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報赴瑞士特派記者 章念生●本報駐外記者 陶短房 青木 孫秀萍 詹德斌●本報記者 王艷
中國國務院副總理李克強28日在瑞士達沃斯世界經濟論壇年會上發表演講,這是繼溫家寶總理去年在這里向世界傳遞信心以來,全球經濟觀察家又一次從達沃斯直接聽到“中國聲音”。今年這場全球經濟人士的大聚會剛一開幕,西方媒體就將它和“中國”緊緊扣在一起。CNN網站28日最醒目的位置長時間被題為“達沃斯:聚焦中國”的報道占據。與此同時,大量媒體抱住中美G2概念不放,《華爾街日報》說,雖然達沃斯的舞臺搭建在歐洲,但美國和中國將是其眾多討論的中心,而歐洲的夢想也隨著G2的提升而破滅。韓國EDAILY網站甚至說,達沃斯將證明“條條大路通G2”這種話往往是中國政府最不喜歡聽的,美國官員也對G2概念嗤之以鼻。
年會首日爭論中國經濟
法國國際廣播電臺說,今年的達沃斯論壇是一次“危機后的反思”。英國《每日電訊報》28日說,與過去10年的達沃斯論壇一樣,中國今年又是熱點話題。俄新網說,中國在此次年會上最引人注目,一是因為中國代表團人數最多,參加年會的2500代表中有200人來自中國。二是由于目前世界上沒有一個國家對世界經濟的影響力能和中國相提并論。“全球專家用在研究中國消息上的精力比研究美國總統采取何種經濟措施還多”。
英國BBC編輯福蘭德爾28日在其題為“達沃斯的中國綜合征”的博文中說,在達沃斯的每個人都在談論全球經濟重心的東移,尤其是作為2010年世界經濟增長關鍵引擎的中國。“就連世界經濟論壇自己的重心也東移了,今年晚些時候將在中國天津舉辦一場達沃斯式的論壇”。在本次年會開幕式上,達沃斯論壇主席施瓦布還請來中國鋼琴家郎朗演奏,為論壇慶祝40歲生日。
去年1月28日,中國總理溫家寶在達沃斯表示“嚴寒將會過去,春天很快就會到來”,向在全球金融危機中“掙扎”的世界傳遞了信心。在外電看來,本次達沃斯最大的中國看點毫無疑問是中國副總理李克強當地時間28日下午的演講。《華爾街日報》說,從這一演講中,參加達沃斯的精英們可以仔細研究中國經濟管理未來走向的蛛絲馬跡。文章提醒說,中國政府是語言大師,政策措辭上的微小變化都可能意味著巨大的政策調整。
與近年來中國參與的所有世界性會議一樣,外界對中國的關注往往包含著質疑。法新社題為“中國經濟政策受到世界決策者攻擊”的報道說,與會政治領導人、央行行長和財經人士對中國貨幣和貿易政策發起了攻擊。文章說,法國總統薩科齊在其主題演講中表示,越來越嚴重的貿易不平衡正在傷害世界經濟,而“匯率的不穩定和某些特定貨幣被低估妨礙了自由貿易和公平競爭”。法新社說,薩科齊這是在含沙射影批評中國?!度毡窘洕侣劇氛f,薩科齊不點名批評中國想逼中國改革。
金融大鱷索羅斯也在會上敦促人民幣升值。他說,更強勢的人民幣“對中國和世界其他國家都有好處”。法新社說,索羅斯還對中國能否解決經濟泡沫表示了質疑。《華爾街日報》稱,在索羅斯表態前,中國央行副行長朱民已強調了人民幣穩定的重要性,稱人民幣穩定有利于中國,也有利于世界。諾貝爾經濟學獎得住斯賓塞22日在英國《金融時報》上撰文稱,“西方揪住人民幣不放是錯誤的”,貿然壓人民幣升值不會消除貿易順差,卻可能使中國經濟增長放緩。
中國“被G2”,歐洲不舒服
本次達沃斯峰會首日,薩科齊似乎是最出風頭的人,他在演講中表示,“我們需要一個新布雷頓森林體系,不能一邊是多極世界,一邊卻用單一的全球儲備貨幣”。他還說,“我們不能一邊為自由市場鼓掌,一邊容忍其他貨幣傾銷”?!都~約時報》說,薩科齊說這些話時,臺下有美國和中國的聽眾。文章說,2008年法國作為歐盟輪值主席國時,薩科齊證明自己是個有活力———也有爭議———的領導人,如今他表示要利用法國明年出任20國集團主席國的機會創立新的貨幣體系,估計他將會重復自己過去的表現。
