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文革 劉順章 劉 毅 劉 璐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陽區,100029)
★煤礦安全★
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研究
劉文革 劉順章 劉 毅 劉 璐
(國家安全生產監督管理總局信息研究院,北京市朝陽區,100029)
分析了目前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形勢與特點,歸納總結了小煤礦安全監管政策、機制和方法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并從政府監管和落實企業責任角度挖掘影響我國小煤礦生產安全事故多發的深層次因素,從政府、小煤礦企業和社會3個視角提出了建設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對策建議。
小煤礦 安全事故 長效機制
小煤礦安全形勢嚴峻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基礎性安全管理薄弱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深入分析小煤礦安全生產形勢,研究小煤礦安全監管利益機制、安全投入等多方面存在的體制、機制問題,探索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成為實現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治久安的治本對策和當務之急。
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小煤礦煤炭產量約占全國煤炭總產量的1/3,但事故死亡總量卻高達全國煤礦事故死亡總量的2/3以上。2009年,我國小煤礦產量占全國的38.2%,事故死亡人數占全國煤礦死亡總數的66.8%。1981-2009年中國各類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所占比例見圖1。

圖1 1981-2009年我國各類煤礦事故死亡人數所占比例
近年來,我國政府通過“關停和整合小煤礦”以及“加快大型煤炭基地建設”兩種途徑對我國小煤礦的安全生產實施了強化管理,使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狀況總體趨于好轉,但百萬噸死亡率仍居高不下,重特大事故時有發生,安全形勢依然較為嚴峻。2009年,我國小煤礦百萬噸死亡率高達1.689人,是國有重點煤礦的4.5倍、國有地方煤礦的2.1倍,全年小煤礦發生13起重特大事故,占全國煤礦重特大事故總量的65%,1981-2009年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變化情況見圖2。

圖2 1981-2009年我國煤礦百萬噸死亡率變化情況
現階段,我國政府正利用當前煤炭需求下降的有利時機,持續深入開展小煤礦整頓、關閉政策,采取了提高辦礦標準、淘汰落后產能、政策性關閉、資源整合、大礦托管等多種形式。
各地政府也采取了不同措施對煤炭行業進行整頓。內蒙古繼續加強煤礦、非煤礦山安全生產監管,完成淘汰30處以上小煤礦任務(其小煤礦總數是40個);河南省要求全省年產30萬t以下礦井全部實施停工停產整頓;江西省為了鼓勵年產3萬t以下小煤礦按規定關閉,安排獎勵資金5000萬元;四川省已經制定了關閉小煤礦的近期計劃。
通過一系列“整頓、關閉”措施,目前我國小煤礦尚存1.1萬余處,平均規模為18萬t/a。截2009年底,全國共關閉小煤礦1.3萬處,約占2005年初全國小煤礦數量的49.3%,淘汰落后生產能力3億t/a。煤炭產業集中度也大大提高,小煤礦平均單井能力由2005年的3.2萬t/a,提高到2009年底的9.5萬t/a。
盡管我國各級政府采取了一系列措施解決小煤礦問題,但事故總量大、且頻發的現象仍然客觀存在,對資源環境的破壞以及違法、違規現象仍然屢禁不止,小煤礦安全問題仍未從根本上得到有效改善,諸多方面仍面臨問題和挑戰,具體表現為如下3個方面。
