許如根 呂 超 湯在祥 黃祖六
(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江蘇 揚州 225009)
揚州大學大麥研究所于1999年以揚農啤2號為母本,以日本引進優質啤酒大麥品系甘木二條為父本,配制雜交組合,采用系譜法經多代選育,于2004年選擇到綜合性狀優良的F5株系升級進入本所組織的大麥品系比較試驗,2005年夏收平均產量為376.9kg/667m2,比對照91單2的312.5kg/667m2,增產20.6%,達極顯著水平,入選參加本所在揚州大學農學院、方強農場、上海農場、臨海農場組織的2005至2006年大麥多點鑒定試驗,參試代號為蘇B0505,2006年夏收平均產量為486.8kg/667m2,比對照91單2(447.7kg/667m2)增產8.73%,比蘇啤3號(457.6kg/667m2)增產6.4%,綜合表現均很突出,于2006至2008年推薦參加江蘇省大麥區域試驗,2008年通過江蘇省大麥區試,推薦參加江蘇省大麥生產試驗,2008至2009年參加江蘇省大麥生產試驗,于2010年2月4日通過江蘇省非主要農作物品種鑒定委員會鑒定,定名為“揚農啤7號”。該品種已于2007年9月申請品種權保護,公告號為:CNA004328E。

表1 揚農啤7號選育世代及特性描述
從表2中可以看出:揚農啤7號在江蘇省大麥區試中的平均為株高81cm左右,比對照91單2矮10cm左右,耐肥抗倒性好于CK;全生育期在198d左右,與對照相仿;有效穗數54萬/667m2左右,比CK多近2萬穗;每穗實粒數23~24粒,略高于CK;千粒重為38.5g左右,比CK高2g多。
從表3中可以看出:揚農啤7號在2006至2008年江蘇省大麥區試中,2007年夏收平均產量為429.13kg/667m2,比對照91單2增產9.28% 。2008年夏收平均產量為416.67kg/667m2,比對照91單2增產16.84%,所有試點均增產,兩年平均產量為422.9kg/667m2,比對照91單2增產12.9%,居第一位。
從表4中可以看出:在2006至2008年江蘇省大麥區試中,揚農啤7號的黃花葉病抗性鑒定結果均為高抗,明顯好于對照91單2(中感)。
從表5中可以看出:揚農啤7號在2008至2009江蘇大麥生產試驗中,5個試點平均產量433.3kg/667m2,比對照增產12.9%,居第一位。全生育期199.2d,比對照略遲1d左右;株高87.1cm,明顯矮于對照91單2,平均成穗61.6萬/667m2,比對照多3萬穗左右;每穗實粒數23.2粒,比對照略多;千粒重38g,比對照高3g多。
據國家大麥改良中心測定:揚農啤7號麥芽蛋白質含量為13.5%,微粉浸出率為79.2%,糖化力為310.5WK,庫爾巴哈值44.4%,α-氨基氮151.9mg/100g,達到國標優級或一級麥芽標準,表6。

表2 揚農啤7號及對照91單2在江蘇省大麥區域試驗中的主要農藝性狀

表3 揚農啤7號在江蘇省大麥區域試驗中的產量

表4 揚農啤7號及91單2在江蘇省大麥區試中的大麥黃花葉病抗性

表5 揚農啤7號在江蘇省大麥生產試驗中的綜合性狀

表6 揚農啤7號的麥芽品質
揚農啤7號大麥新品種屬春性二棱皮大麥,主莖總葉片為11至12張,全生育期199d左右,幼苗半直立,葉色深綠;株高80cm左右,株型較緊湊,莖桿粗壯,抗倒性強;分蘗性強,成穗率較高,成穗55萬/667m2左右,比對照多3萬穗左右;穗層整齊,穗型中等,每穗實粒數24粒左右,比對照略多;平均千粒重38g以上,比對照高3g多;抽穗與對照相仿,成熟期與對照相仿,熟相較好,各種病害發生很輕,高抗大麥黃花葉病,其籽粒外觀品質和麥芽品質優,綜合表現好,可在江蘇省廣泛種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