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桂芳,李世廣
(重慶市人口和計劃生育科學研究院&重慶市出生缺陷與生殖健康重點實驗室,重慶 400020)
數字X 線機又名DR 直接數字化X 線攝像系統,是計算機數字圖像處理技術與X 線放射技術相結合而形成的一種先進的X 線攝影技術,它在原有的診斷X 線機直接膠片成像的基礎上,通過A/D 轉換和D/A 轉換,進行實時圖像數字處理,進而使圖像實現了數字化。DR 直接數字化X 線攝影系統具有圖像質量清晰、成像速度快以及輻射量小于傳統X 線機等優點。它的出現徹底實現了醫用X 線攝影的直接數字化,成為現代放射醫學的主流數字化設備,是醫院運用極其廣泛的數字化攝片設備,其攝像系統的設計可以最大限度地滿足醫療機構攝影檢查的要求。
采用碘化銫探測層,轉化效率高,有效降低了放射劑量。CCD探測器技術來自于太空探索,環境適應能力極強,性能穩定可靠。高量子探測效率,高空間分辨率、高密度分辨率、高動態范圍、獲取最佳圖像。采用高科技防刻蝕效應設計,圖像質量長期可靠一致,使用成本大幅降低。
高性能X 線產生系統;14bit高灰階采集,3K×3K 有效像素的CCD 探測器;自動優化的圖像采集與后處理功能,展現更加完美、清晰、可靠的圖像品質。
垂直調整探測器高度,球管自動跟蹤,精確對準。胸片位、床上位電動轉換,一鍵操作,精準到位。優化攝片工作流程,提高檢查效率。
系統全面支持DICOM 協議,可與RIS/HIS/PACS 實現無縫連接,快速的圖像存儲、瀏覽、查詢、打印,大大加快了工作流程。
近年來,數字X 線機已逐漸替代了較大型醫院的傳統胃腸機,這反映了較大醫院在CT、MR、DSA、US 乃至平片信息數字化(CR、DR)后為實現影像學信息網絡化的合乎邏輯的配置更新趨勢。傳統的影像增強-電視系統的數字X 線機已發展了多年,現有設備也已普遍采用CCD元件,通常為100 萬像素者,Hitachi 公司已有400 萬像素的CCD 裝機,且在應用中可與100 萬像素切換。
目前主要的完善方向是:①一機多用功能,即從設計上可滿足各種臨床檢查需要,如攝片、體層攝影、胃腸檢查及各種造影檢查等。②降低檢查劑量,如使用氙電離室增加對射線的敏感性,改變縮光器的形態(從圓形改為四角形、八角形),減少無效照射。③拓寬應用領域,如用于整形外科的負荷-功能位立位斷層等。鑒于目前的相對價格,此類傳統型的數字式X 線系統尚為市場上的主要機型。
DR 系統:以前曾把上述傳統型數字X 線機也歸入DR 系統,目前DR 系統已經用于特指應用平板檢測器(FP)的X 線攝影系統。DR 系統已經研制了多年,小型的DR 透視系統(如原Picker/Marconi 公司與CT 設備組合配置者)也早已應用于臨床,但滿足廣泛臨床要求的DR 系統目前仍未達到成熟的階段。
DR 系統尚未廣泛推廣的原因有:①FP 自身的性能,如前述的直接型與間接型的研制方向選擇尚有爭論。②FP 在應用中的DQE 參數尚有不足。③大尺寸FD 制作的難度和成本均較高。④FP 應用中的輻射劑量尚較大。⑤大幅度增加的信息量使其處理速度與成本目前尚較高等。
迄今,僅GE 公司推出了市售機型(Revolution XR/d)。該機型采用立式與床下型雙檢測器設計,可根據檢查要求分別選用。立式檢測器尚可隨意調節高度及角度,滿足各種投照位置的要求;床下型則可滿足各種造影要求。此外,該設備尚配有數字組織均衡軟件,可均衡不同結構的密度,以突出興趣結構。據介紹,全球現裝機已達500 臺。Siemens、Philips、Toshiba、Shimadzu 等公司也均有各自的設計原型機推出,但尚未能市售。目前DR 設備市場化的初期,價格將會較高,隨著技術發展與同類產品的竟爭,預期價格將會有利于普及。
[1]劉庚年,劉仲蘭,顏小瓊.放射學[M].北京:人民衛生出版社,1993:26.
[2]Levine MS,Dillon EC,Saul SH,et al.Early esophageal cancer[J].AJR,1986,146(3):507-511.
[3]榮獨山.X 線診斷學[M].2 版.上海: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1998:41-45.
[4]Ueyama T,Kawamoto K,Yamada Y,et al.Early esophageal carcinoma:evaluation of thedepth of invasion based ondouble contrast esophagography[J].Acta Radiologica,1998,39(2):133-137.
[5]Jorg F,Stephan M,Clemens H,et al.Reflective and transmissive CR scanhead technology on needle image plates[J].SPIE,2005,5745:499-510.
[6]Ulrich N.Status and prospects ofdigitaldetector technology for CR anddR[J].Radiation Protectiondosimetry,2005,114(1-3):32-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