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常青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安監局,山西省介休市,032000)
★煤礦安全★
煤礦安全工作規范化初探
付常青
(汾西礦業集團公司安監局,山西省介休市,032000)
以煤礦安全工作規范化為總論題,以實現煤礦安全生產的為目的,闡述了煤礦安全管理制度化、現場管理標準化和崗位操作程序化“三化管理”的內涵,并論述了實施“三化管理”的5個要點。
煤礦安全管理 崗位操作 人機工程 安全教育
當下煤炭企業已成為自主經營、自負盈虧的經濟實體和市場競爭的主體,獨立承擔安全生產的責任和義務。這就需要煤炭企業建立健全一整套規范化的安全工作管理辦法和激勵機制。在此,筆者提出“安全工作規范化”的幾點認識,以供探討。
安全工作規范化,就是建立一套科學、嚴密的安全管理體系,這是預防事故發生的根本保證。要做到規范化,就要結合煤礦生產的特點,用科學化的手段和方法,提高職工的安全意識,創造崗位的安全環境,規范人的安全行為,使人—機—環境實現最佳統一,從而最大限度的防止和減少傷亡事故的發生。規范化的安全管理體系包括:安全法規、安全標準、安全設施、安全文化和事故調查等。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的核心是人——企業的每個職工。因此,它涉及的面很廣,既涉及到人的思想和行為,又涉及到家庭和社會。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不是單一的安全管理,而是一項綜合性的安全系統工程,也是一種新型的企業文化。
安全工作規范化建設的內容,主要概括為“三化管理”,即:安全管理制度化,這是安全工作的基礎;現場管理標準化,這是安全生產的條件;崗位操作程序化,這是安全生產的關鍵。
1.1 安全管理制度化
安全管理制度化就是建立一種約束機制,用制度約束人的思想和行為。它主要強調基礎管理、規章制度和原始記錄等。要求基礎管理扎實、規章制度齊全、原始記錄準確。安全規章制度,是以文字的形式對管理工作和各項生產操作作出規定,這是全體職工的行動規范和準則,建立和完善行之有效的安全規章制度,是實現有效管理的基礎。煤礦安全要堅持用制度抓管理,靠管理保安全,其關鍵在于落實。
1.1.1 安全規章制度
建立和完善安全生產管理規定,包括組織機構、責任制、教育培訓、技術措施、事故管理、獎勵與處罰、安全監察規定、事故隱患排查、實行安全生產一票否決制、領導承包安全生產要害部位和違章與事故連帶責任管理等制度。根據煤礦生產的特點,不斷完善規章制度,總結并推廣安全管理的典型經驗。
1.1.2 安全質量標準
認真開展安全質量標準化工作,組織制定煤礦安全質量標準的實施細則并嚴格執行。使職工明確安全標準要求,做到按標準施工、按標準操作、干部按標準指揮生產和安監人員按標準檢查。
1.1.3 一崗一責制
安全生產責任制是煤炭企業規章制度的核心,它是建立在科學的、反映生產實際規律基礎上的制度,是連接每項具體安全工作同每個職工的紐帶,使企業安全管理工作進入自我調節的軌道。因此,制定煤礦安全生產的“一崗一責制”,要針對煤礦生產的特點和實際,有科學完整的內容,有較高的權威性,體現“誰主管,誰負責;誰在崗,誰負責”的原則,解決“干什么”和“干到什么程度”的問題。做到分級管理,層層落實,人人有責,個個守職,形成全方位、多層次的安全管理體系,使安全工作件件有落實。每個崗位都要有明確的職責,力求做到定量化、程序化,具有針對性和可操作性。要定期進行考核,獎罰分明,促使各級、各部門和各崗位各負其責,各司其職。
1.2 現場管理標準化
現場管理標準化是煤礦安全生產的基礎,生產現場要實現文明、衛生、整潔,各種安全標志、牌板齊全醒目,各種安全設施及監測裝置完整可靠,符合標準,安全通道暢通,給工人創造一個良好的工作環境和舒適的作業條件,使生產設備的性能達到安全運轉的要求。一旦發生事故,系統中的自動保護、自動調節和緊急制動裝置能夠發揮作用,使事故得到及時有效的控制。
要做到現場管理標準化,需要做好以下3個方面的工作。
1.2.1 確保井下安全設施靈敏可靠
要抓好設備管理,不斷完善井下設備、設施的安全技術防護裝置,加強設備、設施的安全檢測。各種安全設施是防范事故的最后一道屏障,因此必須時刻監控安全設施的可靠性,確保其靈敏可靠。1.2.2 科技進步是安全生產的根本出路
隨著現代科技的發展,先進的電子技術和計算機等越來越廣泛地應用于監測、監控各種設備的運行狀態。煤炭企業要把安全科技納入總體規劃,加強安全科技交流,確保安全技術措施投入,大力開發和推廣安全生產技術。
1.2.3 現場管理中要做到對事故超前防范
在煤炭生產過程中,安全生產穩定是相對的,不安全因素存在是絕對的,做好預防工作,控制住不安全因素,避免事故發生是可以做到的?,F代科學認為,安全管理應著眼于事故超前預防,而不是事后處理。要做到事故超前預防,一是離不開必要的安全投入,二是離不開安全科技手段。凡事預則立,不預則廢。要做到預防為主,超前防范,就需要制定事故的預防方案,在事故還未發生時,對井下現場生產中可能出現的險情和事故預兆進行預測,并制定出準確可行的應對措施。以便險情出現時能迅速處理,把事故消滅在萌芽狀態,把事故損失降低到最低程度。
