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 霜
我曾經那樣喜歡你
□唐 霜
我曾經那么喜歡他,可是現在想起來,我愛的只是那時的自己,那時的青春。

當我坐在教室里奮筆疾書趕作業之時,閨蜜子怡歡呼雀躍地跑進來在我身邊坐下,耳語道:“下節課每個班的前十名要去大禮堂開北大清華經驗交流會,會有很多很多優秀的學長學姐過來哦。”我不屑地皺皺眉,抱怨道:“又是這種形式主義的東西,真是浪費時間。”
背著書包萬般無奈地走到了會場,只見臺上整整齊齊坐著一排學長學姐。我一個個看過去,很是失望,只有最邊上那個學長長得還算清秀干凈。把書包放好,我坐下來,準備安心接受各位學長學姐的諄諄教誨。
這時,最邊上的那位學長站了起來,拿起話筒。原來他是這次經驗交流會的主持人,他說他自己不是清華也不是北大的,而是復旦的,所以只能在交流會上做主持人。他的聲音極有磁性,難怪讓他當主持。
子怡掩飾不住激動,說你看這個學長多優秀多謙和多幽默啊。我沒有接話,心里卻開始想,復旦大學也是很不錯的。可是此前我是非北京不去的。
散會后,我準備去前面找他。可是等我站起身來時,他的周圍已經圍了一大群同學。我只好長嘆一聲,心想算了,我自己努力考到復旦去好了,然后拉著子怡的手走了。
我記下來了,他叫秦匯東。匯聚東方的智慧,多么好的名字。
高二的學習任務是如此繁重,讓人無暇去思考其他的事情。幾天后,當我差點把這位學長忘了的時候,子怡遞過來一張紙條,上面寫著一串數字,旁邊注明是秦匯東的手機號。我不得不佩服這小丫頭的能力。
那天晚上,把所有功課都做完后,我拿出這張紙條,左看右看,內心忐忑不安。我拿出手機寫短信,寫了又刪,刪了又寫,最后終于下定決心,發了出去,說我想考復旦需要怎么準備。
幾分鐘后手機振動了,拿起一看,竟然是秦匯東打來的電話!我的心怦怦地迅速跳著,激動而又不安地按下了接聽鍵。他的聲音真的好動聽,貼著我的耳朵感覺異常舒服。他問我為什么想考復旦,我說因為我有復旦情結啊。他說,你一定沒問題的,我在復旦等著你來。我聽了內心喜悅得像花朵綻裂,鼓鼓脹脹,幸福飛揚。
也正是從那一刻開始,我的確有了復旦情結。
我用圓規在文具盒上工工整整地刻下了“復旦”兩個字,從此便感覺到一股奇異的力量注入了我的身體,對學習突然充滿了無限的動力。
我把秦匯東在經驗介紹會上提到的他高中時用過的參考資料全都買了回來,一本又一本地慢慢攻克。面對那些題目時我感覺自己就像在面對著秦匯東,在溫習他當年走過的心路,感受他思維的游走與跳動。在報刊上看到復旦大學的照片時,我心情就變得異常激動,整個人都不禁顫抖。這就是他每天出入的地方啊。
大年三十的晚上,我順著中央電視臺春節晚會的倒計時,把早已編好的信息整點發給了秦匯東。這樣我就成為第一個在新年祝福他的人了。多么多么好,內心的甜美無法言說。發完信息后,我又坐到了書桌前,打開參考書開始看。外面響起了鞭炮聲,喧嘩熙攘,我的心中卻格外安寧。
就是這樣,我認認真真踏踏實實地度過了高二的寒假。除了每天上一次網給秦匯東發郵件之外,其他的時間我都用來學習。爸爸媽媽看到我如此拼命都覺得不可思議,幾次勸告我不要太累。可我真的沒有覺得累。
期末考試,我拿了年級第三。打電話給他,欣喜若狂地告訴他這個消息。他在那頭也很是開心,說,你成績這么好,去北大吧。我說,不,我就想去復旦。
高二下學期來了。
我意外地收到了一條表白信息,是理科班的一個男生發的。他說高一時有次考試和我在一個考場,于是對我一見鐘情,隔了一年后才機緣巧合問到了我的手機號,于是發信息過來。
毫無懷疑,我內心亦是喜悅的,因為自己也記得那次考試,記得那個男孩子。他當時坐在我前面,考間休息時轉過來和我說了幾句話。雖然面容想起來已是有些模糊,但我還記得,當時對那個男生感覺挺不錯。
靜下來之后,我打了個電話給秦匯東。他在遙遠的上海笑呵呵地告訴我說,嘗嘗青蘋果的味道也未嘗不可啊。我說,那我可就答應他了哦。他說,好啊。