就在薩科齊用它的活躍吸引了頗多關注的28日,在大西洋兩岸卻有另一種很強的聲音———中美才是達沃斯的主角?!度A爾街日報》27日、28日接連刊文,宣稱G2的崛起已經使歐洲的夢想破滅。該報稱,雖然達沃斯的舞臺搭建在歐洲,但美中卻是世界經濟論壇眾多討論的中心,有了《里斯本條約》的歐盟27國將可以作為一個統一的角色登上世界舞臺,但在被美國和崛起的中國主導的新地緣政治秩序中,歐盟越來越像一個失敗者。據報道,當地時間28日下午,成思危、閻學通等中國學者還將圍繞外界宣稱“中美共治”探討中美關系如何影響全球議程。
《華爾街日報》的文章激起了對中美G2的又一輪討論。這一概念遭到中美官方的共同抵制。文章說,雖然從遠古的斯巴達與雅典,到一個世紀前的英國與德國,霸主與新星間傾向于對抗而非合作,但哥本哈根氣候峰會已證明,除非G2同意,想在G20和WTO等全球機構取得進展十分困難。文章還說,雖然中國否定了G2的想法,更喜歡把自己稱為一個將主要精力放在本國事務上的窮國,但這種低調做法的論點已站不住腳:中國的經濟力量太強大,掩蓋不住了。歐洲之聲電臺28日說,達沃斯是又一次G2把東道主冷落的會議,歐盟必須適應這種現實。德國《商報》說,以中國為代表的新興國家是達沃斯的寵兒,而夾在新興國家與美國之間的歐洲,“隱藏在一個尷尬的境地”。韓國EDAILY稱,國際社會重心已偏向“美中共治”,“達沃斯將證明條條大路通G2”。
瑞典斯德哥爾摩大學經濟學教授尼爾森28日對《環球時報》說,“中美共治”在歐洲是熱門話題,但中國似乎并無意與美國共治什么,套用中國2009年的流行詞,它是“被G2”的。尼爾森說,如果將美歐比作夫妻,現在的狀況是美國在向中國主動示好,而中國還表現得非常冷漠,做妻子的歐洲自然更加抓狂。
德國《金融時報》27日題為“不合群的中國”的文章說,無論是在氣候保護,還是經濟危機,中國都對外面的世界不管不問。英國《經濟學家》21日的文章說,大約兩年前,歐盟還對中國充滿樂觀,認為它將成為世界上一個負責任的利益攸關方。更久以前,法國總統希拉克等領導人還告訴中國領導人他們有建立多極世界這樣的共同世界觀。但現在的情緒已經不一樣了,中國近來在伊核問題、氣候問題上的不合作讓歐洲感到了自己的一廂情愿。文章稱,現在的歐中關系是“歐洲和一個謎一樣的中國”。
中國握著多個閘門的鑰匙
在本次達沃斯論壇開幕前,國際貨幣基金組織(IMF)傳出消息,IMF將增加一名中國籍高官,IMF還預測,中國經濟今年將增長10%。與此同時,對中國經濟的悲觀預期也有不少。英國《金融時報》28日說,一個風行的觀點認為,中國的投資繁榮是不可持續的,中國經濟是個有待戳破的大泡沫。
美國Clariti Research經濟評論家米亞米托比扎26日刊文稱,每一天,媒體都在爭論中國經濟究竟是好還是壞,一些人說中國有“泡沫中的泡沫”,另一些人則說中國是“下一個超級大國”。兩種說法都有其理由,但這些人卻都只把目光盯向了中國的GDP和出口數據,忽視了中國日益增長的國內消費水平。米亞米托比扎說,目前中國人的購買力肯定不如美國人,但中國有這么多人,完全能玩“數量勝過質量”的游戲。中國房地產熱得發燙,但大部分中國人正從農村移向城市,這是房價繼續上升的最大推動力。因此中國還有自己的經濟武器,那就是內需。
大連海事大學世界經濟研究所所長劉斌認為,中國經濟正處于快速上升期,適當通脹在所難免,但中國有能力有效控制通脹。中國經濟可以選擇的熱點有很多,政府手里有多個閘門的鑰匙,汽車、房地產、旅游業等等,打開哪個閘門,哪個閘門就迅速發展起來,帶動經濟的整體發展。劉斌說,中國在達沃斯峰會上得到了贊譽也受到了質疑,對一個正在崛起的國家,這非常正常。他說,“取得成績要靠朋友的幫助,取得很大的成績要靠敵人的推動”。稱贊也好,批評也罷,都是大國應有的待遇,中國應該做的就是寵辱不驚,踏踏實實走好自己的路?!?/p>
環球時報2010-0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