艾淑勤 南昌理工學院外語系 330013
民辦高校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之探索與反思
艾淑勤 南昌理工學院外語系 330013
隨著我國知識經濟時代的發展,具有終生學習觀念和自主學習能力的人必將更具挑戰性和競爭力。因此,培養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轉變傳統教學模式在民辦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中更具深遠影響;本文分析了民辦高職院校中大學生英語學習的現狀及存在的問題,在此基礎上對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進行了探索與反思,并提出積極的應對策略。
民辦高職院校;大學英語; 自主學習; 能力培養
2004年1月教育部頒發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明確提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的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后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信息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國民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加強和重視大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既是使大學生適應信息時代的要求,也是使學生真正適應自主、協作、探究的學習方法,達到英語課程標準學習目標的要求。自主學習是外語學習的關鍵,學習者最終能否成功的學好外語主要取決于其自主學習能力。而要培養學生自主學習能力,不僅需要學生自我觀念的轉變,更需要教師的組織、啟發、點撥和引導以及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因此,了解自主學習的重要性,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對我國英語教學改革及民辦高職院校大學英語教學具有重大意義及深遠影響。
1、當今社會需求
未來社會是一個繼續學習的社會、一個要求人們必須終生學習、不斷發展自我才能適應生存的社會,這就要求當今的大學教育必須培養能夠獨立于教師與學校之外的自主學習能力;
2、民辦高職院校學生特點及英語學習現狀
民辦高職院校學生學習基礎差,底子薄、起點低,學習目的不明確,英語水平參差不齊,很多同學缺乏對英語學習的興趣,更談不上積極主動;許多學生在英語學習上仍依靠老師的教導與監督,依賴老師去識別學習內容和進程,對于選擇學習方法和策略感到茫然,更做不到監控學習進程和評估學習效果。因此,在民辦高校培養學生英語自主學習能力更具深遠影響。
自主學習是一種全新理念的學習模式,也是對傳統教學觀念的一種挑戰。Henry Holee最早將自主這一概念引入外語教學界。他在《自主性與外語學習》一書中提出,自主是“對自己學習負責的一種能力”,學習者具備自主性學習的能力,意味著學習者自己能夠確定學習目標、內容、材料和方法,能夠確定學習的時間、地點和進度,并對學習進行評估。Little-wood也認為,自主學習主要涉及學習者對學習目標、學習內容、學習方法、學習時間、學習地點以及學習進度的確立和確定,對學習結果的自我評估、檢查、監控和測試。Dickinson認為,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學習過程中,負責所有策略并實施這些策略。Nunan認為,自主學習是一種能夠確定自己學習目標并能創造學習機會的學習。因此,總的來說,自主學習是指學習者在總體目標的宏觀調控下,在教師的指導下,根據自身的條件和需要判定并完成具體學習目標的學習模式。
1、學生自我觀念的轉變及定位
自主學習的主體是學生。因此,學生的學習態度在自主學習能力培養中起關鍵性作用。學生要擯棄在學習中被老師“抱慣了”的依賴思想,認清大學英語學習不僅是語言知識的學習,更是語言技能的培養;英語不是“學”會的,而是“用”會的,學生應走出課堂,按照各自的情況,朝著個性化、自主式的學習方向發展。
具體實施可從以下三方面入手:
1)課前自主預習
課前,學生要按照教師提出的預習目標和任務,利用詞典、聽力磁帶、參考書籍、光盤、因特網等設備自主預習教材內容,處理教材中的重點和難點,理解并書面記錄重點詞匯、詞組及句型的例句和用法,正確理解課文并標記課文中的語言重點和難點,以便于在課堂學習中能夠做到有的放矢。
2)課堂上積極配合
課堂上,學生對于教師豐富的課堂活動應大膽嘗試,積極參與。學生不僅可以在辯論、小組討論、角色扮演、現場模擬等課堂活動中學以致用,而且可以通過身臨其境的體驗,加深自己對所知識的理解和記憶。此外,學生也可以自己找材料,設計課堂活動等,既可以激發自己的學習熱情,培養自己的學習興趣,同時又可以獲得更好的學習效果,增強自己的學習信心。
3)課后評估、反思、總結
自我反思、評估的目的是使學習者對其語言學習活動中的規劃、實施和監控更加敏感。這不僅能反饋學生學習過程中使用的策略,更能提高自己對采用的學習策略的認識,以此來評估自己所采用的學習策略的可行性。學生在課后對自己所學進行評估,能夠進一步剖析自己,認識自己,給自己一個正確的定位,并在此基礎之上制定進一步的學習計劃和所要使用的學習策略。
