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息時空
日前,為嚴肅查處重大生產安全事故,保障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依據《國務院關于進一步加強企業安全生產工作的通知》的規定,國務院安委會制定了《重大事故掛牌督辦辦法》(以下簡稱《辦法》)。該《辦法》共計13條,對掛牌督辦的程序、事項、內容、公示以及問責等都作了明確規定。其中,該《辦法》督辦程序中規定,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提出掛牌督辦建議,報國務院安委會領導同志審定同意后,以國務院安委會名義向省級人民政府下達掛牌督辦通知書;在中央主流媒體和中央政府網站、中國安全生產報、國家安全生產監管總局政府網站上公布掛牌督辦信息。依據該《辦法》,國務院安委會辦公室首批對外公告了今年初以來的相關47起重大事故名單。這47起重大事故分布在全國23個省(自治區、直轄市),希望廣大群眾和媒體監督這些事故的調查處理情況,促進事故查處、結案的進度,嚴格事故責任追究。
日前,國土資源部出臺了《關于開展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的通知》(以下簡稱《通知》),決定在黑龍江、貴州、陜西三省進行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通知》確定此次煤炭礦業權審批管理改革試點的主要內容為:一是試行有計劃地投放煤炭礦業權的制度。遵循加強國家對煤炭礦業權出讓宏觀調控,優化勘查開采布局的總體要求,黑龍江、貴州、陜西省國土資源廳依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規劃、礦產資源規劃和國家產業政策,結合煤炭、煤層氣資源勘查開發狀況和煤炭供需形勢,編制該省煤炭礦業權年度投放計劃,于每年9月底前將編制的下一年度投放計劃報國土資源部批準后實施。按照有關規定,列入年度投放計劃的煤炭礦業權應符合已經國土資源部批準或備案的礦業權設置方案。二是授權審批新立項目試行報國土資源部備案制度。國土資源部全面授權黑龍江、貴州、陜西省國土資源廳審批登記煤炭礦業權。黑龍江、貴州、陜西省國土資源廳要嚴格依據批準的煤炭礦業權投放計劃審批出讓礦業權。原屬于國土資源部審批登記的,國土資源部依據批準的年度投放計劃,授權省國土資源廳審批,由省國土資源廳依法進行受理和審查。報國土資源部備案后,通過礦業權統一配號系統進行配號,由省國土資源廳頒發勘查許可證或劃定礦區范圍、頒發采礦許可證。三是嚴格煤炭探礦權采礦權出讓管理。四是授權審批延續類項目。五是《通知》還就相關要件審批(備案)、落實煤炭和煤層氣綜合勘查開采的相關規定、嚴格執行深化探礦權采礦權有償取得制度改革等作出要求。
在科技部、國資委、全國總工會近日公布的第四批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名單中,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兩家煤企入選。至此,煤炭行業已先后有10家企業入選國家創新型試點企業。作為國家“技術創新引導工程”的主要內容之一,開展全國創新型企業試點的主要目的就是通過試點工作促進企業成為技術創新的主體,提升企業核心競爭力,為建設創新型國家提供有力支撐,并每年推選一批企業成為試點。試點企業將實行有進有出的動態調整,國家有關部門將對企業提供平臺建設和項目傾斜等有針對性的支持,擴大企業技術創新領域,推動生產工藝以及設備的升級換代。同時,國家有關部門還將幫助企業建立和完善有利于自主創新的內在機制,輻射帶動周邊相關企業的發展。10家入選國家創新型試點的煤炭企業分別為:神華集團有限責任公司、煤炭科學研究總院、中國中煤能源集團公司、山西潞安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山西晉城無煙煤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兗礦集團有限公司、鄭州煤礦機械集團股份有限公司、永城煤電控股集團有限公司、山西焦煤集團有限責任公司、淮南礦業(集團)有限責任公司。
