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 歡,徐曉俊,王曉丹(無錫市第二人民醫院藥劑科,無錫市 214002)
不良反應(ADR)的發生,一方面極大地危害和影響患者的身體健康與生活質量;另一方面,還造成患者治療成本的增加[1]。ADR監測受到世界衛生組織(WHO)和我國衛生部、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的高度重視,成為藥品再評價工作的重要部分[2]。
左卡尼汀又稱為左旋肉毒堿、維生素BT、左旋肉堿等,化學名稱為(R)-3羧基-2-羥基-N,N,N-三甲基-1-丙胺氫氧化物,因最早在肉的提取物中發現,故又稱肉堿。左卡尼汀可以預防和減輕心肌損傷,緩解和減輕胸痛癥狀,是治療冠心病、心絞痛、心力衰竭的有效藥物。左卡尼汀還可作為治療血液透析患者的輔助藥物,是全腸道外營養中的一種不可缺少的成分。經臨床觀察,絕大多數患者可以耐受,療效肯定,ADR較少。1989年法國將其作為多用途營養劑,1993年美國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委員會認為左旋肉毒堿是“公認安全無毒”的,1994年德國衛生部規定肉毒堿使用量無需規定上限[3]。然而,最近本院發生1例注射用左卡尼汀致癲癇大發作病例,因此筆者結合1999~2009年國內醫藥期刊報道的相關文獻進行綜合分析。
檢索中國期刊全文數據庫(CNKI)及維普資訊網,以“左卡尼汀”、“不良反應”及“癲癇”為關鍵詞進行檢索并查閱全文,對1999~2009年國內醫藥期刊報道的相關文獻進行檢索。
我院1例女性患者,84歲。因冠心病、心房纖維性顫動(陣發性)、病態竇房結綜合征、急性胃腸炎、慢性腎功能不全、貧血入院。既往有腎功能不全、胃大部切除病史,無癲癇病史。心電圖示房顫伴交界性逸搏心律。入院后給予心電監測、轉律、降壓、抑酸、抗感染等常規治療,同時給予注射用左卡尼汀(蘇州二葉制藥有限公司)4 g加入5%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qd。7 d后患者突然出現意識喪失、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呼之不應等癲癇大發作表現,無雙眼凝視,無口吐白沫,無二便失禁。查體:雙側瞳孔等大等圓2.5 mm,光反射靈敏,四肢肌張力正常,肌力檢查不合作,雙下肢巴氏征陽性。立即給予氟哌啶醇5 mg肌內注射,20 min后患者神志逐漸轉清,呼之能應,但不能準確回答問題。急查頭顱CT示雙側基底節區腔隙性梗死,腦萎縮。考慮癲癇大發作由注射用左卡尼汀引起,予暫停,同時加服丙戊酸鈉片0.2 g,bid。當天下午患者又有癲癇大發作,立即給予安定5 mg靜脈推注,氯硝安定2 mg溶于5%葡萄糖250 mL中靜脈滴注,次日恢復正常。2周后停止使用丙戊酸鈉,患者未再有發作。
共檢索到已發表的相關文獻2篇,報道注射用左卡尼汀致癲癇大發作ADR 6例[3,4],結合我院1例ADR病例,共報道7例。6例文獻報道病例中1例為72歲女性,患高血壓腎病、腎功能衰竭,無癲癇病史。因透析后乏力、心悸予以左卡尼汀5 mL(1 g),每次透析后從靜脈端注入,第3次給藥后,突發癲癇大發作,靜脈注射安定10 mg,發作停止。此后癲癇樣抽搐間斷發作10余次,予以安定100 mg+氯化鈉500 mL持續靜脈滴注,次日未再發作。未再給予左卡尼汀,亦未再發作癲癇[4]。另1例為52歲男性患者,診斷冠狀動脈硬化性心臟病、心肌缺血、心絞痛發作。心電圖示下壁心肌缺血,予吸氧,多功能心電監護,靜脈滴注魯南欣康20 mg+氯化鈉250 mL,液體輸入大約150 mL時,患者訴頭痛,即改用左卡尼汀10 mL(2 g)+氯化鈉250 mL靜脈滴注,患者訴頭痛緩解。左卡尼汀輸入200 mL時,突發癲癇樣抽搐,予安定10 mg靜脈注射,發作停止。追問病史,有癲癇病史[4]。其余4例左卡尼汀致癲癇發作ADR具體情況文獻未詳細報道。