2、教師作為倡導者、管理者、評估者的作用
自主學習是學生主動性學與教師引導性教的良性互動,需要教師的組織、啟發、點撥、引導和鼓勵學生自主學習。因此,教師要為學生提供充足的學習資源,對學生在學習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進行適時的指導,并力圖在這一過程中,教給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培養學生分析、歸納、比較、綜合和概括的能力。筆者在長期的大學英語教學探索中,認為教師也可從以下三方面培養學生在英語學習中的自主學習能力:
1)利用多樣化教學手段,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美國著名教育心理學家布魯納說:“興趣是最好的老師”。興趣是推動學生學習的內在動力。作為教師,應當盡力把英語課上得生動有趣,因此,教師可從采用多種教學方法入手,有層次地將所學內容展現在學生面前,強化學生的視聽感覺,讓學生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引發興趣,激發求知欲,使學生在愉快和諧的教學氣氛中滿懷激情地學習,較好地實現教學目標。
2)、培養學生的獨創性、協作性,強化學生主體意識
建構主義學習理論認為,知識主要不是通過教師傳授得到的,而是學習者在一定的情境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師和學習伙伴的幫助,利用必要的學習資料,通過意義建構的方式獲得的。并且,二語習得理論也認為英語不是教會的,而是學會的。學習者必須認識到只有通過自己的努力方可獲得良好的學習效果。因此,教師應積極引導學生明確學習目的和動機,使其在主觀上產生動力并善于自我激勵。
3)、尊重學生情感,構建和諧師生關系,創造良好學習氛圍
蘇霍姆林斯基指出“學習并不是教師機械地把知識傳授給學生而首先是教師與學生的關系。學生對知識對學習的態度,很大程度上取決于他對教師的態度。”眾所周知,課堂教學不僅是知識傳遞的過程,也是師生情感交融,人際交往,思想共鳴的過程。創建一種和諧的,民主的,愉悅的課堂教學氛圍,一方面能夠促進學生愉快學習,提高課堂效率;另一方面,能夠使教師接收到學生良好的信息反饋,從而以更大的熱情投入到教學活動中,從而形成師生情感交流的良性循環。也就起到了教師作為倡導者、管理者、評估者這一角色所承擔的責任及作用。
3、學校的大力支持和幫助
要想促進學生的自主學習,就必須給足學生自主學習的時間和空間。首先,學校要有正確的課程觀,課表安排要有彈性空間,給學生一些自主發展的空間,而不是讓學生從早到晚都坐在教室里聽教師講授。其次,學校應加強學校自主學習中心的建設和管理,圖書館和校園網絡平臺應為學生提供豐富的學習資源,允許學生在教師的宏觀指導下,自主安排學習時間,自由選擇學習內容,自行安排學習計劃,隨時提出學習過程中碰到的問題,向教師求教或與同學切磋。再者,民辦高職院校也可以根據本校學生實際學習能力及學習水平,鼓勵本校教師自主編寫適合本校學生適用的外語教材。最后,筆者認為,民辦高職院校也可以考慮引進分班分級教學制度,可避免大學生入學后按專業分班后出現外語水平良莠不齊的弊端,同時也減輕了一個班級中好學生失去課堂學習興趣而差學生又疲于應付的現象。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是一種新型的教學觀念,是相對于被動、機械、灌輸式學習模式而言的,其內涵是主動、靈活、獨立的積極學習,因其有利于提高學習效果,是大學生終生學習和畢生發展的重要基礎,因此成為當今世界在語言教學方面一個共同關注的教育命題,也是我國大學英語教學的長期目標。所以,當前的大學英語教學應以培養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作為最終目的,充分利用已有的條件,采取課堂教學與課外自主學習相結合的手段,分層次、分階段地提高自主學習程度,逐步完善對大學生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
[1]Ho lee, H. Autonomy and Foreign Language Learning [M]. Oxford: Pergamon Press,1981
[2]Little D. Learner Autonomy: Definitions, Issues and Problems [M]. Dublin:Authentic,1991
[3]Dickinson L. Learner Autonomy2:Learner Training for Language Learning [M]. Dublin: Authentic,1992
[4]Nunan D. Closing the gap between learning and instruction [M]. TESOL Quarterly,1995
[5]劉延征.建構主義理論沖擊下的英語教學[J].山東:山東外語教學.2004(2)
[6]王篤勤. 大學英語自主學習能力培養[J].外語界.2002,(5)
[7]肖飛.學習自主性及如何培養語言學習自主性[J].外語界.2002,(6)
10.3969/j.issn.1001-8972.2010.13.091
艾淑勤,女,江西臨川人,南昌理工學院外語系助教,主要研究方向:英語教學法。