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俊輝,孟德勝(第三軍醫大學大坪醫院藥劑科,重慶市 400042)
隨著醫藥衛生體制改革的不斷進行,醫院各個環節的逐漸規范,靜脈藥物配置中心(Pharmacy Intravenous Admixture Services,PIVAS)應運而生。PIVAS的建立為臨床提供了安全、有效的靜脈用藥,對于改變傳統藥學服務模式、提升藥學服務內涵起到積極的作用[1]。但PIVAS目前在我國仍處于發展階段,各醫院管理模式不一,其最佳管理模式有待探索[2]。PIVAS工作呈流水線作業模式,各環節環環相扣,每一個環節的疏漏均會導致藥物配送質量和效率的降低,甚至導致醫療糾紛,對醫院的聲譽和效益帶來負面影響,因此做好相關管理工作極其重要。我院于2007年建立PIVAS,在運行過程中,我們不斷尋求適合其工作特點的管理模式。現將有關管理體會總結如下。
樹立PIVAS工作人員主人翁意識,提出了PIVAS工作目標和口號:“筑安全用藥之堤、把合理用藥之關、為生命護航、樹奮進之風帆”,以此來加強素質教育,培養工作人員高度的責任感和“以患者為中心”的工作理念。同時,管理者要維護被管理者切身利益,加強與PIVAS工作人員的溝通,用心去關心每一個人,了解每一個人的優缺點并在工作中表揚其優點,使其有被重視的感覺,增強他們積極主動投身工作的主人翁意識。如我院PIVAS中一名護士配置的速度較慢,被多次批評后工作態度愈加消極,調查后發現雖然她配置速度很慢,但是操作細心、規范,基本沒有出過差錯。在針對其優點進行多次口頭表揚后,工作積極性大為提高,如今已經成長為一名小組長。
我院《臨床配置中心標準操作規程》共13章、1000余條。從洗手的方法,無菌手套的戴法,防護服的穿脫方法,空針的拿取、配置方法,出入配置間的操作規程,配置間的日消毒和周消毒方法、消毒時間,到審方、排藥,藥物的請領,退藥處理,藥品清退、拆零、上架、盤存,與臨床溝通等,所有環節都制定了標準操作規程。這些規程,不僅保證了配置質量,還提高了工作效率,也更利于管理。例如生物安全柜、水平層流操作臺消毒規范的建立保證了配置間和操作臺每月的塵埃粒子檢測和浮游菌檢測均持續達標;排藥操作規程的建立大大縮短排藥時間——日均量5500組排藥時間由5小時完成縮短到了3小時完成,同時節約了排藥人員——排藥人員由日均23人減少到了現在日均19人;配置標準操作規程的執行將第1批次(第1批次9∶00以前,第2批次:9∶00~12∶00,第3批次:12∶00~17∶00,第4批次為17∶00以后)均量3500組的配置時間由平均3小時縮短到了平均2小時,同時規范了工作人員操作行為,杜絕了操作中的粗心大意,有效地降低了因操作不當帶來的藥品不良反應,其中輸液不良反應由建立PIVAS前的年300例次左右降低到了2009年的年60例次左右;與臨床溝通方式的規程的建立增進了PIVAS和臨床工作人員的相互理解,杜絕了臨床和PIVAS相互推諉責任的現象,保證了各工作環節銜接的連續性和藥物的供應質量。
我院《臨床配置中心質量管理規范》共12章,包括總則、組織機構與人員、房屋與設施、人員培訓、配置中心文件管理、衛生與消毒、配置質量管理、信息流程管理、藥品與物料管理、儀器設備、應急預案、醫療垃圾和醫療廢棄物管理等,共86條。對PIVAS工作人員素質提出了標準和要求,明確了PIVAS組織結構,對環境消毒、設施管理標準、人員培訓計劃作出了具體規定,對突發事件發生的處理制定了詳細的處理預案和措施,保證了PIVAS大環境的管理質量符合《藥品生產質量管理規范》(GMP)。這些質量規范在建立PIVAS初期定稿并實施,在運行的過程中根據工作特點不斷完善、充實,用以督導管理,使得各環節都有據可依,減輕了管理壓力,達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建立以主管院長、藥劑科主任、中心護士長為成員的管理小組,將中心各區域按照功能劃分為排藥組、配置組、外送組、庫管組,通過民主選舉選出各組組長,成立了以藥劑科主任、PIVAS護士長、PIVAS各小組組長為成員的質量控制小組。
制定了各級職責,實行組長負責制,明確各組長職責,實行階梯式管理,避免了PIVAS一人管理模式下管理者因承擔的管理任務過多過雜導致管理混亂的現象,杜絕了管理中的疏漏;同時明確主管藥師、藥師、藥士所應擔負的職責;明確各級技術工作人員相應職責和所負的責任,做到凡事責任到人。防止了因配置中心工作人員過多造成的責任不清、責任不到人的情況發生。建立合理、嚴格、完善的制度,可保證PIVAS的工作有條不紊地展開。
現代管理學表明,人的工作績效取決于工作能力和激勵水平,當一個人的工作能力一定時,其績效的大小取決于激勵水平的高低。所以,在筆者看來,人的能動性是否得以發揮,關鍵在于管理者的管理方式和管理藝術。要充分利用各種激勵手段激發人性中光明的、積極的、美好的一面在工作中展現,建立考核標準是十分必要的。
我院PIVAS建立了質量管理考核標準和績效考核標準。質量考評每季度一次,涵蓋了著裝標準、環境管理標準、消毒管理達標標準及各個工作環節質量考評標準;績效考評每年1次,涵蓋了質量考評細則和效率考評細則,績效考評細化到了每一個工作環節。這2個考核標準的建立,將管理工作進一步細化和標準化,有效防止了管理中的疏漏,有利于工作質量的控制和提升。
規范化、標準化管理模式的運用優化了我院PIVAS工作流程,提高了工作效率,提升了工作質量,縮短了工作時間。在該管理模式下我院PIVAS在半年內將服務面拓展到33個臨床科室,運行1年半后,現日平均配置量達5500組,無差錯事故發生,實現了患者零投訴的目標。實踐證明該管理模式值得推廣使用。
[1]李明祥,俞維英.我院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管理的現狀與思考[J].中國藥業,2009,18(18):69.
[2]盛 男,嚴衛華.靜脈藥物配置中心發展熱中的冷靜思考[J].中國藥房,2004,15(5):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