(1)資源浪費和環境污染嚴重。我國不少小煤礦生產工藝落后,資源回收率一般只有10%~15%左右,即采1 t煤就要丟掉8~9 t,每年直接毀壞和浪費的煤炭資源超過10億t。小煤礦亂采濫挖,矸石和其他廢棄物不合理堆放,造成地表千瘡百孔,水土流失,破壞農田,破壞生態環境,生態保護和綜合治理任務異常艱巨。
(2)生產力水平落后。我國小煤礦點多面廣,目前全國共有小型煤礦約1.1萬余處,占全國煤礦總數的90%左右。大部分小煤礦生產水平極低,云南、貴州、湖南等南方省份小煤礦機械化程度幾乎為零,工效不到1 t/工,而事故起數和死亡人數卻占全國煤礦事故總量的73%和76%。大量小煤礦無序開采,浪費煤炭資源,嚴重污染環境,存在巨大的安全隱患,制約了煤炭工業的健康發展。
(3)違法違規現象大量存在。我國部分小煤礦申請探礦權證之后,以探礦為名,行采煤之實;有的小煤礦以基本建設或技術改造施工為名,非法進行生產;有的非法小煤礦無視國家法令和政府監管,無視礦工生命安全,日停夜開、明停暗采;有的小煤礦假借資源整合之名,繼續非法開采;受經濟利益驅使,小煤礦超能力、超強度、超定員生產現象嚴重,這也是導致事故頻繁發生的重要因素。
3.1 能源對煤炭的依賴性
西方發達國家都以石油和天然氣為主要能源,而我國卻一直以煤炭作為全國的能源支柱。煤炭資源一直在我國一次能源生產和消耗中占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見圖3)。

由于國民經濟發展突飛猛進,而煤炭又是我國的主要能源,資金投入速度已經遠遠跟不上煤炭生產消費增長的步伐。為盡快滿足國民經濟發展需求,由民間資金開發的小煤礦數量急劇攀升。如圖4所示,“九五”以來,我國煤炭資源消費呈上升趨勢。
3.2 資源賦存條件限制與區域經濟發展的需要
一些地區煤炭資源稟賦較差,不適于大規模開采,在當地區域性經濟的要求下,小型煤礦可以拉動當地區域經濟發展,作為能源經濟的補充,如果片面順應煤炭資源整合大潮,則未必能夠達到對煤礦技術升級和提高產能的最終目的。例如,我國川渝地區整體煤層賦存條件都很差,煤礦規模較小,合法礦井年平均產能低于10萬t,在全國煤炭資源整合的大潮下,四川也在進行資源整合。但受資源本身條件的限制,即使整合以后,形成的大中型煤炭企業的產能還是較小,總產能的提升非常有限。
3.3 事故風險成本相對較低
對于煤礦來說,短時期的產量水平只取決于生產設備的生產能力、煤炭賦存條件和勞動者的數量及技能水平,而與事故風險成本投入是不直接相關的。因此煤礦總是考慮如何把既定的成本分配于生產設備與勞動力兩種生產要素的購買上,以達到產量和利潤最大化。
3.4 市場準入門檻低
由于資源價格低,投資者可以以低廉的價格從國家手中獲取新設立的礦權,特別是小煤礦,初始投資很低。素質不高、實力不強、技術落后的企業和個人也可以開辦小煤礦,安全生產當然無從保證。
3.5 監督管理政策缺乏穩定性
政府一些相關政策不穩定、不透明,許多小煤礦負責人必然存在短期行為的心理,往往不重視煤礦安全的投入,追求短期利潤最大化、成本最低化。
3.6 公共權力與資本的交易
小煤礦的辦礦主體多數為縣鄉機構、個人和合伙制,容易發生當地縣鄉政府官員參與(參股)、幕后控制等腐敗現象情況,相關的政策和監管手段達不到預期的效果。
在研究分析我國小煤礦安全存在問題及制約小煤礦安全長治久安的內在機制的基礎上,結合我國當前現有的優化產業結構、持續整頓關閉、提高準入門檻等政策措施,為建立我國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提出了如下6個方面的建議。
(1)建立小煤礦安全管理辦公室。在小煤礦密集的省份或地區建立小煤礦安全管理辦公室,由省級政府管理,對轄區內的小煤礦實行統一管理,國家煤礦安全監察局指派專人協助辦公室工作,并對辦公室安全管理工作實施監督檢查。
(2)嚴格煤礦準入,實施分類管理。在產能方面,按照地區經濟狀況、能源供應、資源賦存情況和開采條件,因地制宜,實施分類管理,將煤炭開采準入劃分為禁止區域、限制區域和允許區域。在專業人員配備方面,出臺“全國煤礦企業從業人員準入資格管理規定”,嚴格煤礦各級各類從業人員的學歷、從業年限、培訓考核、執業資格等方面的要求。在其他方面,將煤礦資源回收率、安全、生產裝備及環境保護措施作為否決項,對未達到國家規定標準或不符合法律法規規定的煤礦,予以停產或關閉。
(3)建立科學的煤礦安全利益機制。將安全生產狀況與投資權力掛鉤管理,根據事故情況,對投資者的權力進行分類限制,小煤礦事故發生后,不僅要對雇用礦長等相關人員依法懲罰,也要對投資者責任進行投資權力限制,如發生重特大責任事故,禁止小煤礦投資者辦礦。