日前,環境保護部發布《上市公司環境信息披露指南》征求意見稿(以下簡稱《指南》),要求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上市公司,須在事件發生1天內發布臨時環境報告。《指南》要求,火電、鋼鐵、水泥、電解鋁等16類重污染行業上市公司應當發布年度環境報告,定期披露污染物排放情況、環境守法、環境管理等方面的環境信息。《指南》明確,發生突發環境事件的上市公司,應當在事件發生1天內發布臨時環境報告,披露環境事件的發生時間、地點、主要污染物質和數量、事件對環境影響情況和人員傷害情況及已采取的應急處理措施等。
日前,世界煤炭工業史上的首次采煤技能大型國際比賽在內蒙古落幕。來自美國皮博迪能源公司、俄羅斯庫茲巴茨公司、澳洲萬德公司、印度國家煤炭公司和神華集團等企業的參賽者分別獲得了總計115個集體、個人獎項。此次國際大賽由神華集團主辦,舉辦地位于內蒙古自治區鄂爾多斯市的準格爾露天煤礦和補連塔煤礦。來自美國、俄羅斯、德國、澳大利亞、印度、南非、印度尼西亞、越南和中國的12支代表隊、150多名選手參加了比賽。據神華集團工會主席、大賽總指揮孫文健介紹,此次比賽分露天開采和井工開采兩個賽區,參賽選手在井下連采操作、電氣故障排除、現場電腦編程等10個項目中進行了角逐。神華集團董事長張喜武表示,參加此次比賽的多數企業的煤炭生產能力在1億t以上,代表了全球煤炭行業的最高水平。
據了解,目前已接近尾聲的山西煤礦兼并重組進程有了新的改良方案。為避免浙江民營資本利益受損,山西省將允許“滯留”的溫州民資入股國有煤炭企業。按照新方案,溫州投資者可將被并購的小煤礦同參與兼并重組的國企一起設立子公司,并依附于國營煤礦。兼并重組后沒有拿到的補償余款,可作為資本入股。但在新設立的子公司中,國有企業所占股份比例為51%,民營資本所占股份比例為49%,雙方可共同參與公司管理運營。
日前,山東省煤炭工業局下發了《關于加快推進全省煤炭工業轉方式調結構的指導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強調,山東省煤炭工業轉方式調結構的總體目標是到“十二五”末,實現“1234567”的總體目標。“1”是指投資規模達到1000億元以上;“2”是指實施省內、省外(國外)開發兩大區域戰略布局,充分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3”是指煤炭生產規模達到3億t以上(省內煤炭規劃產量1.58億t,省外煤炭產量規劃1.86億t),產值經營額突破3000億元,安全生產原煤百萬噸死亡率控制在0.3以下;“4”是指行業利潤達到400億元、省內建設4~6個配煤基地、形成4個國家級企業技術中心、對48個區塊進行資源勘探;“5”是指發展煤炭、煤化工、煤建材、煤機制造、煤電一體化五大主體產業;“6”是指建設省內(魯西基地)、云貴、寧蒙、晉陜、新疆、澳大利亞六大煤炭生產區域,非煤產值經營額占經濟總量的60%;“7”是指提高煤礦職工的收入,省屬煤礦職工年收入人均達到7萬元,原煤入洗率達到70%以上。
為了讓得天獨厚的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實現全省經濟更好、更快發展,貴州省將規劃建設三大煤化工基地。貴州省將根據該省豐富的煤炭資源的分布情況,在全省建設畢清、六興和黔北三大煤化工基地。其中,畢清基地主要包括貴州省畢節地區的畢節市、黔西縣、織金縣、大方縣以及貴陽市的清鎮等地;六興基地主要包括六盤水市盤縣、鐘山區、水城縣、六枝特區和貴州省黔西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普安縣、興義市等地,黔北基地主要是遵義市范圍。按照貴州省發改委的規劃,大力發展煤化工、延長煤炭產業鏈將是貴州省今后工業發展的主要投資方向之一。貴州省三大煤化工基地的建設預計總投資額將達到逾1230億元,建成后銷售收入將達到逾714億元/a,利稅約為290億元/a。到2020年,貴州省預計將建成的煤化工重點項目為14個。
