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佳林, 顧曉穎, 包玉龍, 崔明昊, 劉 禾, 李顯華, 宋達夫
(1.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遼寧沈陽110034;2.遼寧中醫藥大學,遼寧 沈陽110032)
我們在臨床應用刺玫根治療糖尿病患者獲得較好療效的基礎上,對刺玫果進行動物實驗,采用高脂飼料喂養聯合腹腔內一次性注射小劑量鏈脲佐菌素的方法,造成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初步觀察了刺玫果3種不同提取物對實驗性糖尿病大鼠血糖等多項指標的影響?,F報道如下。
1.1 受試藥物 刺玫果正丁醇提取物(1號提取物)、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2號提取物)和刺玫果水提取物(3號提取物),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藥學室提供。參芪降糖顆粒,魯南厚普制藥有限公司,批號:0807515。
1.2 受試動物 清潔級♂性Wistar大鼠,體重100~120 g,由吉林大學白求恩醫學院實驗動物中心提供,動物許可證號:SCXK(吉)2007-0003。
1.3 儀器設備 瑞特RightestTM血糖儀,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Eos Bravo Plus全自動生化分析儀,意大利產。JJ200型精密電子天平,常熟雙杰測試儀器廠。
1.4 試劑 鏈脲佐菌素(STZ),批號:081125,美國Sigma公司產品;瑞特血糖檢測條,批號:1181071,華廣生技股份有限公司提供;血清胰島素試劑盒,批號:I615883,日本東朝株式會社提供;游離脂肪酸試劑盒(NEFA),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153186;糖化血紅蛋白試劑盒(HBA1C),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08-1205;果糖胺試劑盒(FRU),北京九強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批號:08-09169。
1.5 實驗環境 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實驗動物中心 許可證號:SYXK(遼)2007-0010。溫度22~23℃ 濕度 55% ~60%。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中藥藥理實驗室:國家中醫藥管理局三級實驗室。
2.1 高脂飼料的制備 在普通標準飼料中加入20%的脂肪(50%的豬油、50%的蛋黃粉)和20%的蔗糖。由飼料廠加工制作。
2.2 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制備 取Wistar大鼠,適應性飼養1周。隨機取10只作空白對照組,喂普通標準飼料。余下大鼠喂高脂飼料,8周后,按30 mg/kg劑量一次性腹腔內注射鏈脲佐菌素(溶于0.1 mol/L檸檬酸鈉緩沖液,pH 4.4)。48 h后測空腹血糖值和灌胃20%葡萄糖溶液(2 g/kg)后30、60、120 min的血糖值,即葡萄糖耐量。選擇空腹血糖大于等于7.0 mmol/L或灌胃葡萄糖耐量試驗后2 h血糖大于等于11.1 mmol/L的大鼠作為Ⅱ型糖尿病大鼠模型[6]。
2.3 分組給藥 將造模成功上述糖尿病大鼠按血糖值分組,分為空白對照組、模型對照組、1號提取物組、2號提取物組、3號提取物組、參芪降糖顆粒組。除空白對照組給普通標準飼料外,其余各組繼續給高脂飼料??瞻讓φ战M和模型對照組每天灌胃蒸餾水,其余各組開始灌胃給藥,連續給藥4周。
2.4 指標測試 灌胃給藥期間每2周稱體重、測攝食量、飲水量。給藥4周后,禁食12 h,各組大鼠尾尖采血,測空腹血糖、空腹血清胰島素、葡萄糖耐量及曲線下面積。腹主動脈采血,測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及游離脂肪酸含量。
造模后大鼠攝食量、飲水量和尿量明顯增加,體重明顯下降,出現“三多一少”癥狀,見表1。給藥2周內,個別大鼠死亡,推測由于胰島素分泌功能下降,血糖沒有得到及時控制,出現糖尿病酮癥酸中毒而死亡。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在給藥二周及四周時攝食量和飲水量與模型組比較均有所改善。

表1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體重、攝食量、飲水量的影響(ˉx±s,ˉx)
給藥4周后,模型組大鼠空腹血糖值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呈明顯升高,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而刺枚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組空腹血糖值與模型組相比呈明顯下降,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高血糖模型大鼠血清胰島素水平基本無改善,看出該實驗性高血糖大鼠的胰島細胞基本被破壞。胰島細胞已經無法接受刺激增加胰島素的分泌量。推測刺玫果提取物對糖尿病小鼠血糖水平的改善并不只依賴于刺激胰島細胞而增加胰島素分泌的作用機制。見表2。
給藥4周后,模型組葡萄糖耐量及曲線下面積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呈明顯升高,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1)。而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組葡萄糖耐量值與模型組相比呈明顯下降的趨勢,曲線下面積與模型組相比呈明顯下降,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5)。見表3。
表2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FBG、FINS的影響(±s)

表2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FBG、FINS的影響(±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劑量/(g藥材/kg)動物數/個FBG/(mmol/L)FINS/(mmol/L)空白對照組- 10 3.89± 0.52 0.33±0.02模型對照組 - 10 10.08±7.68△△0.31±0.03 1號提取物組 9 9 12.36±8.54 0.28±0.02 2號提取物組 9 9 4.38±1.17※ 0.30±0.03 3號提取物組 9 9 10.44±8.31 0.28±0.05參芪降糖顆粒組 1.62(g/kg)9 7.83±5.46 0.32±0.06
表3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葡萄糖耐量及ACU的影響(ˉ±s)