聽到秦匯東說“好啊”的時候,我是如此失落。其實在自己的內心深處,是想看看他聽到這個消息之后的態度,是希望他說“不要”的。可是,他沒有,他笑呵呵地說“好啊”。
懷著復雜的心情,我回復了那條表白信息,和那個叫程曦的男生走到了一起。這真的不是我的初衷。
和程曦在一起的日子并不開心,之前沒有太多接觸過,彼此的性情脾氣都不清楚,吵架爭執是常有的事。每次爭執之后,我還是會發信息求助于秦匯東。他也回短信給我,告訴我要求低一點欣賞多一點。我問他有沒有女友,他說等我來復旦再給他介紹。
看著坐在自己身邊的程曦,我想,也許秦匯東和我之間,真的就只能是這樣了,純潔的學長學妹關系。
可以想象,我和程曦很快就分手了。那又是一個期末,還好我的成績并未下降很多,我想這是我高二下學期唯一一件不那么悲慘的事。
沒想到,我把這個消息告訴秦匯東不久后的一天,放學后我居然在校門口看到了他。他說他有事回來,順便過來看看我。這其實是我們的第一次正式見面,但彼此竟毫無生疏的感覺,像是多年的好朋友一樣,一起走著去吃飯。
吃飯時我小心翼翼的,害怕某個時刻秦匯東就會突然問我關于程曦的事。我不想觸及這段傷痛。秦匯東似乎懂得我的心思,沒有提起一句關于這段戀情的話。我內心很是感激,更多的是感動,他依然是那個溫和體貼的好學長。
吃完飯后秦匯東送我回家。在我家大院門口,他拿出復旦的《青年》雜志,塞給我,說,我在復旦等你。然后就轉身走了。我愣在了原地,他這算表白嗎?
高三。我一邊修整自己的傷痛一邊加油好好學習。秦匯東的鼓勵信息仍然會時不時地發過來,每看一次內心就更加堅定。
我們很相愛,只是彼此都不說破。我這樣告訴自己,然后逼著自己埋下頭去,安安心心地演算習題。我以為我可以這樣虔誠地,純凈地,一直倚仗著他給我的力量和光芒,撐過整個高三,最后在高考考場上披荊斬棘,殺進復旦,與他在一起。我就是這樣認為的。
可是當子怡神神秘秘地靠過來,在我耳邊低聲說“我和那個叫秦匯東的學長在一起啦”的時候,我腦海中的幻想如氣球般破滅。
我不怪子怡,真的。因為性格的原因,我從沒有和任何人提起過我和秦匯東的事情,她怎么能知道呢?
我只是有些埋怨秦匯東,給我希望又讓我失望,反反復復。
我甚至都不知道他們是何時何地開始的。驕傲如我,沒有發任何信息去詢問。只是更加努力地學習,用題目來麻痹一切。
可是成績卻不聽話,一天天地走下坡路。各科老師開始找我談話,我的成績在巨大的壓力施加下并沒有如人期望地好起來。
這樣的境況一直延續到了高考。
面對高考成績,我很淡然。不差也不好。在志愿書上,我填了三所北京的學校。
到了北京,全新的環境,全新的人。我開始融入了新的生活。過去的那些紛紛擾擾,都已經慢慢離我遠去。我用了北京的手機號,沒有告訴他們中的任何一個,包括子怡。高中畢業后,我再也不愿聯系她。
直到有一天,我收到她的一封信。我猜測著信里的內容,無非是她知道了我喜歡秦匯東于是來道歉之類的話語。我心想還是不要看好了,可猶豫再三還是拆開了它。
“霜,終于要到了你的地址。你知不知道,秦匯東一直很喜歡你?他只是不明白你的想法,不知道你是不是真的很喜歡他。他后來也有點著急,才讓我跟你說我們在一起了去試探你。他說,只要你能夠責問他一聲,哪怕只有一次,一句話,他都能明白你的心意。可是你沒有,于是他傷心了。另外,我的確是很喜歡秦匯東。不過,那都是過去了。”
我的眼前天旋地轉,腦中一片空白。我折好信紙,放回信封,把它壓在一個日記本里。日記本是高中一直寫到現在的,里面有我對秦匯東點點滴滴的思念。
只是,傷心歸傷心,遺憾歸遺憾,我們回不去了。
我想我已經不愛他了。雖然我想起那段為他奮斗的時光,仍會唏噓不已,但我現在明白了,我愛的,只是那時的自己,那時的青春。
責編/東 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