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小華 王金玉 林麗珍
(福建省長泰縣醫院,363900)
腰椎間盤突出癥是脊柱外科常見病和多發病,經嚴格非手術治療無效后,常需手術治療。術后由于各種因素,少數病人可出現如椎間隙感染、腦脊液漏等并發癥。2007年1月~2008年 12月,我科實施手術病例92例,術后加強護理,嚴密觀察病情,及時預防和控制并發癥,收到良好的療效。現將護理體會報道如下。
本組92例,男62例,女 30例;年齡 25~72歲;平均住院26天。術后出現椎間隙感染2例,神經根粘連1例。
1.椎間隙感染:臨床表現:椎間隙感染是較為嚴重的并發癥,表現為原有的神經痛、腰腿痛癥狀消失,1~2周后出現腰腿抽筋樣疼痛,腹部脹痛,不能翻身,體溫升高,白細胞升高。
預防及護理:椎間隙感染原因主要與醫源性及患者自身抵抗力有關,一旦發生,既給治療帶來困難,也給患者增添痛苦及經濟負擔。護理上應做到:①加強術前皮膚準備,術前預防性使用抗生素;②術后嚴密觀察生命指征,如體溫變化等;③術后保持切口干燥,污染敷料及時更換;④及時協助完成相關檢查,如細菌培養、血常規等;⑤保持切口引流管通暢,使用有效抗生素;⑥對癥治療的同時,安慰患者,增強信心。
2.腦脊液漏:臨床表現:切口敷料滲出增多,滲出液顏色為淡紅或淡黃色,病人自覺頭痛、頭暈、惡心;多發生于術后3~4天,拔除切口引流管后出現。
預防及護理:術后嚴密觀察引流液量及性狀,及時發現,立即報告醫師換藥,保持切口敷料清潔。加壓包扎。囑病人保持平臥位。給予補液抗炎治療,防止顱內感染和低顱壓性頭痛。
3.硬膜外血腫:臨床表現:術后數小時至1天內切口處脹痛,雙下肢及會陰部疼痛、麻木、無力、排尿困難,癥狀呈進行性加重。
預防及護理:術后保持引流管引流通暢,術后常規平臥6h,以壓迫傷口,減少傷口出血。
4.神經根粘連:多發生于術后1~2周,表現為平臥時直腿抬高小于30°,且有牽拉痛。本組1例出現神經根壓迫癥狀復發,經保守治療(按摩理療),堅持直腿抬高鍛煉,2周后癥狀緩解,出院1個月回訪,癥狀消失。
通過92例腰椎間盤突出癥手術患者護理,提示我們充分的術前準備、嫻熟的術中技術和細致的術后護理是手術成功的重要保障。護理人員應具有良好的護理專業知識和技術水平及掌握常見并發癥的特征及相關處理原則的能力,做到及時發現并發癥,及早處理,使患者術后順利康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