日前,MG2×200/925-AWD(3.3 kV)型薄煤層交流電牽引采煤機在西安重工裝備制造集團有限公司成功下線,并亮相第五屆中國榆林國際煤炭暨能源產業博覽會。該采煤機是針對薄煤層高產高效綜采工作面設計的重型裝備,是世界首臺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該采煤機融合了當今先進的采煤機設計與制造理念,采用運動學和動力學分析等現代設計方法,提高了整機的可靠性;采用精良的加工設備和先進的制造工藝,保證了產品的質量;具有裝機功率大、機身矮、長度短、安全可靠、易于維護等特點,并具有記憶截割功能,集智能化、數字化、自動化于一體,是少人值守薄煤層綜采工作面的首選機型。大功率重型薄煤層采煤機的成功研制,標志著我國薄煤層的開采設備開始向重型化發展,對于提升我國薄煤層開采水平、節約資源、提高煤炭資源回采率將起到重要作用。
日前,石家莊煤礦機械有限責任公司承擔的國家“863”項目煤礦井下采掘裝備遙控關鍵技術子項目——掘進機自動截割監控系統,獲得了國家實用新型專利。該系統填補了國內采掘監控技術空白,為我國遠程可視化自動截割成形掘進機的普及和發展提供了前沿技術支撐,對于推廣煤礦井下無人工作面開采工藝具有重要意義。該公司針對普通掘進機人工操作勞動強度大、安全保障差等缺點,研制了該自動截割監控系統,讓操作者通過圖形化斷面信息顯示,實時了解掘進機自動截割過程及運行參數,并可將掘進機工作參數和從不同角度采集的截割、裝運、行走等視頻信號,傳輸給遠程監控,遠程監控可在800 m外實現掘進機監控、遙控、自動截割成形操作。
日前,中煤集團所屬西安煤機公司成功研制出具有國內領先水平的齒軌式卡軌車雙聯動旋轉道岔伺控系統并投入生產。該系統是西安煤機公司在前期為山西潞安集團研制生產的、亞洲第一條齒軌式卡軌車中旋轉道岔系統基礎上,經二次改進研發的。該系統有效縮短了齒軌式卡軌車行車時間,避免了上下車操作扳道安全問題及操縱誤差,為開發井下煤礦專用自動化無人操作設備打下了堅實基礎。
日前,日本三井物產宣布已經與中國神華集團達成一致,雙方將在分銷、海外礦產開發、煤化工和煤炭使用效率等煤炭業務上進行廣泛合作。而此次合作無疑將使得雙方海外布局更加順暢。上述兩家公司計劃聯合競投蒙古的塔班陶勒蓋煤田的開發權。公告表示,業務主要涉及擴大日中兩國煤炭物流、海外煤炭資源的共同開發、共同研究煤化工項目以及促進能源與環境的有效推進等4項。實際上,此前三井物產長期代理神華集團所產發電用煤的在日銷售業務,而此次合作則更加全方位。近年來我國的煤炭需求一直在迅速增長,而雙方合作開發蒙古豐富的煤炭資源將使得兩國煤炭資源得到更多保障。
近日,在第五屆榆林國際煤炭暨能源產業博覽會上,陜西煤業化工集團(以下簡稱“陜煤集團”)與榆林市榆神工業區管委會簽署合作框架協議,在榆神工業區清水煤化學工業區投資建設榆神煤炭分質高效轉化產業園項目。榆神煤炭分質高效轉化產業園項目位于榆神工業區清水工業園內,規劃總規模為熱解轉化6000萬t/a煤炭和200萬t/a間接焦粉制油,建成后可生產油品逾1000萬t/a、天然氣30億m3/a及其他化學品。該項目是陜煤集團在榆林國家能源化工基地規劃的“二次創業”大型集群項目之一,利用自主研發的先進煤干餾制油技術,實現煤炭分質高效轉化,能發揮陜北煤炭產品優勢,延長產業鏈,提高附加值,將資源優勢轉化為經濟優勢。該項目一期建設投資約為320億元,可實現銷售收入約為463億元/a,利稅總額約為100億元/a。
近日,兗礦集團南屯礦舉辦了以“三零工程”為主要內容的煤質展覽,進一步增強職工質量意識,提高煤炭質量,永葆“兗礦煤”品牌形象。此次展覽展出了南屯礦的生產源頭、雜物治理、洗選加工過程控制、煤炭銷售質量檢測、商品煤質量指標及完成情況,“三零工程”取得的成績和存在的不足,以及今后的質量方向和目標。來自該礦35家單位的5420名職工通過看圖片、聽講解,進一步增強和調動了各級人員抓煤質、保煤質的積極性和主動性,有利地保證了煤炭生產全過程的質量,為該礦開創煤質管理工作新局面奠定了基礎。
(劉 佳)
(責任編輯 宋瀟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