環保信息
《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提出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新華社10月27日受權播發《中共中央關于制定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第十二個五年規劃的建議》(以下簡稱《建議》).《建議》于2010年10月18日中國共產黨第十七屆中央委員會第五次全體會議通過.
《建議》提出“五個堅持”,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引導投資向生態環保等領域傾斜,開展農村環境綜合整治,在保護生態前提下發展水電,實施主體功能區戰略,預防和治理“城市病”,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提高生態文明水平,開征環境保護稅.
《建議》提出,今后五年經濟社會發展的主要目標之一是,“經濟結構戰略性調整取得重大進展.居民消費率上升,服務業比重和城鎮化水平提高,城鄉區域發展的協調性增強.經濟增長的科技含量提高,單位國內生產總值能源消耗和二氧化碳排放大幅下降,主要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減少,生態環境質量明顯改善.”
摘自《中國環境報》
2010-10-29
湖北國家大氣背景站落成,結束酸雨項目監測不全歷史國家大氣背景監測點建設項目日前在湖北省神農架林區落成.監測點建成后,將作為國家大氣背景對照點,為國家大氣監測提供準確數據.
2008年 9月,中國環境監測總站專家到神農架考察時認為,神農架林區人口密度低,具備完整的自然生態系統,遠離城市和工業帶,能客觀反映我國同緯度地區環境背景空氣狀況和酸沉降的背景狀況.因此,選定神農架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瞭望塔區域作為國家級環境空氣背景站項目的建設地點.項目于 2009年 7月正式開工建設,2010年10月全部竣工.
神農架林區國家空氣質量背景站為無人監測點,可以日常監測二氧化硫、二氧化氮、一氧化氮及臭氧等,還可監測降雨量、pH值、電導率等.監測站建成后,將填補湖北不能監測臭氧的空白,結束湖北酸雨項目監測不全的歷史.
摘自《中國環境報》
2010-11-04
萬本太在國家環保科普基地授牌儀式上指出推動更多資源投入環保科普2009年度“國家環保科普基地”授牌儀式2010年10月28日在杭州市舉行,環境保護部總工程師萬本太出席授牌儀式并講話.
2009年,環境保護部、科技部聯合開展了2009年度“國家環保科普基地”的申報與評選工作,共收到了 50家單位的申報材料.經過專家嚴格評審,最終授予浙江自然博物館等8家單位“國家環保科普基地”稱號.
萬本太說,環保科普的重點是向大眾傳播科學的環保知識,倡導公眾增強環境意識,提升行動意愿和能力,選擇綠色生活方式,走可持續發展道路,實現人與自然的和諧發展,這與黨的十七屆五中全會提出的要破解日趨強化的資源環境約束,必須堅持把加快建設資源節約型、環境友好型社會作為加快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的重要著力點,加大環境保護力度,提高生態文明水平,走可持續發展之路的方針是一致的.
萬本太指出,科普基地是提升科普能力的重要手段,是科普工作的重要落腳點和抓手.環境保護部和科技部聯合舉行國家環保科普基地授牌儀式,就是希望引起各級政府相關部門對環保科普基礎設施建設的高度重視,希望通過創建國家環保科普基地,帶動各級各類環保科普基地提高展示能力和管理水平,希望進一步推動更多的社會資源投入環保科普事業中.
摘自《中國環境報》
2010-10-29
云南省積極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13部門合力治酸雨云南省將率先在昆明、曲靖等 6個州(市)的重點地區開展大氣污染聯防聯控,云南省環保廳等13個部門將通力合作,重點治理酸雨污染.這是近日正式出臺的由云南省環保廳、發展改革委、科技廳、工業信息化委等13個相關省直部門共同制定的《云南省推進大氣污染聯防聯控工作實施方案》(以下簡稱《方案》)明確規定的.
《方案》提出,到2015年,逐步建立大氣污染聯防聯控機制,主要大氣污染物排放總量顯著下降,重點企業全面達標排放,重點城市二氧化硫和氮氧化物空氣質量達到或優于國家二級標準,酸雨明顯減少,杜絕灰霾和光化學煙霧污染,區域空氣質量大幅改善.
摘自《中國環境報》
2010-1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