1.3 崗位操作程序化
生產現場的每個職工嚴格按程序操作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要做到操作程序化,就必須提高職工的整體素質,增強職工按章操作的意識。這就需要加強對職工的安全培訓,做到高效能地安全生產。崗位操作程序化主要是針對煤礦井下作業人員的安全意識淡薄,敬業精神與責任心不強,導致出現不應有的操作失誤,甚至有意識的違章作業而釀成事故。操作程序化主要要求每個職工和崗位都要制定科學的、可執行的操作標準,每個職工熟記并在操作中嚴格執行,以規范人的行為動作,使之達到最佳的安全狀態。在具體實施過程中,一方面提高各級領導的管理水平,另一方面要增強職工按章操作的意識。
1.3.1 提高領導干部的安全管理水平
管理人員的政治水平、業務素質和工作責任心的高低對搞好安全管理工作至關重要,通過各種類型的教育和培訓,提高管理人員的素質。也可通過自學或聽專家講座等,掌握安全生產知識,提高安全素質,杜絕違章指揮。
1.3.2 提高基層管理人員的安全技術素質
突出區隊、班組在安全管理中的地位,加強對區隊長、班組長的培訓,以處理突發事故的成功案例為教材,搞好案例教育,提高其現場組織指揮能力和對突發事件的應變能力,還應組織管理干部走出礦區,學習別人的先進經驗,學習發達國家的先進技術和管理經驗,從而開闊眼界,解放思想,提高認識。要以此來促進企業安全管理水平的提高,規范管理人員的行為。
1.3.3 提高職工的安全素質,自覺抵制不安全行為
堅持把職工的安全教育和技能培訓放在戰略高度,認真抓好,在安排生產的同時,安排安全教育培訓計劃,采取脫產和業余相結合的方法,進行不同層次、不同工種、有計劃、有步驟的崗位培訓、轉崗培訓、特殊工種培訓和安全技能培訓。只有提高各類人員的整體素質,才能使他們在各自崗位上按程序操作。職工的程序操作是實現安全生產的基本保證,健全安全規章制度是實施有效管理的基礎,強有力的安全監督檢查是落實規章制度的保障,規范化管理是安全生產的根本出路。
“三化管理”的實施應從以下5個方面著手:一是立足基層,把工作重點放在區隊、班組,先從班組抓起,強化基層的安全管理,為實現安全生產奠定扎實的基礎;二是以人為本,增強人的安全意識、提高安全自覺性、抓安全行為的規范、從根本上控制人的不安全行為的發生;三是制定安全目標,建立自我約束機制,既要制定年度奮斗目標,又要有階段性安全目標;四是分級管理、各負其責,實行局——礦(廠)——區隊(車間)——班組分級管理,形成多級階梯式管理模式,根據上級制定的管理標準和程序,從上到下一級抓一級,從下到上,一級對一級負責,使整個安全管理工作有條不紊、規范運作;五是動態管理,建立一種良性循環的激勵機制,形成完善的動態安全管理體系,不能一達標就一勞永逸,而是通過漸進式復查驗收等手段,總結經驗,尋找不足,從而使安全工作從無序狀態過渡到有序狀態,逐步進入良性循環。
煤礦安全生產的經驗教訓告訴我們,必須建立健全一整套科學而規范化的安全管理體系,才能降低事故發生的概率,有效防止事故的發生。實施“三化管理”,貴在堅持,嚴在管理,重在落實。只有認真落實,才能避免領導干部違章指揮,消除作業人員的蠻干行為,防止違章作業,有效地避免煤礦生產中常見的“三違”行為,實現安全生產,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責任編輯 梁子榮)
Prel im inary discussions on coalm ine safety management&inspection
Fu Changqing
(Safety Inspection Bureau,FenxiMining Group Co.,Ltd.,Jiexiu,Shanxi province 032000,China)
A iming at the safe production goal,the five key points of’SanhuaManagement’,which are systematization of safety management,standardization of field management and proceduralization of post operation,are reviewed and discussed under the general topic"Standardization of Safety Work".
coalmine safety management,post operation,ergonomics engineering,safety education
TD7
C
付常青(1957-),男,山西介休人,碩士,工程師,主要從事煤礦安全管理和安全監察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