,玩家只需準備一條寬約一英寸的強韌尼龍繩,將其離地懸空系在兩點上,松緊度只要整個人踩上去,繩子沒有觸地既可。走繩對身體平衡感、柔韌性和心理調節都有好處,現在正風靡歐美。
羅老號
韓國“羅老”號火箭的發射一直波折不斷,此次發射失敗更是重創了韓國的空間發展計劃,但是韓國對發展火箭技術卻十分執著,在一定程度上是將火箭發射視為其在東北亞地區國家地位的一種象征。韓聯社報道稱,不論“羅老號”發射失敗的責任歸咎如何,第3次發射都將會如期地進行。
商業圈
中國新貴身價抬高
在中國,追求新貴族的生活方式現在需要1.1億元,比去年提高了22%。近日,胡潤發布了其最新的“2010胡潤富豪消費價格指數”,其消費價格指數為11.3%,去年同期則為4.6%;這意味著,現在要花更多的錢才能進入中國的精英圈。調查顯示,目前中國已擁有87.5萬個千萬富豪,比去年增加了6.1%,其中包括5.5萬個億萬富豪,比去年增加7.8%。
調查還顯示,旅游、高爾夫和游泳是中國富豪最青睞的休閑方式;富豪們的出國頻率比兩年前增長了40%。
第二屆全球綠色經濟峰會召開
近日,由彭博商業周刊、上海市政府和中國企業聯合會共同主辦的第二屆全球綠色經濟峰會在上海環球金融中心舉行。
圍繞“綠色創新——為可持續發展的未來”這個議題,大會分別從城市、能源、水資源等領域解讀了全球在可持續發展上所面臨的主要機遇和挑戰,并分享了許多創新的解決方案及前沿的企業案例。
值得一提的是,隨著中國政府和企業對“綠色發展”的日益關注及不斷提升的貫徹力度,中國在世界“綠色陣營”中正逐漸崛起,本屆峰會還特別對包括寶鋼等在內的幾個領先中國企業進行聚焦,挖掘中國企業在全球化轉變和可持續發展中所面臨的獨特挑戰。
海外傳媒
迷惘中的美國右派
或許有人會想,共和黨的春天又來了。奧巴馬的支持率“順利”跌破50%。盡管通過了醫改方案,卻得不到喝彩;相反,大部分美國民眾認為他正在浪費著納稅人的錢。盡管經濟開始復蘇,但就業數據仍然慘淡,加上次貸問題后引起的房屋回收潮還在持續升溫。而這次墨西哥灣石油泄漏事件中,他采取了明知無法成功的封堵方案也對他造成負面影響。超過60%的民眾認為美國正走在錯誤的軌道上。
435個眾議院席位在等待11月的競選,民調顯示目前擁有39個大多數席位的民主黨將面臨慘重的失敗,他們很可能失去國會的主導權。參議院今年有三分之一的席位面臨激烈競爭,因此共和黨人并未有太多希望拿下,但他們還是須贏得足夠多的席位,使得民主黨企圖通過擊敗一或兩個共和黨人便能打破阻撓議事的希望落空。剩下的兩年對奧巴馬總統來說將比之前更加艱難。
《經濟學人》6月12日
如何收拾亂攤子?
看著墨西哥灣上的大面積浮油,奧巴馬發狠話了,要“踢”相關責任人的屁股。撇開英國石油公司不提,美國聯邦礦產管理局是第一個要挨板子的。作為監督部門,工作中卻存在諸多松懈,縱容了一個個看似無礙的問題,最終釀成美國歷史上最嚴重的生態災難。
至于英國石油公司,一開始稱每天漏的油只有1萬桶到5萬桶。事實上,官方預測的數量還要翻幾倍。英國石油公司已經開始對墨西哥灣附近受影響的居民做出賠償,同時,它要面對的罰款也是一個天文數字。這艘石油巨輪,不知能支持多久。
目前“蓋帽”法暫時控制了海底管道的漏油情況,但這顯然不是一勞永逸的方法。漏油隨時威脅著海洋生物及人類的生活環境。隨著颶風季的到來,今年夏天,受漏油影響的美國地區居民將要應對的是一場更嚴峻的挑戰。
《時代》6月21日
預言悲劇的時代
2008年金融危機爆發后,悲觀的預言聲不絕于耳。到了2009年,美國經濟開始緩慢恢復,就業率、零售總額都在增加,消費者的信心也在恢復。悲觀預言者似乎失去了市場,漸漸淡出了人們的視線。然而伴隨著歐洲主權債務危機,市場上再度出現恐慌情緒。
“末日博士”努里爾·魯比尼在最近出版的《危機經濟學:未來金融速成班》中,他依然懷疑銀行和聯邦政府的累積國債,零利率可能導致全球性資產泡沫。
曾經成功預言了1987年股市大跌的“艾略特波浪理論家”羅伯特·普萊切特日前預測稱,下一場危機將是房地產和股票危機。而這種危機將會蔓延到許多其他領域,包括公司和股票,甚至許多主權公債。
曾經預言了2008年市場崩潰的“崩潰先生”彼得·席夫稱,經濟條件比人們預想的更加糟糕。他勸說民眾支出更少、投資更多,因為在奧巴馬總統任期內,將會再次出現蕭條。
《商業周刊》6月10日
寫給泰勒的羅曼史
好萊塢傳奇影星伊麗莎白·泰勒日前公布了前夫理查德·伯頓當年寫給自己的一封情書。泰勒與伯頓之間的分分合合是上世紀最傳奇的戀情之一,通過泰勒此次公開的情書,世人可以對泰勒與伯頓這一對歡喜冤家的愛恨情仇有一些更直觀的了解。
伯頓情書的節選刊登在7月刊發的《名利場》雜志中。1984年年僅58歲的伯頓就與世長辭。在這封情書中,伯頓表達了自己對伊麗莎白·泰勒非常復雜的感情,情書中有甜言蜜語也有揶揄嘲弄、有威脅也有坦白,表現了伯頓對泰勒的迷戀、摯愛以及需要。泰勒說:“理查德信中的每一個字都包含了很多含義,從第一次我倆在羅馬相識以來,我們一直瘋狂地愛著對方。”
《名利場》7月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