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 敏,來洪敏,王娟娟
(河南省開封市第一人民醫院耳鼻咽喉科,河南開封 475000)
鼻是人體面部最為突出的部位,其外形的位置及完整性對容貌起著至關重要的作用,易受重物碰撞或拳、棒打擊等致傷。鼻外傷分為開放性鼻外傷和閉合性鼻外傷,是耳鼻咽喉科常見的急癥之一。多數患者病情危急、發展迅速,以出血為主要癥狀,嚴重者可致休克[1],甚至危及生命。如果搶救、處理不及時,護理不當,極易發生畸形愈合,毀壞患者原來的容貌。隨著現代社會的發展和進步,人們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對美的追求不斷升華,任何疾病的瑕疵及畸形都可能給人的生理和心理帶來不同程度的創傷。當患者出現鼻部外傷后,不僅要求恢復鼻的外形和功能,還要求恢復鼻部皮膚的色澤和質地,而鼻部受傷的急診處理和護理的好壞決定患者鼻部恢復的效果[1]。因此對于醫護人員的要求也在不斷地提高,急救和護理中必須注意鼻的功能和美容兩個方面,所以在保證患者生命安全的基礎上,還要注意患者外形的完整性,并盡量保持原來的容貌。
2006~2008年我科收治鼻外傷患者408例,其中,開放性鼻外傷146例,閉合性鼻外傷262例,包括撞傷、摔傷、咬傷、砍傷、撕脫傷、切割傷等;年齡3~66歲,平均29歲。 因搶救及時、護理得當,取得滿意的臨床效果。
本組病例均以急診住院。住院后對于開放性傷口,立即進行清創縫合手術,鼻出血患者即給予鼻腔填壓止血,同時在傷后24h 內常規注射破傷風抗毒素。對于閉合性傷口,24 h內給予局部冷敷,以控制血腫的發展,24h 后給局部熱敷,以促進淤血吸收,腫脹消退。鼻出血嚴重者,先行止血、抗休克治療。早期急救,根據情況選擇適宜徑路行切開或閉合性復位術,避免發生鼻通氣障礙、瘢痕狹窄、鞍鼻等后遺癥[2]。并發腦脊液鼻漏患者首先保守治療,取頭高臥位,限制飲水量和食鹽攝入量,避免用力咳嗽和擤鼻,積極應用抗生素,預防感染,必要時考慮修補手術。
2.2.1 心理護理:鼻外傷大多是急診入院,由于鼻突出于面部,周圍血管豐富,極易引起鼻梁塌陷、偏斜及出血,嚴重者可引起腦脊液鼻漏,給患者及家屬帶來緊張、恐懼心理。這就需要我們更要沉著、冷靜,迅速將患者安置在舒適安靜的環境中,及時準確地判斷病情,并與家屬進行有效的溝通,以得到家屬的理解及配合。清醒患者,根據外傷的程度,及時向患者介紹治療方法、注意事項、預后,使患者了解病情,消除緊張、恐懼心理,保持情緒穩定,積極配合治療。同時告訴患者,我們會盡最大努力使患者容貌的損傷程度降至最小。
2.2.2 病情觀察:密切觀察患者的病情變化,給予半臥位,及時測量患者的生命體征。如血壓較低并伴有意識不清者,迅速給予氧氣吸入、開辟靜脈通道、心電監護,同時做好術前的準備工作,對于口鼻有出血者,讓患者頭偏向一側,以免誤吸而引起窒息等嚴重并發癥。對于撕脫傷、咬傷等開放性鼻外傷的,應將能找到的離體組織迅速用鹽水浸泡,并盡快回植。
2.3.1 全麻患者采用去枕平臥位,頭偏向一側,局麻患者采用半臥位,腦脊液鼻漏術后的患者,應嚴密觀察患者的意識狀態,有無劇烈頭痛、頸抵抗、噴射性嘔吐等癥狀。全身麻醉清醒后應觀察瞳孔大小、對光反射及視力等情況,如發現異常及時向醫生匯報,進行處理。
2.3.2 術后遵醫囑半臥位3~5d,避免用力咳嗽、打噴嚏、擤鼻,防止顱壓增高及出血,以利于漏孔愈合。對單純性、線性骨折,鼻腔填塞僅為復位術后的止血,在術后48h 后即可解除,其他鼻骨骨折復位后均應行鼻腔填塞支撐內固定,填塞物應在手術后10~14d分次取出[3]。
2.3.3 術后1~2d 內宜進溫涼的半流質,2d 后可給予營養豐富、清淡溫和、無刺激性的高蛋白和高纖維飲食,預防便秘。伴有腦脊液鼻漏者術后應低鹽飲食,并限制飲水量。
2.3.4 密切觀察傷口愈合情況,有離體回植的患者,應密切觀察回植組織及移植組織的血運情況,遵醫囑應用抗生素和改善微循環的藥物,注意術后創面的換藥情況,避免感染,減少回植組織或移植組織的壞死。
鼓勵患者保持樂觀的精神狀態,對于鼻梁塌陷、偏斜,術后應指導患者避免咳嗽、打噴嚏、擤鼻等,并及時將傷口愈合的好消息告訴患者,使患者心情愉悅,更利于治療護理的進行;對有離體回植的患者,要做好健康宣教工作,使患者保持穩定的情緒,尤其是對于回植組織血運較差,不能存活的患者,更要積極做好心理疏導工作,培養患者樹立樂觀的情緒和積極向上的生活態度。
伴隨著人們法律意識的不斷增強,各項護理文書的內容將成為保護患者及護士的有力證據而伴隨著護患糾紛走向法庭,這就要求我們護士對每一項記錄都要做到客觀、真實、具體、完整、規范。
患者康復出院后,詳細交代注意事項,囑其要保持傷口的清潔及干燥,避免辛辣刺激性飲食,預防瘢痕可使用瘢痕貼等。對其傷口愈合不理想的患者,囑其注意定期復查,并要告訴患者鼻外傷的應急處理和簡單的處理方法。
隨著現代生活節奏的加快,發生外傷的幾率日益增高,而鼻為面部最突出的部位,更容易被損傷,鼻外傷應在急診期進行妥善處理,并在術后得到良好的護理措施,以避免陳舊性畸形和鼻腔功能障礙的發生[4]。患者創面修復時應注意不僅要修復創面、恢復功能,更要最大限度地保證容貌的恢復,因此去除壞死組織時既要做到徹底,又要最大限度地保留正常組織,保證正常功能和外觀[5]。作為一名耳鼻咽喉科的護理人員,更應提高各方面的素質,不僅使患者的鼻部結構與功能得到恢復,同時應盡最大努力保持患者原有的容貌。
[1]魏培翰,曹其武,王合玲.急診處理鼻外傷72例體會[J].中國美容醫學,2008,17(1):131.
[2]張民,姬長友,陳繼川,等.鼻和鼻竇外傷的診治體會[J].創傷外科雜志,2010,12(3):206-207.
[3]蔣雙慶.在鼻內鏡下行鼻骨骨折復位56例療效觀察[J].廣西醫科大學學報,2007,24(5):809.
[4]吳健,廖華蓉,周林,等.鼻骨骨折的診斷與整復[J].中華實用診斷與治療雜志,2008,22(11):856-857.
[5]張秀鈴.1例急診鼻外傷病人的手術配合[J].護理實踐與研究,2008,5(4):93-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