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天貴
(南陽市內鄉縣高級中學 河南 南陽 474350)
2009年6月,我有幸參加了河南省高考理綜的評卷工作,在評卷中發現的問題對我觸動很大;這里主要針對物理部分試題的評閱情況,談談對中學物理教學的啟示.
第24題情景新穎,屬于信息題,難度不大,但要求學生有很強的閱讀能力、推理能力和綜合分析能力.通過答卷統計的結果,這道題僅零分就幾乎達到30%,0-1分達到40%多.這道題只要寫出一些合乎題意的表達式,就能得到不少分數,可是很多學生一看到這道題,心理上就害怕,覺得難,就沒做.

ρ1=ρ10(1+α1t)
(1)
ρ2=ρ20(1+α2t)
(2)
式中ρ10、ρ20分別為碳和銅在0℃時的電阻率.
設碳棒的電阻為R1,銅棒的電阻為R2,有
(3)
(4)
式中S為碳棒與銅棒的橫截面積.
碳棒和銅棒連接成的導體的總電阻和總長度分別為
R=R1+R2
(5)
L0=L1+L2
(6)
式中L0=1.0 m.
聯立以上各式得
(7)
要使R不隨t變化,(7)式中t的系數必須為零.即
ρ10α1L1+ρ20α2L1=0
(8)
聯立式(6)、(8)得
(9)
代入數據解得
L1=3.8×10-3m
(10)
題沒有做完,僅僅寫一些表達式是不行的,寫出的表達式一定要與試題有關,否則不給分.比如只寫出ρ=ρ0(1+αt)不給分;寫出ρ=ρ0(1+αt)后,又寫出ρ1=ρ10(1+α1t) 給1分;有必要的文字說明,寫出ρ1=ρ10(1+α1t)給1分.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只要結果正確,基本上就是滿分.用不同的方法去做,即使沒有標準答案那么規范,只要寫出(8)、(6)式子,答案正確就給滿分;只寫出(8)、(6)式子,后面沒有了,給10~12分.如果表達式按標準答案寫得很規范,寫到這兒給12分;只寫出(8)式沒有(6)式扣1分;只寫出(7)式,默認前5個表達式給9分.(7)式是一個綜合表達式,如果出現錯誤,等于全部寫錯了,不給分.總體來看,比平時改得寬松,應該是找著給分.可惜大約有一半學生因做題很不規范,寫得零亂,出現了意想不到的錯誤.
第22題是道實驗題,主要考查歐姆表的綜合使用情況.此題主要出現的主要問題是,第三步學生不知道怎樣表述,要么回答的不正確,要么不完整.高考一有時間限制,簡單的題目也會做得不理想,要是平時考試,學生做得會好一些.

從高考評卷情況看,基本題學生也沒能拿到最理想的分數,低級錯誤比較多.這說明學生的基礎知識掌握得還不夠扎實,運用物理知識解決問題的能力還有待進一步提高.因此,我們平時還要讓學生扎扎實實、全面地打好基礎,注重知識點間的有機聯系,重視對物理知識的歸納總結,針對每一章和每一次考試中學生暴露出的問題,教師要命制試卷,對學生進行強化矯正,及時批改,及時講評.從高一開始讓學生一步一個腳印打好基礎,真正做到章章過關.同時還要重視對物理情景和過程的分析,養成科學的態度,掌握科學的學習方法,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
信息題可以是新的情景、新的裝置、新的概念或新的規律,涉及的知識通常不是課本中已有的,是通過閱讀所提供的材料,從中提取出有用的新信息.多年來這種題在高考中不斷出現,是個難點.平時復習應該把歷年高考出現的這類題找出來,讓學生練一練,找到解決問題的切入點,達到會分析的目的.
歷年高考中的實驗題,都是對課本實驗的改造和創新,是對學生分析、判斷、推理、實驗設計、文字表達等多方面能力的全面考查,是學生學習中的難點.今年高考的實驗題不難,但比較靈活;從評卷看,學生做得還不好.怎樣使學生在基本實驗的基礎上舉一反三,提高解決實驗題的能力呢?
要嚴格訓練,規范操作,對實驗原理、實驗程序、實驗現象和實驗結論的分析、歸納和總結的表述要確切,對實驗操作、解答要養成仔細、認真、嚴謹的好習慣.同時,要重視實驗設計能力的培養,重視實驗的遷移能力、創新能力和科學實驗素養的培養.必須在實驗教學中使學生真正理解實驗的原理和方法,養成多角度思考問題的習慣,學會遷移運用,進行發散思維,從而做到舉一反三.
要做到規范,需要對學生提出嚴格的要求,進行長期的的訓練.
(1)強化語言表達,寫出必要的文字說明,展示物理問題的前因后果.這應包括以下幾個方面:1)對題中字母、符號的說明;2)對物理關系的說明和判斷;3)對研究對象或所描述物理過程的說明;4)關于做出判斷或列出方程的依據的說明;5)計算結果中正負號的物理意義的說明;6)對題目關于所問的答復.說明要充分,層次要清楚,邏輯要嚴謹,語言要規范,文字要簡潔.
(2)列方程要規范.要寫字母表達式,不摻雜數字;要寫原始方程,不要變形后的方程,所列方程要與題目密切相關.
(3)字母符號要規范.題中沒有的常見物理量的符號,要使用課本中的;要用題中所給符號;一個字母在一個題中只能用來表達一個物理量,一個物理量在同一題中不能用多個符號表示;一個題中如遇同類物理量較多,可用下腳標加以區別.
(4)解題過程要詳略得當.要寫出主要關系式,詳細的推導過程一般不寫,重要的中間結果和文字要寫出;要用原始方程組聯立,求出字母表達式,再把單位統一后的數據代入,寫出計算結果和單位;具體數字相乘應用“×”,而不能用“·”.如 “2×3×52”不能寫成“2·3·52”.
(5)結果表述要準確,要有數值和單位.如所求量是矢量,要同時答出大小和方向.
在重視基礎的同時,對優等生還要強化綜合性問題的訓練,進一步提高他們分析物理過程、建立物理模型及運用數學知識處理物理問題的綜合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