7例發生癲癇的患者均患有不同程度的心腦血管系統疾病。其中6例為冠心病、心絞痛患者,1例為高血壓腎病患者;2例女性患者有腦梗死病史,1例男性患者有癲癇病史。
7例病例均通過靜脈滴注給藥,其中1例給藥劑量為1 g、9 d;1例給藥劑量為2 g、9 d;1例給藥劑量為4 g、9 d。
1例患者在第1次靜脈滴注過程中即發生癲癇樣抽搐;1例患者在第3次給藥后突發癲癇大發作;1例患者于連續用藥7 d后突發癲癇大發作。
癲癇發作后立即停用左卡尼汀,給予安定后癥狀消失,發作停止。其中2例患者因有腦梗死病史,在出現癲癇癥狀的初期未能對病情進行全面分析,在給予氟哌啶醇、葡萄糖酸鈣無效后立即靜脈給予安定,病情得以緩解或控制。
左卡尼汀是哺乳動物能量代謝中需要的體內天然物質,其主要功能是促進脂類代謝。它既能將長鏈脂肪酸帶進線粒體促進其氧化分解,又能將線粒體內產生的短鏈脂酰基輸出,是肌肉細胞尤其是心肌細胞的主要能量來源。本品可緩解因體內缺乏肉堿而引起的脂肪代謝紊亂、骨骼肌和心肌等組織的功能障礙。適用于慢性腎衰竭長期血液透析患者因繼發肉堿缺乏產生的一系列并發癥狀,臨床表現如心肌病、骨骼肌病、心律失常、高脂血癥,以及低血壓和透析中肌痙攣等。臨床上左卡尼汀被廣泛用于冠心病、心絞痛等心血管疾病的治療[5,6]。說明書提示該藥會引起癲癇發作。癲癇是由多種原因引起的慢性腦功能障礙臨床綜合征,是大腦神經細胞群反復超同步放電所引起的發作性、突然性、反復性、短暫性腦神經系統功能紊亂。屈友升[3]研究了左卡尼汀在110例符合WHO制訂的《冠心病心絞痛診斷標準》的心血管系統疾病患者的ADR,結果表明左卡尼汀致癲癇發作的ADR發生率為3.64%。
本文7例發生癲癇的患者中,2例患者有腦梗死病史,1例有癲癇病史,提示醫師在對有腦梗死等腦損傷顱內疾病病史患者應用左卡尼汀時要慎重,以防誘發癲癇發作。
患者在使用左卡尼汀治療過程中,出現意識喪失、牙關緊閉、四肢抽搐、呼之不應等癲癇大發作表現,需考慮癲癇發作與左卡尼汀有直接關系,應立即停藥并針對癲癇進行治療。本院1例左卡尼汀致癲癇大發作的患者,在使用左卡尼汀3 d后夜間出現有煩躁不安,難以入睡等現象,但醫師并未考慮為可能存在的ADR,首先考慮為老年性精神障礙而臨時使用氟哌啶醇進行治療;繼續給予左卡尼汀3 d,患者精神、情緒均較差,夜間仍有煩躁,睡眠欠佳,言語較前減少,醫師仍考慮為老年性精神障礙,不排除腦器質性疾病,未做特殊處理。說明書中明確提示該藥會引起神經系統癥狀,如頭暈、失眠、壓抑等。若能及時停藥,該患者癲癇大發作的概率會大為降低。1例患者透析后靜脈注射左卡尼汀,第3次給藥后突發癲癇大發作,但醫師最初考慮為低鈣透析所引起的低鈣血癥抽搐,對癥治療靜脈注射10%葡萄糖酸鈣10 mL無效后,立即靜脈注射安定10 mg,發作停止。
綜上所述,左卡尼汀致癲癇大發作的嚴重ADR雖然比較少見,其機制尚不清楚,但是需要引起臨床醫師足夠的重視。對于有顱內疾病病史的患者尤其高度警惕。建議進行ADR監測,監測內容包括血生化生命體征,血漿濃度和全身癥狀,輸液前務必仔細觀察藥物有無異常和變色。使用左卡尼汀的患者一旦出現癲癇大發作的臨床癥狀,需立即停藥并按癲癇大發作常規治療,患者一般預后良好。
[1]蒙志瑩,顧 海.藥品不良反應經濟學研究初探[J].中國藥房,2005,16(20):1528.
[2]覃正碧,向繼洲,盧祖洵,等.郭衛春.我國藥品不良反應報告和監測及其實施探討[J].中國藥房,2007,18(29):2297.
[3]屈友升.左卡尼汀粉劑與水針劑副作用的臨床研究[J].藥物與臨床,2008,46(36):82.
[4]李俊麗,張 穎.左卡尼汀誘發癲癇大發作2例[J].中國誤診學雜志,2008,18(14):3375.
[5]張繼宏.左卡尼汀注射液治療冠心病不穩定性心絞痛的臨床觀察[J].當代醫學,2009,15(22):143.
[6]方慶欣,張金亮,房永森.左卡尼汀對穩定性心絞痛患者療效的對照研究[J].臨床薈萃,2007,22(17):1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