表3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葡萄糖耐量及ACU的影響(ˉ±s)
注:與空白對照組比較,△△P<0.01;與模型對照組比較,※P<0.05。
組別 劑量/(g藥材/kg)動物數/個0 min/(mmol/L)30 min/(mmol/L)60 min/(mmol/L)120 min/(mmol/L)ACU/(mmol/L)空白對照組 - 10 3.89±0.52 8.11±1.68 6.43±0.83 5.33±0.6512.52±1.53模型對照組 - 10 10.08±7.68△△ 25.62±4.10△△ 20.04±6.23△△ 16.33±6.19△△ 38.53±9.77△△1號提取物組 9 9 12.36±8.54 30.26±5.85 24.82±7.91 20.93±8.77 42.57±20.20 2號提取物組 9 9 4.38±1.17※ 23.31±5.89 16.13±7.25 12.26±5.99 27.88±12.51※3號提取物組 9 9 10.44±8.31 27.87±6.36 20.03±7.95 16.17±7.84 39.65±11.43參芪降糖顆粒組 1.62(g/kg) 9 7.83±5.46 28.77±4.49 24.27±4.97 22.52±5.92 41.22±16.51
給藥4周后,模型組糖化血紅蛋白、糖化血清蛋白含量與空白對照組比較呈明顯升高,兩組相比差異有顯著意義(P<0.001)。而刺玫果正丁醇提取物組、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組、刺玫果水提物組和參芪降糖顆粒組的糖化血紅蛋白含量均明顯下降,與模型組比較差異均有顯著意義(P<0.001,P<0.01,P<0.05)。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組、刺玫果水提物組糖化血清蛋白含量均明顯下降,與模型組比較差異亦有顯著意義(P<0.05)。各組游離脂肪酸含量無明顯改變。見表4。
糖尿病(Diabetes Mellitus,DM)是一種具有遺傳傾向的葡萄糖代謝和內分泌障礙繼而引起全身性代謝紊亂的臨床綜合征,主要有Ⅰ型糖尿病(T1DM)和Ⅱ型糖尿病(T2DM)兩種類型。針對Ⅱ型糖尿病的發病機制,目前很多西藥有明顯療效,但是用于改善胰島素抵抗的藥物較少。西藥有一定的局限性和較多的不良反應,若使用不當,常易引起嚴重的毒副作用。中藥能夠彌補西藥的這些不足,并且能夠從整體出發標本兼治。因此在治療上具有很大的潛在市場。
遼寧省中醫藥研究院郭振武主任醫師在臨床治療Ⅱ型糖尿病過程中發現,中藥刺玫根對于Ⅱ型糖尿病患者的臨床癥狀有明顯的改善作用?;诖?,我們從藥材刺玫的不同部位作為切入點展開了藥學和藥理學研究。

表4 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HBA1C、FIU、NEFA的影響(ˉx±s)
本實驗研究了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藥理作用,研究結果顯示,刺玫果三種不同提取物9 g藥材/kg劑量均有調整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攝食量、飲水量過高的作用趨勢;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9 g藥材/kg劑量可以改善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空腹血糖及葡萄糖耐量;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9 g藥材/kg劑量、刺玫果水提物9 g藥材/kg劑量均可以降低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含量;刺玫果正丁醇提取物9 g藥材/kg劑量可以降低II型糖尿病大鼠模型的糖化血紅蛋白的含量;有文獻報道,刺玫果乙酸乙酯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為黃酮類物質,黃酮類物質具有預防和治療高血脂、血栓所致對心腦血管疾病的功效,刺玫果水提物和刺玫果正丁醇提取物的有效成分為三萜類物質,三萜類物質具有抗肝炎作用。但關于刺玫果的降血糖、改善糖化血紅蛋白及糖化血清蛋白的作用未見報道。在試驗期內刺玫果不同提取物對血清胰島素水平的影響并不明顯,無法改善糖尿病大鼠的血清胰島素水平,這一方面說明模型大鼠的胰島B細胞遭到鏈脲佐菌素的破壞;另一方面說明刺玫果不同提取物降低血糖、改善糖耐量的作用是通過調節機體糖代謝、促進肝糖原合成、減少肝糖原分解引起的,而非通過刺激胰島B細胞分泌胰島素來作用的。本研究是對刺玫果的初步探討,關于刺玫果治療糖尿病的藥理作用機制有待于進一步研究。
[1]南京中醫藥大學.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2006:3,1837-1838.
[2]黑龍江省藥品監督管理局.黑龍江中藥材標準[S].2001:114.
[3]江蘇新醫學院.中藥大辭典(上冊)[M].上海:上??茖W技術出版社,1985.
[4]俞作仁,王文莉,呂娟濤.刺玫果化學成分及藥理作用研究進展[J].中草藥,2002,33(2):188-189.
[5]王 群,陳雅研.山剌玫果研究進展[J].中國中藥雜志,1997,22(3):132-133.
[6]何清華,周迎生,王 征,等.2型糖尿病大鼠模型制備的影響因素及其特點[J].中國實驗動物學報,2007,15(6):4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