延長煤礦的承包期,激發長期利益行為,變被動為主動,重視安全生產,增加安全投入。同時,要建立健全相關法律,高度保護小煤礦礦主的合法經營權利。
(4)推廣大礦帶小礦的幫扶機制。借鑒貴州、山西潞安等地方經驗,推廣“大礦帶小礦”的幫扶機制,將大礦的先進工藝技術、管理水平帶到小煤礦,促進小煤礦技術管理水平的提高。
(5)健全小煤礦安全監管體制。以安全生產控制考核指標體系的發展和完善為動力,促進政府績效評估機制的改革,引導政府從業人員樹立科學的政績觀??山梃b南非經驗,發展完善煤礦安全規程和標準的制修訂機制,實施企業自定、政府審批的規程制訂機制和企規檢查、依法處罰的執法監督機制。增加煤礦安全監察人員編制,在小煤礦聚集地區的區域性煤監分局可下設執法站,配備安監力量,縮小監察半徑,提高監察效率。借鑒山西省呂梁市經驗,成立地市級的煤礦用工管理中心,具體負責煤礦用工的招生、培訓、考核、勞動合同簽訂、用工管理、工傷保險、戶籍管理以及考核管理工作。引導地方制訂更為嚴格的事故處罰機制,加大事故處罰范圍,在國家規定的基礎上,根據地方經濟發展水平,適當加大死亡賠償金數額,提高小煤礦事故成本。
(6)充分調動社會科研、媒體資源。加強小煤礦開采和安全技術的研究,扶持煤炭科研院所、大專院校針對小礦特殊的地質條件、開采規模、開采設備和防災技術進行深入研究。充分發揮新聞媒體作用,加強安全生產輿論引導和監督。進一步完善重特大生產安全事故快速報道機制、新聞發布制度;創辦安全生產專欄、制作專題、刊登播出公益廣告;大力宣傳安全生產的法律法規、黨和國家采取的重大舉措、工作先進典型和先進經驗;定期發布安全生產統計數據、特大事故處理結果。
[1]萬麗亞.當前我國小煤礦的發展現狀、原因、影響及對策研究[J].法制與社會,2007(5)
[2]張世君.當前我國小煤礦事故頻發的經濟學分析及對策[J].市場經緯,2007(3)
[3]孟繼民.完善小煤礦安全生產長效機制的路徑分析[J].經濟問題,2007(12)
[4]薛二龍.我國小煤礦現狀、問題及對策建議[J].經濟管理,2008(1)
(責任編輯 梁子榮)
Research on long-term mechan ism of small coalm ines work safety in China
LiuWen’ge,Liu Shunzhang,Liu Yi,Liu Lu
(China Coal Information Institute,Chaoyang district,Beijing 100029,China)
On the starting point of the situation and characteristics of China’s s mall coalmineswork safety,the author summarized the issues and challenges on which China’s s mall coal mines safety regulatory policies,mechanisms and methods are facing.And from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 regulation and implementing corporate responsibility,the author excavated the internal mechanis m and deep-level factors on affecting China’s s mall coal mine work safety accident-prone.And on the perspective of government,smallcoalmining enterprises and society,the author proposed the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on building the long-ter m mechanis m of China’s small coal mine safety production.
s mall coalmines,work safty accident,long-ter m mechanis m
TD7
B
劉文革(1966-),男,河北人,教授級高級工程師,主要從事安全生產、煤炭、煤層氣領域的理論政策研究和安全技術研發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